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萍
摘要:實驗教學法,即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一些設備和材料,通過動手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實驗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的知識或者驗證學習的知識的教學方法。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實驗教學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法是一種具有生動直觀特點的教學法。將實驗教學法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僅有利于生物教學的開展,還有利于初中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筆者針對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闡述與總結,希望有利于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進一步有效運用。
關鍵詞:實驗教學法 初中生 生物教學 有效運用
1、實驗教學法的含義
實驗教學法是指在利用現有的教學實驗設備、教學實驗藥品的前提下,根據生物課程的實驗要求,由學生進行主導的對生物課程中所產生的疑問進行深入的研究與討論的實驗活動。實驗教學法能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研究實驗對象,促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有更深進一步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驗教學法總的來說有這幾種方式:教師演示實驗、授課課堂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其中教師演示實驗注重學生觀察,課堂演示注重學生知識積累,學生分組實驗與課外實驗則側重學生的實際操作等其他實踐能力。
2、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占據著較大的板塊。通過相關調查顯示,初中生物中,涉及的實驗總共60項,其中有40項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意在強化學生的生物意識。在新課改背景下,實驗教學屬于基本生物教學方式,借助實驗,將生物理論呈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接受與消化所學的生物知識。例如:在講解《單細胞生物》內容時,若是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照本宣科的將教材內容講解出來,知識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若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通過顯微鏡能夠直觀的觀察到單細胞生物(變形蟲、衣藻、眼蟲等)、使得學生能夠明確單細胞生物的特征,進而掌握單細胞生物的相關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還能夠實現學生創新、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知識,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激情。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初中生物教學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動手,鍛煉自身的思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驗教學法能夠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完全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必須自己動手操作,教師主要負責引導。
3、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3.1 重視學生自身的學習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是實驗主體,教師是實驗主導。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最好的培養時期,所以實驗教學法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驗實驗課所帶來的樂趣。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全程實驗,做學習真正的主人。在某中學,校方在新大綱的要求下,修建了新的實驗室,引入實驗教學法,讓學生與教師配合設計實驗。例如,在綠色植物能否在光的作用下產生淀粉的實驗中,教師指導學生自行收集實驗材料,并帶到實驗室,根據規定的步驟進行實驗,由學生自由提出問題,教師現場予以解答。在以前學生都是被動接受,節課提出的問題寥寥無幾,而現在,由學生自主設計參與實驗,他們的興致迅速提升,進而影響教師的期望,學生愿學,教師就更有用武之地,形成良性循環。
3.2 結合生物理論,培養初中生的動手能力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應該充分結合生物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教學,培養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初中生物教師可以一邊講解生物的理論知識一邊引導初中生進行實際實驗的動手操作,使得初中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自主的思考,產生質疑,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找到答案。這樣初中生就對新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已經學過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初中生在實驗教學中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生物的樂趣,很好的激發了初中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了初中生通過實驗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培養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很多初中生物教師都倡導讓初中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中,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等使得初中生有效的理解和掌握與實驗相關的生物知識。
3.3 實驗與生活相結合,進一步拓寬學生知識面
生物知識本身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講解生物的基礎知識的時候就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例如,在講解“植物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水果如何保鮮?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分組對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和實驗。在實驗與討論結束后,教師對學生所做的一系列實驗進行總結:水果在低溫的、缺少氧氣的情況下,保持適宜的溫度,就能夠長時間保持新鮮。就像這樣的實驗性教學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快速高效地學習基礎知識,還能增加生活常識,做到了真正的學以致用。
3.4 利用分組合作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分組合作教學法已經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并將分組合作教學法積極的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在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生物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初中生是教學活動中的被動者的不足。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分作合作教學法很好的彌補了傳統生物課堂教學中的這一不足,初中生成為生物實驗教學的主體。在初中生物實驗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教師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個體差異和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程度將初中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初中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力式進行生物實驗的操作、探究和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初中生掌握生物知識,還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團隊協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生物課程中所運用的實驗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目的,在追求綜合素質均衡的當今,改革應試教育模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換到自主學習,主動去探索未知世界,主動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實驗教學法最大的亮點。實驗教學法對能力培養的優點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嵇有慧,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考試周刊,2010(77):138
[2]黃志燕,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新課程(下),2011(12)35
[3]閆肅,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J].亞太教育,201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