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無數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經典文學作品,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思想道德素養。當前我國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不斷加快實施素質教育,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整體素質,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經典誦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培養其自身良好的語文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經典誦讀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本文通過對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的分析,探討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實施經典誦讀的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經典誦讀 小學語文教學 有效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以學生為主體,采取有效的方式不斷的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現其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經典誦讀作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對促進學生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優秀文化,提高自身文學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實現當前素質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探討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實施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的實施意義
l、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閱讀能夠充分的鍛煉認得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處于發展提高的階段,通過對經典進行誦讀,能夠使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多種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對經典的誦讀能夠讓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情感和文化,培養學生豐富的文學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能夠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學生的閱讀過程其實也是素材積累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不同文章的內容,就形成了學生掌握的寫作素材。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不斷的積累好詞、好句,通過閱讀,學生也能夠掌握正確的寫作模式和寫作結構。經典誦讀是學生對經典文學作品的誦讀,這些作品內容豐富范圍廣泛,能夠極大的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寫作“下筆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3、傳承民族精神
當前,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外國文化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沖擊。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能夠讓學生在誦讀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傳承,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有利于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實施的有效策略
1、注重對校園人文環境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營造良好的經典誦讀氛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經典誦讀的積極性。在加快建立校園人文環境中,主要的工作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需要從物質方面進行,二是需要從精神方面進行。首先,建立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需要加強在物質層面的建設工作。例如,學校可以建立專項資金,在校內定期舉辦經典朗誦比賽、書法比賽、詩歌創作大賽等活動,設立一定的獎勵,激勵學生經典誦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還需要加強在精神層面的建設工作。例如,學校應當注重向學生傳輸人文理念,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充分理解經典誦讀的意義,從而提高閱讀積極性。
2、加強誦讀資源的整合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其中包含無數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經典文學作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時,教師不可能將所有的經典文學作品都劃為學生進行誦讀的范圍,這就需要教師在龐大的經典作品規模中篩選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作品。小學語文教師在篩選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生理以及心理特征,選出學生能夠理解的作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有效的經典誦讀教學,還需要教師加強誦讀資源的整合。
3、遵循經典誦讀的教學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就需要遵循全面性、主體性、多樣性以及針對性的基本教學原則,從而保證有效的經典誦讀教學能夠順利實施。第一,全面性原則就是要求語文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從全面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學生實際的閱讀需求,幫助學生在誦讀學習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第二,主體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嚴格依照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目標。第三,多樣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充分的整合閱讀資源,豐富閱讀作品種類,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擴大其閱讀范圍,保證其閱讀的多樣性。第四,針對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經典誦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能力選擇不同的誦讀作品,從而使每個學生在經典誦讀中都能有收獲。
4、充分利用語文課本
語文課本中同樣具有較多的經典誦讀資源,語文教材與誦讀資源有很多相交的地方,二者并不是相互獨立的關系,小學語文教師進行經典誦讀教學不應當將語文教材與經典誦讀分離開來。在進行經典誦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這樣既可以準確把握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向,還能夠提高學生經典誦讀的有效性,進而促進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教學是適應當前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之一,對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葉雯蕓.略論中華經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途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12):13-14+33.
[2]應雀靈.小學語文教學中誦讀國學經典的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14(02):113 -115.
[3]郁忠華,創新理念,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經典誦讀作用——對開展小學語文經典詩文誦讀探究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1(S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