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秋杰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愈發重視基礎教育,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來為后續高素質人才培養提供基礎。新時期,基礎教育實現了全面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是重要學科之一,不僅要重視小學語文教學,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整個教學系統進行科學設計,讓學生產生足夠的閱讀興趣,以豐富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進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對此,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展開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問題設計
1、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秉持平等互助的教學原則,通過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識文斷字的能力,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引領學生進行閱讀欣賞時,能夠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初步理解與認知,增強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諄諄善誘的教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實語文知識,提升對語言的敏感度,發展語文思維,豐富內心世界。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忽略知識的講解
近些年,我國不斷實施新課改,很多學校都開始利用自主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自主地位,但是卻沒有融合知識傳授和教學活動,在自主學習活動當中學生比較迷茫,導致學生無法充分的理解重點知識,也無法完成后續的學習任務,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2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實施高效閱讀教學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并沒有深入研究教材,只是結合參考資料的建議解讀文本。這樣教師就無法深入的把握教材內容,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沒有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導致教學目標和實際情況不符。教師沒有清晰把握閱讀教學目標,就會迷失教學方向,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2.3教學手段單一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是利用單一的教學手段,長久以來都利用同樣的教學方法,無法結合課本知識學習和當下的咨詢熱點和時代變化,導致閱讀學習呈現出教條化,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熱情。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3 .1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若想提高語文閱讀效果,讓學生產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必須要打造相配套的閱讀氛圍,即可為閱讀教學實施做好鋪墊。因此,教師可以融入一系列趣味性元素來引導學生,導入新課程,讓學生可在一個趣味、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從而產生閱讀主動性。通過創設趣味性氛圍,采取合理的引導,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時刻集中,如選擇故事、音樂等元素,進而為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前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烏鴉喝水”時,為更好的引導學生閱讀本文章,教師可創設趣味性情境,運用創意性方式來導入新課。上課之前,學生還處在課下娛樂情緒之中,為實現從下課到上課的良好過渡,此時,教師可利用好電子平臺來播放烏鴉喝水的動畫視頻,讓小學生始終處在愉快、輕松的狀態下,通過欣賞動畫來感受其中蘊含的知識點,然后引導出新課一一烏鴉喝水,會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動力,只有熟讀之后,才能對本節課進行詳細的學習與分析。
3.2開展分角色閱讀
通常來講,在閱讀文章時,主要采取一人通讀的方式,在此種狀態下學生會感到厭煩感與煩躁感,且閱讀方式毫無新意。為改變當前狀態,應實施分角色朗讀模式,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每人分飾一角,且閱讀之前,學生必須要深度分析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帶著感情去閱讀,便于學生對人物情感的拿捏,還能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便于學生對文章更為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陶罐和鐵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幾個人一組,主要擔當陶罐、鐵罐與旁白等角色,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可以加入相應的情感來進行合理的閱讀,從而產生閱讀的積極性。因此,閱讀之前,學生必須要深度分析陶罐、鐵罐的具體性格,才能使用正確的語氣、表情,會讓整個表演更為出色,刺激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性。
3.3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利用語文閱讀教學,不僅為了拓展學生視野,還要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感受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教師實施高效語文閱讀教學,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保證順利的實現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個體特征,設計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融合學生的情感和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不斷得到提高。閱讀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教師要利用學生的主體意識,設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學會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時候,教師可以設定教學目標,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文章,認識課文當中的生字詞,掌握文章內涵。通過課文可以教導做一個誠實的人。在學習之前,設定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誠實這一美德,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國王給孩子們的花種都是煮過的,孩子們知道這樣的花種是不可能開花的么?學生都會說這些孩子不知道,教師可以接著問: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帶來了美麗的花朵,只有一個孩子抱著空花盆,這說明什么問題。學生通過熱烈的討論,可以明確減實的珍貴。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誠實品德。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引導,通過正確的引領和幫助,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在課堂上能夠活躍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優化教學方式,引領學生正確閱讀,通過開展趣味閱讀方式,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趣味學習中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龍沛歆,邱旭紅,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抓住課文重點組織閱讀教學[J].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12 (12).
[2]崔艷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找準文章的切入點[J].儷人(教師),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