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杰
計算是小學數學學習中最基礎的素質和最基本的技能,良好的計算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好數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小學數學的計算學習能夠為學生的初高中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數學計算基礎對于未來的課程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計算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的計算,當然,在計算領域必不可少的就是加、減、乘、除四種運算方式,在小學數學的計算學習中無非是針對這三種類型的數字來進行的四種運算。但是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特別是計算時尤其費力,因為他們并不太懂數學計算的方式以及如何更好的認識數字的概念。那么如何讓學生理解數學計算的內涵,幫助學生培養與提高計算能力呢?以下是幾條相關建議。
首先,要將計算算理和算法深度融合,其實學生的計算、運算能力高低不僅與算法學習有關,還和算理有重要的聯系。學生要想真正學好數學首先要對“數學”有基本的認識,數學的基礎是數字,所以學生應該首先認識數字。對數字概念的理解也是數學算理認識中的一部分。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比如“是否有同學可以提出更好的解答方法呢?”學生可以進而優化自己的運算方法。
其次,可以運用生活實際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計算問題。對于數學教材中的一些能夠生活中的案例來分析計算的問題,教師要有意識的利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解決。北師大版小學教材的“除法”運算中,教師可以采用實際操作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除法原理。在前兩個學時的學習中,學生對于除法的基本概念已經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已經能夠熟練的使用加減法的基礎上,對除法進行算理分析。“有36塊糖,按“淘氣、笑笑、丁丁、冬冬”的順序每人發一塊,想一想,準發到最后一塊?”此時,學生可以把手中的木棒當做題目中的糖果,從學生中選出三個人來分分試試。通過對“糖果”的劃分,學生能夠將除法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僅能夠自行分類還能夠向老師闡述分類原理,這樣既能感受到除法怎么計算,又能加深對除法算法的認識。
最后,可以設置數學學習小組來幫助學生提高數學計算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劃分學習小組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師劃分學習小組之前,需要對于自己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不僅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對學生的性格有所了解,保汪在分組的時候能夠將一些計算較好和計算較差的學生劃分在一起,這樣學生就可以相互幫助。同樣,在分組的過程中,還可以將一些性格比較活潑的同學盡量分成不同的小組,防止雙方之間相互影響,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還能在幫助學生在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的同時培養其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