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效應分析——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2015-12-26 01:08:33金冪,田婧
安徽農業科學 2015年22期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效應分析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金 冪, 田 婧

(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江蘇南京 210095)

摘要農村信用社在促進農業經濟、農村金融發展,聯系“三農”上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就目前支農效應而言,由于各地自然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差異,東西部地區具有明顯差距。該研究在界定欠發達地區概念的基礎上,選取西部典型少數名族聚居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為研究對象,就近年來該地區農信社信貸支農的現狀、模式、問題等進行探究,并對其信貸支農的效應進行分析,分別從政府政策和農村信用2個層面提出了提高信用社信貸支農效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農村金融市場

中圖分類號S-9

作者簡介金冪(1991- ),男,江蘇揚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金融、公司金融。

收稿日期2015-06-05

The Effect Analysi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redit for Assisting Agriculture in Less-developed Regions—Taking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Hubei Province as the Example

JIN Mi, TIAN Jing (College of Fina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Abstract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which associate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ural finance. Based on the less-developed regions’ definition, typical western minorities’ settlements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was selected as an object of study,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pattern, problems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redit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ts credit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redit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were put forward from aspects of government policy and rural credit.

Key words Less-developed region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Credit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通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在我國農村地區,現代化的資金扶助手段和金融制度很難像在城市一樣推行。對于農村中小型企業和廣大農戶而言,資金的供給難題成為農村金融市場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這些問題在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顯得尤為突出。由于經濟體制環境、科技發展水平和農民發展觀念等的落后,正式金融在欠發達地區以及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對“三農”的支持力度較弱,農村金融市場本身的缺陷使得目前中西部地區的農村金融機構沒有能力在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環境改善、產業結構升級、農民增收上發揮較為有力的作用,因此,很多金融機構選擇離開農村金融市場。在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肩負政策性金融的職責和使命,中國農業銀行在經歷商業化改革和上市后,逐漸變成一所綜合經營的大型商業銀行,所以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合作金融的重要典范,在信貸支農上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地在經濟發展上較東部沿海發達區域有著較大差距。面積2.4萬km2,人口401萬的恩施州,作為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2.5%,屬于典型的西部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恩施州農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是該地信貸支農的主力軍,截至2011年底農村信用社在縣域內的網點有26個,無論是存貸款的市場占有率還是經營盈利狀況都位居全州第一。然而隨著縣域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的進一步深入,農信社信貸支農的覆蓋范圍與縣域整體布局以及農信社信貸支農的額度與“三農”的具體需求有著相當大的矛盾。農民以及農村中小企業的征信體系的缺失與信用環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農信社信貸支農的資金發生了較為嚴重的資金外流和資金“非農化”使用的現象。

在這一背景下,筆者在對“欠發達地區”與“信貸支農”進行內涵界定的基礎上,對恩施州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的效應進行分析。不僅就近幾年恩施州農村信用社改革后在信貸支農方面取得的成績進行闡述,也就體制、環境、條件等內在外在因素影響下,信貸支農面臨的現實和潛在不利因素進行逐一列舉分析,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議,為恩施州農村信用社擴大支農服務范圍,提升自身經營能力,促進欠發達少數民族聚居區域脫貧致富提供智力支持。

1文獻綜述

在我國,農村信用社被定義為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就目前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的現狀而言,早在1999年沈祖國就提到,農村信用社應該自覺地將信貸支農工作作為戰略任務來抓[1]。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指出,農村信用合作社要繼續深化改革,更好地為農業、農民服務。這顯然對農村信用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現階段農信社信貸支農的模式和具體實施細節來歸納,主要集中于在調研了解情況后,發放聯保式或是集中授信式的貸款。農村信用社本身也在積極通過與中央銀行再貸款、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等手段增加自己的可貸資金。徐金才等強調,現階段信用社往往采用先調研了解情況,在加強考察開展公議授信后,再推行聯保貸款的方式對農民及農業產業進行放貸[2]。在山東省濰坊市農信社推行的“雙覆蓋”工程中,馬春成等研究表明,該地在通過村委會推薦、信用社審查的方式解決農信社信貸支農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后,通過提前集中授信、隨時用信的途徑,解決農戶貸款手續繁瑣等問題,也為該市支農貸款需求的全覆蓋奠定了基礎[3]。

