林融
(南寧市衛生學校,廣西南寧530031)
中職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林融
(南寧市衛生學校,廣西南寧530031)
口腔醫學的發展和護理模式的轉變,要求中職護理專業必須進行教學改革,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辦出自身特色,為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本文對我校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介紹。
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對護理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中職層次護理教育還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衛生需求。因此,培養適應當前社會和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護理人才成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關鍵。此外,隨著醫院護理工作分工的不斷細化,醫院對一般臨床護士需求逐漸減少,而對初級護理專業人才和專科護士的需求增加,但目前國內專科護士的培養未能滿足需求,這既是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也是影響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將三年制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專業人才,成為我國護理教育者面臨的重大問題。我校自2005年起在護理專業以“平臺加方向”模式進行人才培養,取得一定成效。現介紹如下。
口腔護理在我國屬一門新興的專業,體現了護理學與口腔醫學的緊密結合。長久以來,我國口腔護理人才培養力度不夠,口腔護理專科人才奇缺,關鍵是缺乏既與國際接軌、又具中國特色的口腔護理培養體系。另外,口腔護理專業在我國既沒有得到國家執業許可,也無職業名稱,因此學生畢業后只能從事非直接醫療工作,只有護理專業得到認可,即通過國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才能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因此,我校招生專業名稱暫定為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我校讓二年級護理專業學生分方向選修,使護理專業學生不僅具備基本臨床護理技能,而且通過參加專科培訓具備專科護理技能。
2.1 培養目標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的原則,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質、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護理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口腔專科護理技能特長,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尤其適合從事口腔專業護理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人才。
2.2 課程設置
根據口腔醫學相關課程的研究內容,我們在護理專業口腔護理方向設置了3門口腔醫學相關課程。各課程具體課時見表1。

表1 各課程具體課時
3.1 培養對象
按照我校護理專業培養計劃,在第二學年開設康復護理、老年護理、口腔護理等方向必選課程,學生根據興趣和擇業方向選修相應課程。2005—2011級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人數分別為:2005級33人、2006級46人、2007級45人、2008級41人、2009級48人、2011級179人。我校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呈逐年增多趨勢。
3.2 培養方案的實施
口腔護理方向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主要由我校口腔教研室完成,護理教研室協助口腔教研室完成部分教學內容。口腔教研室根據各課程的教學內容,設置了選修課程模塊和畢業實習模塊。選修課程模塊包括口腔臨床護理學、口腔材料學、牙體解剖學3門口腔醫學相關課程。畢業實習是中等職業學校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安排學生在第三學年進行畢業實習,制定嚴密的實習計劃和實習大綱,組織學生完成基本護理崗位輪轉后,參加口腔科護理崗位實踐活動,建立完善的學生實習成績考核評定機制,將實習成績作為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
3.3 教學方法
以我校與口腔臨床機構合作為平臺,采取校企聯合的形式,做到教學過程一體化。課程教學由專兼職教師共同完成,將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強調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并重,突出實踐教學體系的相對完整性與獨立性,圍繞技術應用能力培養這一主線,緊密聯系、相互滲透,共同完成專業知識傳授與實際工作能力培養任務,強調技能訓練,并按實驗教學、專業技術教學、頂崗實踐教學等各自特點組織教學。
3.4 培養效果評價
3.4.1 教學考核評價在考核評價體系方面,針對不同課程類型采用不同考核和評價方法,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結合課堂紀律、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實驗實訓、技能競賽及考試情況,評定綜合成績。注重過程性評價,實現理論測試與專業實踐考核并重,反映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
3.4.2 學生反饋評價為了解學生修完口腔護理方向課程的情況,我們每學年都邀請學生在學習完成后對口腔護理課程進行自我評價。多數學生認為,通過學習選修課程模塊,對口腔臨床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口腔護理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由于口腔護理工作有別于一般臨床護理工作,具有自身工作特點,使很多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有意今后從事口腔護理工作。近6年來,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大部分畢業后選擇從事口腔護理工作,就業單位以口腔專科醫院和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為主。
3.4.3 社會評價我校每年對實習單位進行回訪,了解我校實習生在實習單位的工作情況。多數實習單位的反饋意見表明,我校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實習生,實習中能很快適應口腔臨床診療護理工作。與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相比,選修口腔護理方向的學生在口腔臨床工作中表現出明顯優勢,減少了科室培訓時間,受到實習單位的一致好評。
4.1 口腔護士培養狀況
隨著口腔醫學的飛速發展,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口腔護理遠遠不能滿足口腔醫學發展的需求,口腔護士已成為市場不可或缺的專業人才[1]。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口腔護士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培養優秀的口腔護士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而中、高職口腔護士教育是比較切合實際的培養模式[2]。自廣西中醫藥大學于2014年取消口腔護理專業以來,我校于2005年在護理專業中開設口腔護理方向班,成為廣西唯一一所培養口腔護士的中等職業學校。該方向自開辦以來受到相關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高度重視,為口腔醫院及相關醫療機構輸送了大量口腔護理專業人才。自2005年招生以來,目前已招收8屆學生,就業簽約率達100%。
4.2 教學成效
在護理專業教育中分方向教學,是緩解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的有效措施。隨著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事業不斷擴展和深化,中職護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校通過實施“平臺加方向”培養模式,培養口腔護理專科人才,為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拓寬了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1]吳桃信.口腔護士培養初探[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3):93-94.
[2]隋紅.培養四手操作口腔護士的前景和現實意義[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7,1(9):74-75.
G420
A
1671-1246(2015)01-0084-02
注:本文系2013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桂教職成[2013]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