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成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視覺文化的發展,中小學生的視覺素養教育逐漸獲得了各國教育界的重視。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作為中小學的語文教師,也應該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視覺素養教育,從而進行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如積極開發視覺感知能力、強調視覺分析能力、提高視覺表達能力、激發創造潛能、靈活運用培養媒介和優化教育環境等,以所提相關策略為指導,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形成有針對性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視覺素養教育方式。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視覺教學素養進行簡單的探究,期望能夠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此類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 視覺素養 教育
一、視覺素養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大眾媒體的日益普及和進步,各式各類媒介已經滲透到廣大人民的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未成年人對此缺乏一定的判斷力和自控力,往往充滿極大的興趣和好奇,這就要求教育者們開動腦筋,如何引導未成年人適度接觸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解決問題。從教育意義上來說,視覺素養其實就是理解和運用圖像來進行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現在這樣一個充滿圖像信息的世界,進行中小學生的視覺素養培養,從而使他們能夠較好地理解和運用圖像信息,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通過行動提高視覺素養的方法
1.教師視覺素養的培養
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工作的開展,要依靠廣大的中小學語文教師群體來進行。而教師想要進行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的前提是,教師本身具有較好的視覺素養。所以,學校只有先進行教師視覺素養的培養,才能實現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視覺素養教育。但就目前來看,國內的很多中小學語文教師對視覺素養的概念都不甚了解,所以根本無法完成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所以,一方面,教育單位和學校應該聯合起來進行中小學教師群體的培訓,從而使他們了解并重視學生的視覺素養的培養,進而進行相關工作的探索。
2.注重視覺素養中審美教學
創設視覺情景。創設與課文內容有關、與小學生的生活貼近的視覺情景,小學生通過對這些視覺信息的感知,勾起他們要看個明白的欲望同時利用創設的視覺情景導入課文,引導學生對視覺信息的空間、色彩、形狀及動態進行感知與解釋,將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情感、意志等融入對視覺對象的感知中,培養小學生敏銳地感覺到對象的各種形、色、材質等造型要素及其作用的能力,這是視覺審美素養能力的基礎。
注重審美的情感體驗,要明白視覺圖像帶來的視覺體驗豐富逼真,通過觀看不同種類的視覺圖像,引導他們去感知所看到事物的視覺特征,培養學生的視覺感知能力,結合語言文字帶來的心靈感悟,讓學生享受美的感受,讓真實的形象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成為他們的經驗基礎,自由的聯想和觀察。
培養視覺解讀能力。視覺解讀能力是對視覺信息的解構能力,包含視覺思維和視覺學習能力,借助視覺圖像講解內容,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容,培養其視覺思維能力。進一步透過圖像的色彩、線條、構圖等畫面組成要素,對視覺信息、視覺材料進行主動意義建構,理解這些要素深層次的所指,培養其視覺學習能力。
制作視覺化的學習材料。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文字信息視覺化,將視覺圖像和文字信息等不同形式的文本集中于一體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不同形式文本對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達,使其認識更為豐富、全面,在感受外在形式之美的同時,了解背后蘊含的文化背景,使理解和認識更為通透徹底。
3.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
首先,教育部門要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教師能夠將學生的視覺素養培養工作落實,進而長期進行學生視覺思維能力的訓練。其次,教師在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為只有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進行學生視覺思維的鍛煉,而不是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視覺圖像的洗腦。最后,由于中小學生的思維有一定差異性,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各個階段的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不同,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
三、要做到更好就需要更多的努力
1.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
機械、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漸摒棄,逐漸向多樣性、娛樂化的教學模式轉變。更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活動、創設情景及鑒賞等形式,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及方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相互交流、分享。在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環境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進而不斷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2.提高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工作者傳授學生知識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正確地運用新知識和原有知識的有效結合。這無疑是對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視覺素養材料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式方法進行生動的表達。通過視覺將畫面輸入大腦,經過大腦加工,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出來。通過與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分享,又進一步加深了印象和理解,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3.靈活運用培養媒介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及方法,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靈活運用培養媒介,提供學生創新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另外,也鼓勵學生勇于犯錯、勇于探索,給學生發揮才能、展現自我的機會。通過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方便、快捷及全方位的學習平臺,向綜合性、全能型方向培養學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教育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路程。而要想實現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教育,就需要對教師進行視覺素養的培養,從而使教師利用創設視覺情景和借助視覺圖像的方式,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以此來提高視覺素養教育的水平,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鮑蕊.視覺素養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4.
[2]羅雙蘭.視覺素養教育:語文課程發展的新延伸[J].中國電化教育,2011.
[3]吳兵,王清,韓仁瑞.北美地區青少年視覺素養教育特色與啟示[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 (10).
[4]劉婷,初中生視覺素養教學活動探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