現有文獻很多都闡述了農業信貸對農村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的正向影響。萬世平等在對廣東省農村信用社進行調研后表示,由于商業銀行的農村網點與農村業務相繼收縮,因此農信社在信貸支農、服務便農方面的主體地位日益強化。農村信用社在貸款、結算等支農服務中發揮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的份額也越來越大。在農信社信貸支農的大環境下,近年來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有了一定的緩解,農村信用社的聲譽在不斷提升。他們在對粵東、粵西非珠三角農信社進行實證研究時發現,該地除進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外,還設立了鄉村貸款助管中心,緩解貸款難的問題。與此同時,農信社目前存貸并舉、加大涉農商業貸款投放的政策,使信貸支農工作不斷得到有關部門的正面評價,聲譽也得到一定的提升[4]。陳貴遠等研究表明,隨著政府對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的不斷加大投入,農戶自身對“五通五改”和產業投入的熱情高漲,信貸需求有增無減[5]。從信貸趨勢上看,劉瑩瑩指出,現在農村信貸需求呈現出主體多元化、需求層次多樣化、需求周期長期化的特點[6]。

然而在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過程中,很多學者通過實地調研,以描述性分析和實證研究方法發現了農信社信貸支農中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問題。褚保金等在對1990~2002年全國農村信用社吸收資金與向“三農”投放資金的時間序列數據的比較中發現,由于“三農”的弱質性,即農村被認為是弱勢區域、農業被認為是弱勢產業、農民被認為是弱勢群體,導致農業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生產方式較落后,規模效率低下,農村金融市場不發達,也對信貸資金的安全造成了威脅。由于農村地區風險補償意識較低,農業不良貸款居高不下,導致了農業資金向非農項目的嚴重外流[7]。丁洲鋒等指出,支農中的不良貸款風險已經成為了內部管理風險、道德風險、利率風險、流動風險、市場風險、經營風險、信用風險等風險中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8]。開偉等指出:在貸款總量嚴格控制的前提下,沒有中間業務收入、代理業務收入、其他經營收入,而單靠存貸款利差來完成上級部門利潤指標,對于欠發達地區農信社來說較為困難,這成為了制約農信社自身發展的關鍵[9]。

就目前研究綜述而言,很多學者的分析都是基于西方農村合作金融模式和農業產業發展的特點進行分析論證的,結合我國國情,從農信社支農與自身發展角度,以民族欠發達地區為視角對農信社信貸支農進行分析的并不多,加上目前各類文獻對“支農”所涵蓋的范圍過大過廣且不清晰明確,因此,該研究在微觀定義“欠發達地區”和“信貸支農”的概念之后,以湖北省恩施州農村信用社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恩施州經濟條件及發展現狀

2.1概念界定

2.1.1欠發達地區概念的界定。欠發達地區一般是指那些擁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潛力,但與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科技水平還不發達的區域。不同的文獻中對“欠發達地區”的概念界定有所不同,該研究所強調的“欠發達地區”是指縣域內的人均生產總值低于省內人均總值、縣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省內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地區。

2.1.2信貸支農概念的界定。所謂的“信貸支農”是指通過一定的信用中介,按照一定的經營原則,為具有還款能力的中低收入農戶以及微型涉農企業提供的無需抵押擔保的信貸服務。而這一貸款一般是只用于生產目的而非消費目的,具有額度小、期限短、分期付款、無需擔保的靈活形式。而在實際支農過程中,農村信用社發放的真正用于農業生產經營的資金少之又少,尤其是農村信用社商業化改革以來,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信貸資金外流和資金“非農化”現象。大部分支農資金流向農村第三產業,涉農貸款中真正注入農業生產的資金比重較其他方面顯得不足。在該研究中,就貸款的用途分,將重點關注農戶貸款中的農林牧漁業貸款;按受貸主體分,將重點關注農村涉農中小企業貸款。

2.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發展現狀

2.2.1恩施州基本情況概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國湖北省西南部,轄恩施、利川2個縣級市和巴東、來鳳、咸豐、建始、鶴峰、宣恩6個縣,首府恩施市。面積24 111 km2,人口401萬,其中漢族約占45%,土家族約占46%,苗族約占6.5%。恩施州物產富饒。森林覆蓋率近70%。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kW,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鄂西大鐵礦是全國4大鐵礦之一。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 500億m3。恩施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硒礦床,有“世界硒都”之稱。全州土地總面積240.61萬hm2,根據土地普查資料,全州實有耕地面積26.211萬hm2,林地面積140.723萬hm2,未利用地43.989萬hm2,水域面積3.270萬hm2,人均耕地面積0.069 hm2。

