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輝
摘要:興趣是人們積極參與某些活動的動機。換句話說,人們熱衷于某些活動,原因都是源自于他們的興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更是如此。為了讓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或是讓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學習數學,教師就必須幫助學生對數學學習提起興趣來。然而,數學這一學科具有系統性、邏輯性、抽象性等思維特征,它會使年齡較小、思維邏輯不夠成熟的小學生在學習起來是感到十分困難。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也漸漸發現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正在逐步下降。對于小學數學老師來說,這是一個急需關注并解決的問題。如何更好地激發、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已成為數學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基于這一問題,對小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學習 興趣 培養
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和適用性。由于數學的這些特點,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感到較為困難,或是很難理解數學中的一些抽象問題。長此以往下去,小學生會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導致對數學缺乏學習的熱情,甚至可能會使學習數學成為他們的心理負擔,從而拒絕數學學習。為了改變小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況,讓他們真正喜歡上學習數學,必須由數學教師來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讓他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積極性。
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制度不斷完善發展的現在,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成功的教育不單單是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體現在一個人對某事或參與某一活動的選擇態度和積極程度上,在小學階段,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指學生想要了解數學的心理傾向程度。數學學習表現為選擇性態度和積極情緒。小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時期,對所有新事物都很好奇。數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如此。只有當他們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數學。優化數學教學,就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在學習中能得到樂趣,在愉快的氣氛中能學習到知識,是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重要途徑。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填鴨式教學”是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教師必須善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最終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興趣的途徑
(一)注重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生活中對數學進行應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讓他們了解到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這樣,學生自然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另外,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也證明,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際生活,不僅可以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注重直觀教學的應用
小學生受年齡因素的影響,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但其形象思維已經逐步穩定。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發展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直觀的教學工具,如投影儀、數學教具等,讓數學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采用數學教具時,如木棒和掛圖等,使一些數學問題直觀化、形象化,帶給學生生動的學習體驗,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采用投影儀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課件或視頻的形式,使數學的靜態知識動態化。這樣不僅直觀地展示數學知識內容,而且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對數學產生了更大的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學教具進行切割拼湊,這樣不僅使得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還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學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較好的影響。
(三)加強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吸引著小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注意力。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字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生動的視頻或圖片,而且有些課件還插入了聲音的播放,使學生的能夠充分感受視聽結合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進學習數學的環境當中去。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年齡發展規律,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在課件的制作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有目的地設計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故事、習語、笑話等,這樣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使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師不僅使學生對他們談論的內容感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擴展他們的知識面,學習到更多的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不僅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而且通過教師預設的情境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注重開放評價模型的應用
教師的評價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也有重要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開放性評價模型的應用,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表達對數學問題的看法。當學生的觀點不完全正確時,教師也必須在積極評價的基礎上,糾正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要注意不能直接否定和壓制學生的回答,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注意不能“只以分數論成敗”,應該多向度評價學生,積極肯定學生學習的進步,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建立數學興趣小組的方式,適當采用競爭機制,使學生能夠相互交流和評價,在適當有序的競爭環境中學習數學。
三、小結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知識、理解事物、探索真理的原動力,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具有深刻情感的認知傾向。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善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永艷.略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4(19):239-240.
[2]梁芳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淺談[J].學周刊,2015(17):20,
[3]高明.新時期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才智,2016(2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