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常規的教學課程相比,音樂教學非常富于藝術感染特色,它主要是利用音樂的聽覺感知,使學生的音樂感官享受升華為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并進而對音樂發生非常濃厚的興趣,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向往和期待,培養健康向上的創造能力、人格魅力和生活激情。然而目前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卻存在著一定的薄弱環節,客觀上制約了音樂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本文結合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弊端,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了解決對策,對于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和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分析研究
一、前言
在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客觀上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投入到時代的大潮,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所以素質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和輸送便成為了促進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當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已經突破了傳統的觀念,不單單局限于一定的專業技能,而更多的是看重多種素質的全面發展,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其教學方法的優劣,對于啟迪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當前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以完善和解決,因此筆者試就音樂教育教學方法談些粗淺的認識。
二、當前音樂教育中教學方法存在的薄弱環節
音樂教育作為極具藝術感染效果的一種教育模式,對于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很多教師由于在教學理念上的墨守成規,仍然沿襲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運用一直存在著較多的薄弱環節。
1.講課方式單調
很多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以班級為單位使用教學大綱在課堂開展授課,這不僅使學生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受到了制約、無法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激情,還造成了音樂課堂單調乏味、沒有一點生機、猶如一潭死水,從而失去了音樂教育的生動性;而且由于教師單純依賴大綱進行音樂教學,完全依據大綱所列明的音樂曲目,使得音樂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狹窄,限制了學生對音樂的廣泛學習,無法豐富音樂知識、開闊視野,也無法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受到了影響,音樂天賦無法挖掘出來,從而制約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提高。
2.教學方法落后
很多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不能通過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不僅不能適應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而且也制約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創造性的發展。
3.教師素質不高
教師是音樂教學中的靈魂,是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但是目前很多音樂教師的綜合素質卻明顯難以適應音樂教學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實際,不是教學觀念陳舊落后,就是音樂知識水平不夠,再就是音樂教學視野不開闊,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激情,客觀上造成音樂教學質量不是很高,制約了音樂教育事業的快速協調發展,從而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
三、解決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問題的對策措施
1.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增強審美觀念
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用心去聆聽音樂作品,利用對音樂中不同音色、音質、音準、節奏、力度、效率等的辨別和鑒賞,真正感受音樂作品中凝聚的創作者所賦予的審美觀念和情感寄托,把握音樂作品的內在美感,提升對音樂作品的心靈感應和強烈共鳴,使得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會到美的感受,實現音樂教學的現實意義。
2.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體驗音樂美感
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教師應當通過組織一些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知和體味音樂所帶來的美的享受,汲取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輸送的養分。比如,在音樂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音樂欣賞課程,創設一些情境,給學生選取一些賞心悅目并且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啟發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認真聆聽,充分想象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形象畫面,讓學生有如親臨其境的感官逾越享受;或者經常組織學生到野外進行觀光游玩,感受一年四季的別致景觀特色,然后再選取與四季風光相接近的音樂作品開展音樂教學,讓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體會到流水潺潺、鳥鳴悠悠、蜜蜂嗡嗡的春天景致,體會到花朵盛開時的姹紫嫣紅,體會到黃葉凋落時的蕭殺秋意,體會到白雪飄落時的銀裝素裹,從而豐富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使其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3.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激情,改進教學效果
在進行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不同個性,加強分類指導和因人施教,通過一些互動教學,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激情和樂趣,讓學生對音樂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得到發揮,使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個性化特點得到展示,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體現,讓學生自己開發創作出適合自身特色的音樂作品,以努力保障音樂教學質量。
4.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實現寓教于樂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中可以將音樂教育與日常生活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對生活理念的認識中享受學習音樂的快樂,培養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或者利用多媒體方式開展音樂教學,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得到美好的視聽享受,激起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或者采用分散式音樂教學的方式,按照學生的學習喜好和音樂認知能力,將學生分成幾個組,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進行學習、交流,教師進行輔導講解,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結束語
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想象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音樂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與否,也是制約音樂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希望本文的分析闡述能夠對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選擇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音樂教育事業健康協調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鄧晴南.顧西林小學音樂教學法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9(2).
[2]袁科.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