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遠
摘要:學生綜合素質是評價學校教學能力的重要指標,在職業院校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本學校的相關教學要求,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本文由職業院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其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進行分析,再結合職業院校教師的基本教學要求,對教師如何開展有效的綜合職業能力教學進行討論,旨在優化教師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關鍵詞:職業院校 綜合職業能力 學生教育
職業院校是我國現代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是教師開展教學的根本目的,但在現階段教學中,受傳統教育觀念、學生綜合素質等因素的影響,職業學校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如何開展科學有效的課堂、實踐教學成為職業院校教師關注的重點。本文將以此為背景,對職業院校教師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分。
一、職業院校學生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的職業院校教學中,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從學生、教學內容兩方面入手,分析職業院校學生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身因素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與其他類型的學校相比,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較低,導致學生難以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不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同時,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均為獨生子女,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不愿意與其他同學進行協作學習。職業院校所教學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主要針對一項特定的內容開展全方位教學,多個同學之間的分工協作已成為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但由于部分學生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想,導致難以有效開展教學。
(二)教學內容因素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目前,職業院校已經重視到實訓課程的重要性,紛紛在原有的教學規劃中,適當的擴大實訓課程的課時時間,并收到良好效果。但現階段,部分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盲目擴大實訓課的情況,忽視了理論知識在技術傳承、創新中的作用,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不牢固,不能科學解釋相關操作步驟的作用與特點。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缺少“問與答”的師生互動環節,教師在課堂上雖然提出大量問題,但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對不對”、“是不是”等這種口頭式的詢問中,所提出的問題未引起學生的深層次思考,也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職業院校教師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幾點措施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同時,應根據本班級學生的特點與學習需求,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并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媒介,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結合職業院校教師的工作內容,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一)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豐富教學內容
對職業院校而言,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生在日后工作崗位上。但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學生在踏入社會的初期,容易產生不適應感,進而對工作失去興趣,對其未來工作產生負面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將企業中的工作特點、工作要求引入到教學當中,不斷提升學生對未來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以汽車維修院校職業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先做好鋪墊,逐漸將學生的學習思維轉移到未來的工作實踐中。例如,在汽車裝配線教學中,通常會涉及到大量的專用工具,但在教學中,學生不能接觸到全部的設備工具(部分昂貴的專用工具只會在上崗之后才能使用),教師面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可根據裝配線中的故障現象,分析昂貴專用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對其中的注意事項進行教育,在學生潛意識中明確崗位工作的觀念。同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可邀請幾名已經工作一段時間的畢業生參與到實訓課教學中,通過講述自身的工作經歷,幫助學生認識到現階段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告訴同學如何在未來工作中解決相關問題。通過有效的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學生對未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為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奠定基礎。
(二)科學利用多種媒介,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針對現階段職業院校學生興趣廣泛的特點,教師應該科學利用多種媒介,不斷采用新的技術、方法,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印象。在微時代的大背景下,教師可利用的教學媒介更加多樣,手機、電腦逐漸成為鞏固教學方法的新媒介。例如,教師可以班級為單位,建立微博互動平臺,充分發揮班長等其他班干部的作用,以自己為群主,以班級干部為管理員,定期更新微博平臺上的內容;發揮學習委員的作用,要求學習委員及時統計最近一段時間內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整理,統一發布到微博平臺上。教師在瀏覽這些問題后,可要求同學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總結不同學生的看法;再要求班級干部發言,與同學分享對問題的看法;最后,教師在聽取這些意見后,再講述正確答案,并鼓勵學生多參與問題討論。
同時教師可建立班級微信群,通過朋友圈,分享專業知識的視頻,并鼓勵學生多向教師提問,保證同學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問題的答案。通過利用新的媒介,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接受這種教學模式,為提高教學效果奠定基礎;同時在新媒介平臺上,師生的交流更加豐富,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對不同問題的看法掌握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可為優化教學方法提供參考數據,最終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三、結束
語在現代教育中,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在“行為、企業、學習”等多個方面,對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正確發揮企業的作用,并優化相關教育行為,進而積極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為培養學生現代化的綜合職業能力奠定基礎。本文簡單分析了職業院校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正確認識到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相關關鍵點,大膽利用多種新型媒介,優化師生溝通渠道,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