2.2.2恩施州經濟基本狀況與“欠發達”的說明。近年來,尤其在“十一五”規劃期間,恩施州通過抓住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強農惠農的政策,大力推進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2010年恩施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4.25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農業產值104.42億元,增長5.4%;林業產值5.78億元,增長13.6%;畜牧業產值61.98億元,增長9.0%;漁業產值0.76億元,增長17.6%。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7.65億元,增長5.0%。“十一五”期間,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9.9%,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6%。此外,“十一五”期間,全州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首先,在GDP的構成中,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2005年第一產業比重41.0%,2010年30.7%,下降了10.3個百分點。其次,鄉村從業人員中的農業從業人員與非農行業勞動者結構比由2005年的57.18∶42.82調整到2010年的47.17∶52.83,農業從業人員比重減少10.01個百分點。最后,在農作物播種面積中,糧食作物比重下降,經濟作物比重上升。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種植比由2005年的62.31∶37.69調整到2010年的57.59∶42.41,下降了4.72個百分點。

縱向看來,恩施州在經濟增長,農民增收上取得了驕人的突破。但是通過縣域內人均生產總值與省內人均總值的比較,縣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與省內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較,恩施州依然屬于該研究所定義的“欠發達地區”的概念內。

注:數據來源于《湖北統計年鑒(2001—2012年)》 圖1 縣域人均生產總值與省人均生產總值對比

首先,由圖1可知,從地區人均生產總值來看,2000~2011年恩施州人均生產總值呈現穩步遞增趨勢。尤其在2008年之后,縣域人均生產總值有了一個較大程度的增長,2011年縣域內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2000年3.2倍。但就湖北全省而言,恩施州的生產總值較湖北省平均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從2000年的1.96倍差距,到2011甚至達不到省內平均值的1/3,差距越來越大。

注:數據來源于《湖北統計年鑒(2001—2012年)》。 圖2 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對比

其次,由圖2可知,從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角度來看,2001~2011年恩施州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是從橫向比較分析可以得出,盡管在時間上恩施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呈現遞增趨勢,但是就全省農民平均水平而言差距越來越大,2011年湖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接近恩施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倍,而且農民人均純收入與省內其他市縣相比恩施州處于較低水平。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無論是縣域內的人均生產總值還是縣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恩施州均低于省內的平均水平,因此可以明確,恩施州在湖北省內屬于“欠發達地區”。

3恩施州農村信用社支農效應分析

自2003年7月,國務院下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后,政府和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信社信貸支農的優惠政策,這對農信社的改革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盡管不在國家第一批改革試點的范圍內,湖北省在2004年底也全面啟動了農村信用社的改革試點工作,并于2005年發布《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同年,省社聯成立。截至目前,恩施全州中已經成功改制為農商行的有利川市和宣恩縣,已經成功改革為農合行的有咸豐縣。到2011年底,信用聯社貸款占到全州的50%左右,貸款余額占比處于全州第一。以恩施州咸豐縣為例,貸款市場份額占到縣域內50%,存款占縣域內的29%。這足以說明恩施全州中農村信用社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信貸資金方面的作用是國有商業銀行無法相比的,在信貸支農上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3.1數據來源為了更好地分析欠發達地區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能力和績效水平,選取恩施州8個縣市作為樣本。所有數據都來自《湖北統計年鑒(2000~2012年)》、2011年《湖北農村統計年鑒》以及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數據可信度較高,保證研究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另外筆者2012年7月赴湖北省恩施州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并每年對部分機構負責人進行了電話跟蹤訪談,搜集到了一些沒有在統計年鑒中記錄的數據,起到了補充說明的作用。

3.2恩施州農村信用社對縣域經濟的效應分析為進行恩施州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對縣域經濟的效應分析,筆者從貸款發放情況、存款收取情況,以及以2006年為分界點的農信社改革前后縣域農業產值、農信社貸款結構變化的對比等方面,以描述性統計分析的手段,分析其支農效果,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簡要總結。

