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李斌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466000)
【關鍵詞】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府逐瘀湯;中西醫結合
收稿日期(2015-01-07)
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為特殊的心絞痛類型,大多發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會出現極為明顯心絞痛癥狀,對患者的遠期預后結局造成嚴重影響。在心肌梗死發生后,患者心絞痛癥狀更為嚴重,嚴重影響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若未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心絞痛,甚至可能出現心力衰竭及惡性心律失常癥狀,不利于患者預后。西醫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作用較快,但是治療后復發率高[1]。有學者認為[2],中醫在心肌梗死治療中具有顯著優勢,可逆轉心肌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遠期預后結局。筆者對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患者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根據《心臟外科疾病診斷標準》[3]確診。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齡49~71歲,平均年齡(62.3±6.1)歲。梗死部位在前間壁31例,前后壁合并右室26例,內膜下心肌梗死11例,廣泛前壁10例,下壁8例。高血壓病史32例,糖尿病病史21例。所有患者均表現為胸悶、胸痛等癥狀。經心電圖檢測顯示ST-T段呈典型動態變化。
排除標準:合并腦血管嚴重病變者;惡性腫瘤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將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3例,觀察組4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行鎮痛、吸氧,使用消除心絞痛藥物進行治療,隨后使用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治療。根據患者的心功能情況,增加β-受體阻滯劑使用。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方藥為:赤芍11 g,人參8 g,當歸20 g,桂枝12 g,黃芪15 g,紅花8 g,枳殼12 g,桃仁12 g,法半夏12 g,生地黃15 g,柴胡8 g,炙甘草11 g,川牛膝12 g,桔梗10 g。胸痛者加適量延胡索、郁金;患者有麻木、頭痛癥狀時加用滋陰潛陽之鉤藤、女貞子、生龍骨、何首烏等;心律失常者加紫石英與龍齒。藥物煎水后溫服,1劑/d,連續治療4周。
觀察指標:使用心臟操作對左室縮短率與左室射血分數進行檢查,使用常規12導聯心電圖作心電圖檢測,判斷心肌是否存在缺血癥狀。
治療結果
療效判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胸痹”的療效判斷標準進行分析。顯效:治療后,患者癥狀消失,心電圖檢測正常,血清心肌酶檢查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改善,心電圖檢測顯示趨于穩定;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心電圖測試不穩定或死亡。
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02%,對照組72.09%,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例(%)]
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及心絞痛情況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心絞痛發生情況及心功能情況無明顯差異。經治療后,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絞痛癥狀及心功能改善情況分析( ±s)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是較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具有致死率高,病情發展快,并發癥發生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主要因心肌梗死的病理因素,引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患者出現血管腔狹窄,有冠狀動脈痙攣癥狀出現,從而引發缺血與缺氧癥狀。
中醫認為,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的主要癥候群為氣虛血瘀,本虛以氣虛為主,標實為血瘀、痰濁。有學者認為[6],痰瘀伏邪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的核心病理機制。臨床治療主要以活血化瘀為主,補血通氣。本組使用血府逐瘀湯治療本病,方中桃仁與紅花、赤芍均為活血化瘀要藥,可養血通經;枳殼、柴胡可調理身體機能,輔以養血、疏肝行氣之效。全方配伍主要特點為活血化瘀,使全方活血化瘀但不傷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氣之效,起到緩解胸中血瘀之功[7]。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及心肌功能和療效均優于對照組,與文獻報道一致。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效果顯著,能改善心肌功能,減少心絞痛癥狀發生,利于患者恢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趙凱明,蔣崇博,白玉蓉等.葛根素注射液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1):53-55.
[2]熊向暉,黃怡.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狀動脈自發再灌注的影響因素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27(7):523-525.
[3]姜玉蓉,胡敏,李莉,等.不同劑量鹽酸替羅非班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療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6):944-946.
[4]李炳流,林珮儀,江慧琳,等.心肌標記物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血管事件發生中的意義[J].廣東醫學,2013,34(2):242-244.
[5]李研,唐彥,裴建行,等.不同負荷量氯吡格雷聯合瑞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血栓與止血學,2012,18(3):108-111.
[6]楊平,余宏偉,魏彤,等.長期應用阿托伐他汀對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肌保護作用[J].山東醫藥,2012,52(5):41-43.
[7]劉洋,劉恒亮,耿國英,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介入治療的近期療效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6):58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