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傲
摘要:聽力能力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習的時候,學生的發音問題的標準程度直接關系到聽力能力的高低,如果是學生的聽力能力不過關,那么學生之問就無法進行正常的英語口語交流,可見培養學生聽力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就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相應的解決方案加以探討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聽力能力 培養策略
引言:
聽力部分在英語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在三年級時,接觸到英語這門科目,這是最好的訓練學生聽力能力的階段,聽力關系到學生的口語發音的標準性,這就要求老師要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要更新教學觀念、深刻認識教學理念,以達到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的目的。
一、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認識,不夠深入
自新課標改革以來,一直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可現在有部分的小學英語教師沒有將此理念落實到實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依然是遵循固有、老舊的教育模式,通過讓學生聽聽力磁帶、做聽力練習,然后對答案的方法來進行英語聽力教學學,這種方法側重的是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而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特點進行分析教學,以至于不能因材施教,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這門科目失去信心。除此之外,少數的英語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本就不高,存在發音不標準等問題,這在根本上影響了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
(二)學校的設備落后以及學校、家長對英語聽力學習的不重視性
當下,在很多小學中,沒有對英語聽力教學準備專門的教材和課程,而是指重視寫的訓練。而且對于教育部門為英語聽力準備的相關教材,教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聽力的要求就是根據自己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而定或者是靠學生的自制力來學習英語聽力教材,老師對此沒有硬性要求,而小學生的自制力又差,教師對英語聽力的不重視,使得學生沒有對聽力產生足夠的興趣,而影響了學生的聽力能力。
二、改進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以聽力訓練為主,切實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在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始終采用固有的、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難免學生會對此產生乏味與無聊的感覺,而這樣不重視學生的主觀性,會逐漸的消磨掉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辛勞去教授學生,學生的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因此身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善于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充分了解學生,以學生樂于接受、喜愛的方式來進行聽力教學,要善于創造情景,結合小學生愛玩的天性,增加“游戲學習”的引入,這樣學生便可以在游戲中學到有用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是有趣的,是小學生所喜愛的。
(二)拓寬聽力資源的運用,豐富學生的聽力訓練
在以往的英語聽力教學中,磁帶是唯一的聽力材料,總是以固有的教學模式與聽力材料來教學,難免會讓學生感覺無聊乏味。在當下這個大發展的時代,英語教師要善于引用新的聽力資源進入課堂教學中,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引用,讓學生通過聽、讀、看、唱等之后對知識獲得新的理解與感悟。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主動上網查詢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資源,然后在課堂上對自己所查找的資源進行分享,這附近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符合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而聽力學習在英語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師對小學生聽力能力的訓練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將基礎打好,日后的英語學習才能夠穩定扎實,教師要注重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的更新,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安鳳岐,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陳喜樂.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J].中國探討與實踐,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