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遠
摘要:本文論述了高等學校共青團學生干部隊伍的重要性,并對如何進行高校共青團于部隊伍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 共青團 干部隊伍建設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實現這一目標固然需要廣大教職工辛勤育人,但也需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共青團學生干部隊伍,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干部的作用。實踐證明:只有正確引導培養共青團學生干部,并積極發揮他們的作用,加強培養和使用共青團學生干部,既能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又有效地依靠學生干部隊伍,協作完成好學校各階段的中心工作。
一、充分認識建設一支高水平學生干部隊伍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是做好這項工作的前提和關鍵。首先它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需要。這是教育的政治屬性所決定的,學校必須服從、服務于統治階級,作為社會主義的大學,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接班人和建設者是其首要任務。因此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應走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之路,而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將他們培養教育成先進分子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其次是學校學生工作的需要。吸收優秀學生參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能有效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及時性,他們做工作還具有示范性、滲透性和群眾性等特點,能起到較好的工作效果。倚重學生干部隊伍,要更加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作用,能有效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再次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需要。成人、成才、成功是每個大學生都渴望的,在大學期間擔任學生干部可得到老師的全面指導,能提高理論的認知和研究能力,是非的辨別能力,工作的研究和分析能力,能增強橫向聯系和交流,提高協調溝通能力,配合協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能增加社會實踐的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
二、建立科學規范的學生干部選拔培養制度選擇合適人選擔任學生干部是隊伍建設的首要環節。傳統的老師推薦的方式有明顯的缺陷:1.周期長,使用期短,班主任通過較長觀察才能認識一個人,到學校組織中還需要觀察和培養,到了大三又臨近畢業:2.易截留優秀人才為基層單位所用;3.推薦之人以踏實聽話型居多,創新精神和工作主動性相對較弱。傳統的競選方式也存在著考察不全面,標準難設定,隨意性大等不足。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出現,我們應該:
(一)降低門檻,敞開大門,推薦與自薦相結合,建立充足的預備隊伍。凡是積極要求進步,希望擔任學生干部,愿意為學校為學生服務,歡迎他們的加人,當然這部分學生還不是正式學生干部,是干部預備隊,要接受進一步的培訓和考察。另外要樹立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學生干部隊伍是一個大熔爐,大課堂,理應培養更多的學生,同時也能使學校的教育資源得到更充分的使用,因此希望更多的學生到隊伍中來接受培養和鍛煉。
(二)加強培訓,端正風氣,在培訓學習中考察、選拔干部。培訓是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學習了解學校的基本情況,各類學生組織的工作職責和任務,黨團的基本知識,學生干部的應知應會,工作方法,時事政治等保持一致,對干部的考察保持連續性和全面性。還能合理使用干部資源,平衡配備優秀學生干部,讓各個組織在人員上處于均勢。同時也有利于各類學生組織間干部的流動和交換,使其聯系緊密,資源共享,也有利于思想碰撞,激發靈感,工作創新。
三、堅持在培養中使用,在使用中培養
(一)確立培養是目的的指導思想。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在大學生中培養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質高,綜合素質強、立場堅定的先進分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要求,對他們的使用是培養的內容和手段,并非目的。確立培養是目的指導思想有利于干部隊伍的長期穩定與健康發展,避免功利主義和短視行為,克服重使用輕培養、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也有利于學生干部的成長、成熟。
(二)在培養中使用。一主要是針對干部預備隊伍。預備干部在培訓學習期間即要求參與學生組織的一些工作,目的是:1.盡早地全面了解和熟悉學生組織的工作和內容,以便今后工作能盡快人手。2理論聯系實際,加深預備干部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認識。3給組織部門提供全面考察干部的機會,便于選好、選準學生干部。
四、把關心貫徹于隊伍建設的始終
(一)關心學生干部的工作。重要的工作幫他們定盤子、定調子確定目標,在工作可能出現失誤的環節,預先提醒,加強指導力度,當工作出現困難或新情況和新問題時,幫他們出點子、想法子,共同解決。在他們開展工作時高度關注工作進程,積極提供各種支持和保障,使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無后顧之優,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在工作中不輕易否定,不簡單否定他們的新想法,注意尊重他們的人格,鼓勵他們思維創新,工作創新,鼓勵他們張揚個性,多表揚肯定,少批評責斥,盡量保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關心學生干部的學習和生活。對學生干部的學習成績要有明確的要求,在任職期間不得有不及格的課程,因此要和干部骨干的班主任老師建立了廣泛的聯系,當學生干部的學習成績出現波動,就及時減輕工作負擔,并和班主任一起做工作,使其學習迅速趕上。此外,在重要工作安排上盡量與學校期中和期末考試錯開,以便學生干部在學校重要考試前能集中精力復習備考。人際交往和經濟壓力是大學生在校期間面臨的兩個重要問題,處理得不好,輕則情緒波動,心態失衡,影響學習,重則產生心理障礙,甚至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學生干部除了人際交往和經濟壓力外,還有工作壓力,因此要關注學生干部的生活狀況,注意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煩惱,而生活問題往往和思想問題是相聯系的,很多時候是生活上的問題解決了,思想上的問題也解決了,因此有必要建立必訪、必問制和懇談制,不定期和主要學生干部舉行懇談會。
(三)維護學生干部的權益。學生干部是在校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通過學校的教育培養和自身的努力又成長為先進分子,他們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和學生組織的形象,為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學生干部理應獲取相應的認可和合理的回報,這也是穩定隊伍,提高組織凝聚力和影響力的需要。因此,在評優、黨員發展、就業及畢業留校工作等幾個重要方面應該為他們爭取到優先權。
五、核心穩定,隊伍常新,活力永葆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著一對矛盾,一面是大學生在校時間不長,尤其是專科層次的學校,學生在校時間更短,而培養一名學生干部需要較長的時間,待培養基本成熟了,其在校時間也不多了。另一面是組織建設和干部的工作要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才有利于積累經驗,形成特色和好的傳統。此外,大學生干部還有工作熱情易調動,但熱情不易持久,工作的穩定狀態不易保持,需要經常性的刺激等特征。因此我們應該堅持“梯隊合理,核心穩定,隊伍常新”的工作方針。
1.梯隊合理。學生干部隊伍由三個年級的學生組成,核心骨干主要是三年級學生,再配以少量二年級學生,一般骨干主要是二年級學生和少量一年級學生,一般干部主要是一年級學生和少量不分年級但屬剛加人的學生。干部人數是一般干部最多,一般骨干次之,核心骨干最少,能進人核心層的干部,基本都是工作時間長,接受培訓培養多,考察最全面,對工作最了解。
2.核心穩定。一般情況下,不對骨干成員,特別是核心骨干進行一次性大范圍調整,力求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工作的連續性和連貫性。
3.隊伍常新。對隊伍的調整,宜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以不定期為主。對骨干層的調整使用幅度小,頻率高的辦法,對一般干部則采用幅度較大,頻率較低的辦法,這樣一來能培養培訓更多的學生,二來對留用的干部能產生不斷的刺激和增大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