3.2.1從縣域貸款角度。由圖3可知,從2000年以來,恩施州縣域內貸款發放總額始終保持平穩中增長的趨勢。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隨著縣域內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如籌建咸豐農村合作銀行和利川農村商業銀行的成功改制,貸款發放趨勢也呈現出了指數型增長。再關注涉農貸款與其他貸款的比例,由圖4可知,2000年涉農貸款在全州的占比不足50%,到2011年底,總貸款量較2000年上漲了將近7倍,涉農貸款比重也增長到貸款總額的將近80%。由此可見,恩施州農村信用社對“三農”支持的力度較大。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圖3 恩施州縣域內貸款總額變化趨勢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圖4 恩施州縣域內涉農貸款與其他貸款占比比較

盡管貸款呈現了整體幅度上升的趨勢,但是根據實地調查來看,依舊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其一,貸款在支持農業生產方面表現欠佳問題。正是由于“三農”的弱質性,使得農村金融市場的結構較其他區域較為落后。農民為了保證自己資金的安全,涉農資金的外流和“非農化”現象的時有發生,涉農資金大量流向農村第三產業。這對縣域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為嚴重的抑制作用。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圖5 恩施州縣域內農林牧漁業貸款與其他貸款占比

由圖5可知,除了2007年農林牧漁業貸款占比超過總貸款的50%外,其他各年份貸款中,農林牧漁業貸款均不足貸款總量的50%,貸款結構在支持農村種植業、養殖業發展上顯得較為不足。再從其他角度來看,縣域內農產品加工貸款所占比例更少,農業科技貸款更是寥寥無幾。因此,為進一步促進縣域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推動縣域經濟作物如茶葉等產量的提升,農信社需要將貸款的走向進行一定的傾斜,進一步擴大農林牧漁業的貸款發放量。

其二,根據對農村信用社電話訪談的結果,研究發現由于國家稅收方面優惠較少,農信社存在支農動力不足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人民銀行于2004年發央行票據以解決農信社不良貸款的問題,但是其中要求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的50%需要自己內部消化。此外一般企業的所得稅國家在稅率改革中由原來分檔次的最高33%、最低20%,變為現在基本上在25%左右,這部分稅收和農村信用社所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款數量上基本是一樣的,并無針對農信社的明顯優惠。因此農信社在服務的產業方向和客戶群體上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商業利潤,所以支農動力顯得不夠充足。所以,在政策規定和商業利益“兩座大山”的壓力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支農資金不足現象。

此外,由于全州農村信用社信貸員素質目前仍然難以滿足新形勢的需要,營銷模式欠佳,為農信社出現信貸支農難題埋下了伏筆。由表1可知,盡管恩施縣域內農村信用社員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但是與縣域內需求相比依舊尚不充裕。目前依然存在一個信貸員要負責一個辦事處內若干個村幾百戶農戶信貸工作的情況,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再對2007~2011年恩施縣域內農戶總數與貸款情況分析后不難發現,全州得到貸款的農戶數與總農戶之間存在較大差距,農信社信貸員數目與質量遠遠低于整個州的需要。此外,部分信貸員是從其他地域調入,專業貸款知識水平較高,但對國家產業政策、整個州的市場行情不太了解,此矛盾也成為該地農村信用社內部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表1 恩施州農村信用社員工情況

注:資料來源于湖北省農村信用聯社恩施州辦事處。

3.2.2從縣域存款角度。作為金融機構的傳統業務與基礎業務,存款在恩施全州農村信用社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由圖6可知,在2008年以后,恩施州農村信用社吸儲能力有力飛速的提升。農信社盡管在貸款方面在縣域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其存款業務受到了來自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的挑戰,甚至部分地區還受到了外資銀行的競爭。以恩施州咸豐縣為例,縣域內現有金融機構7家,其中政策性銀行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有商業銀行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另外還有當地村鎮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這些銀行對縣域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業務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咸豐農村合作銀行在縣域內貸款市場占比50%,而存款只有29%。存款的壓力給全州的農村信用社放貸支農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注:資料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圖6 恩施州縣域內存款總額變化趨勢

恩施州農村信用社吸儲的現狀還受其本身的自然條件、社會環境的影響。恩施州多山區,地形復雜,自然條件多變,少數名族居住分散給農村信用社吸儲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也就為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帶來了難題。正是由于自然環境的限制,在縣域內進行資金調運的風險變大,農村信用社網點逐漸向每個下屬縣的城區地區集中,很難真正解決支農難題。不僅如此,由于受到地區居民文化水平的限制,縣域內人民幣破損請款也較為嚴重,這也給農信社支農帶來了些許不便。

