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麗
摘要:當前,我國的教育部門及學校已經普遍認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對小學科學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然而小學科學又是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以及創新思維能力,而且,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來自于動手實驗探究的過程,但是,當前我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本文將從小學科學實驗探究中的問題及對策兩方面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 科學實驗 問題對策
1、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試驗中計劃性和目的性不明確
從小學生的心理出發,因為孩子們的好奇心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科學試驗活動很熱情很感興趣的,而且相較于傳統的課堂知識講授,學生更多地會為實驗活動歡呼。在對科學的興趣,對實驗探究的熱情上是毋庸置疑的,這是教師們開展教學的有利條件。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就產生了疑問:孩子們的過于熱情和興奮真的是由于對科學這門學科或者對科學現象的好奇嗎?還是僅僅是因為好玩、新鮮?大多教師在接觸到這種情況后,應該都十分肯定是因為后者。所以才會出現課堂氛圍散漫、秩序混亂、毫無計劃和目的,隨心所欲地“實驗”,就算在老師的再三強調下,學生比著葫蘆畫瓢的完成了任務,但,在總結時卻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那樣的操作,甚至有很多同學還不知道實驗中研究的問題,無法清楚的表達正確的操作步驟,更別說從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了。
1.2學生在科學實驗活動中并沒有發散思維,獨立思考
在實際教學當中,普遍家長、學生認為科學這門課程是可有可無的,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學生在課堂上多數是敷衍的態度,認為這僅僅是游戲,因此并沒有運用認真的心態去對待,導致許多學生對于實驗相當于看熱鬧一樣,在活動中并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沒有真正的發散思維,使得科學實驗的目的難以實現,沒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十分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1.3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在無形中加大了教學難度
在目前的小學教育當中,被認為是教學重點科目的僅僅是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項課程。其實客觀上講這種情況和傳統教學上并無太大區別,雖然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素質修養都有所提升,但是在教學方面,傳統教學依然在影響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并沒有從根本上進行改變,使得體育,科學、美術這類課程經常會被學校相關教學工作者予以忽視,從而影響了教學經費,無法購置先進的教學設備,出現教學設備不齊全的現象發生。而且部分學校的實驗設備因為有所損壞而無法正常開展科學實驗活動,使得學生無法真正意義上的領悟科學實驗的奧秘,感受科學實驗的魅力,導致教學目的難以實現。
1.4教師缺乏科學實驗研究,不能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由于社會各界,特別是學校領導降低了對科學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學校對科學實驗內容、課程安排、相關實驗的階段性總結等多方面的考慮較少,使得教師難以對現存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而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會在日后的學習中體現出來,給學校的教學水平造成短板,無法滿足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基本理念的標準和要求,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今后的發展。
2、解決實驗探究中問題的對策
2.1重視實驗目的性教育,細化實驗計劃的指導
正如上述問題中反映的事實,心理學研究指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玩”最感興趣,也就是說,科學實驗探究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好奇心和新鮮感驅動下的活動。如果對這種被玩的心理支配的實驗探究加以正面利用,逐漸引導學生在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探究的目的性和實驗性教育,規范操作步驟。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科學實驗不是玩,更不能用好不好玩評價嚴肅的科學實驗。其次在實驗前,教師需要讓學生制定計劃、確立目標,盡可能多地考慮實驗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把能預測到的都交代清楚,要清楚為什么實驗,怎么實驗。最后,要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將試驗中的所得和思考認真歸納,如此學生內心對實驗活動的步驟更清晰、目的性也就更強了。
2.2創造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發掘教學資源
在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根據時代發展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不斷創造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科學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實驗或是同伴實驗中產生對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避免因為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喪失興趣,產生厭煩情緒。這主要是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高度精神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分散注意力,從而導致科學實驗教學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3科學實驗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學校教育中開設科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造性思維力。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當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設計,如現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思維模式。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進行設計,畢竟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情況是不同的,要加強科學實驗教學的可控性和靈活性,以便于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2.4善于實驗控制和引導
在現階段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是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示范性教學,在整個科學實驗過程中,很少引導學生真正地進行思考,也幾乎沒有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無法真正理解科學實驗內容。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由發揮,僅需要教師在必要時候對學生進行點撥,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漸激發對科學實驗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結語
綜上所述,即使科學實驗探究在小學教育中已經普遍被重視起來,但是,教師要想使科學實驗探究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需要在學生興趣、實驗操作、探究思考等過程中,著重強調細節,并且用心點撥引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出實驗教學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們真正對科學感興趣。
參考文獻
[1]周建云.小學科學探究性教學之思考[J].成才之路,2014,(6).
[2]陳丹,王珠珠.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資源可用性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