3.2.3從農村信用社改革角度。從恩施州整體經濟水平來看,盡管信貸支農不是促進縣域內經濟發展的唯一因素,但是貨幣資金是否充裕,支農信貸的執行情況是否良好對縣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2006年起,湖北省恩施州開啟農信社改革后,農信社支農狀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其一,農戶貸款需求與供給不均衡的現狀在改革后進一步加劇。由表2可知,改革前2004~2006年,約95%左右的貸款需求農戶得到了貸款。而在改革后,以2011年為例,僅有18%的需求農戶得到了貸款。欠發達地區農信社商業化改革卻使農戶貸款難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劇。加上恩施地區特殊的社會與地理環境,使得該地農村信用社面臨更大的利率風險、流動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風險挑戰。加上銀監會與人民銀行的政策規定,農村信用社在發放貸款上顯得束手束腳,商業化改革顯得與支農目標漸行漸遠。

表2 恩施州農產總數及貸款情況調查結果 戶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此外,雖然現在全州很多農戶貸款已經實現了由擔保貸款向信用貸款的轉變,但是單戶貸款額度之小依舊難以解決農戶對資金的強烈需求。因此,根據實地訪談,許多農民都反映,“無關系、無門路很難貸到款”。于是更多的得不到貸款的農戶,不得不放棄農村信用社的單戶信用貸款而轉向其他金融機構甚至高利貸,導致農村信用社大批的優質客戶的流失,也出現了農林牧漁業貸款難的惡性循環。

其二,改革后,由于農信社克服不了少數民族零散的聚居習慣帶來的經營壓力,2001~2011年縣域農村信用社網點呈現銳減趨勢,11年間營業網點數減少了一半左右(圖7)。

注:資料來源于湖北省農村信用聯社恩施州辦事處。 圖7 恩施州農村信用社網點數變化

如圖7所示,2001年全縣縣域內農村信用社網點數有56個,從2006年全縣農村信用社商業化改革后,縣域內網點數減少一半以上,到2011年僅剩26個,而且網點都集中在下屬縣的城區。山區、貧困區不僅沒有網點,連ATM自助存取款機也十分稀少。調查顯示,縣域農村信用社改革后很難在支農義務和商業利益間做好“兩全”。

注:資料來源于《中國銀行業農村金融服務分布圖集》。 圖8 恩施州農民純收入和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對比

從圖8可以看出,在資金支農等一系列活動的支持下,2001~2011年恩施州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包含著農業收入的家庭經營收入邊翻了一番;然而,農業經營所得仍然占比較少,農村勞動力離農現象嚴重,涉農資金流向縣域內娛樂業的情況依然普遍存在。這里的家庭經營收入指的是農、林、牧、漁、批發零售、文教衛生等家庭經營收入。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恩施州農村信用社通過信貸支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生產經營積極性,使縣域內生產總值和農業產值得到了提升,農民純收入實現了“十年翻一番”,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績。

(2)目前恩施州農村信用社依然存在著涉農資金外流、稅務較高、信貸員素質不高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3)在存款方面,農信社面臨著來自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的挑戰,全州自然社會條件的惡劣也加大了吸儲和放貸的難度。

(4)農信社商業化改革后,農戶貸款需求與農信社供給矛盾更加突出,網點數銳減,縣域農信社在商業利益和支農義務上很難做好平衡,欠發達地區農信社商業化改革“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

4.2建議

4.2.1政策層面建議。第一,要建立引導農村資金回流機制,鞏固農村信用社在支農資金上的絕對優勢,保證優質客戶與優質涉農產業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首先地方政府部門要針對農村信用社建立一整套的財政投入機制,確保農村信用社能夠在良性運轉中進一步深入農村支持農民。此外,在引導資金回流的過程中建立一整套的激勵與獎勵機制,促進農村信用社在當前利率下調、自身盈利條件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得到必要的資金支持。不僅如此,在這兩套機制的建立與運作條件下更要將行政監督機制引進來,并配備必要的懲罰措施,減少由于涉農資金外流導致的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資金缺乏等問題。

第二,地方政府要加快農村競爭機制的改革完善,促進農村支農合力的形成,緩解農村信用社一家支農的過大壓力。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村金融準入門檻,促進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以及小貸公司甚至外資流入農村金融市場,同時要嚴格限制其在市場中的業務范圍與服務對象,保證資金優先流向農林牧業等行業,保證流入的資金真正使農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

4.2.2農村信用社層面建議。第一,農信社商業化改革要杜絕全國“一刀切”的現象。農信社商業化改革,尤其是欠發達地區改革,需要轉變觀念,剖析農貸商機,但是必須在認清支農重要性和緊迫性的前提之下,必須要解決并平衡商業利益與支農責任之間的關系,全面支持“三農”工作和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將搞活縣域農村經濟作為自己的責任,促進支農水平的穩步提升。

第二,進一步強化支農資金管理,促進縣域內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以及農產品加工與新農村建設的順利進行。在不斷加快的農信社改革步伐中,要積極促進縣域內農村信用社向農村商業銀行進行轉變,改善恩施州農村地區招商引資的環境。在不斷擴大并搞活資本金的前提下,促進單戶貸款比例的提高,使得惠民政策真正滿足農戶生產生活的需要。

第三,加大農村信用社基本設施建設,提高支農金融服務覆蓋面。恩施全州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加大農村信用社網點建設資金的投入,在人口密集的鄉鎮設點,進一步完善農信社自主服務銀行業務,在較為偏遠而又有相當人口數目的地區設立ATM機,促進電話銀行和手機銀行的進一步普及。在較為偏僻的地區,可以根據農業生產周期的需要,安排在適當的時期開設送款下鄉流動服務車,真正使農民得到實惠。

第四,進一步優化信貸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質量,增加在崗人員繼續培訓等項目。除對信貸員進行業務與法律培訓外,適當增加營銷和風險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內容,促進在崗人員素質的優化升級。此外,農村信用社可以與當地農業大學、農業技術職業學校簽訂方案,設立生源培養基地,促進整個農村信用社人員結構的合理布局。在崗員工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輪崗,建立第一責任制,促進業務與個人素質的雙向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祖國.信貸支農——現實的選擇[J]. 中國農村信用合作,1999(2):7.

[2] 徐金才,王益昌.新舉措是信貸支農取得新成效的關鍵——對蕭山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浙江金融,2004(8):46-47.

[3] 馬春成,董興磊,顧廷棟.商業化支農的模式之變——山東省濰坊市農信社推行“雙覆蓋”工程實現信貸支農“無空白”[J].中國農村金融,2011(5):55-58.

[4] 萬世平,梁紅漫.廣東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成效及存在問題分析[J].南方金融,2007(5): 40-41,54.

[5] 陳貴遠,黃明輝,陳磊.對閬中農信社信貸支農暨貸款營銷市場的調查[J].西南金融,2007(10):57-58.

[6] 劉瑩瑩.新時期農村信用社信貸支農中存在的問題淺析[J].吉林農業,2010(9):26.

[7] 褚保金,于佳.農村資金短缺、資金非農化與信貸支農[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6-12.

[8] 丁洲鋒,孫習祥,聶鳴.小額信貸支農探討[J].宏觀經濟研究,2006(1):50-52,58.

[9] 開偉,孝剛,云良,顯洪.信貸支農:現狀、問題、對策——對溆浦縣農村信用社支農情況的調查[J].湖南經濟,2001(9):62-63.

猜你喜歡
農村信用社
淺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及防范措施
內蒙古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及其解決對策
時代金融(2016年30期)2016-12-05 20:07:42
農村信用社信貸業務中的操作風險與防范措施
時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5:36:36
淺談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在電商大趨勢下的融合策略
時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5:29:17
關于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農村信用社資金管理現狀探析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10:48
農村信用社支農能力策略研究
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農信社改革目標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貸現狀及對策
農村信用社堅守合規強化內控的具體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黄网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欧美区国产区| 99精品久久精品| 午夜a级毛片|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中文一级毛片| 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一级电影|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91成人精品视频|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在线毛片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www精品久久|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老司机精品久久| 国产青青操| 欧美69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97国产在线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 69av免费视频| 欧美97色|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99精品福利视频|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亚洲美女操| 国产a网站| 亚洲天堂777|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色久综合在线|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99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91 九色视频丝袜|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基地|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久操中文在线|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国产正在播放|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