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翠
班級管理工作,是學校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歷來對此都極為重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當前初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環節確實出現了一些不和諧之音,部分老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引導,學校的德育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學校的整體工作勢必會受到影響。
一、當前部分初中老師對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近幾年來,在工作中,經常聽見一些初中老師抱怨:現在的初中生太難教了,班主任工作難做。所以不愿意當班主任。有一些老師申請擔任班主任工作,也往往是出于申報高一級職稱的目的,因為不少地方在教師評定職稱時都明文規定:擔任班主任工作時間不得少于三年。而一旦目的達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就會對班主任工作“敬而遠之”。探究其原因,概括起來如下:
(1)認為當前教育改革發展太快。“減負”工作,特別是取消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制度步子邁得大了些,急了些。由于取消了“必要”的淘汰機制,使得一些小學生沒有達到真正合格的標準就升入了初中,而進入初中之后,面對陡然增大的學習壓力——三年后的中考,中考科目任課教師、家長、社會及高一級學校對學生分數的明確要求,這些在小學階段沒有打下較為扎實的學習基礎,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他們脆弱的學習承受心理就會轟然倒塌,代之而來的就是強烈的叛逆心理;伴隨而來的就是自暴自棄,厭學逃課,不服管教等等一系列讓人頭痛的不良表現。增大了初中班級管理的難度。
(2)認為現在有不少民辦學校,利用其靈活的辦學、用人機制及針對性極強的市場運作模式,形成了較好的辦學效益;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日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投入,這些民辦學校就必然會吸引走不少優秀的學生。在生源不理想的情況下,自己的教學成效本身就難以顯現,做班級管理工作就更難抓出成績了。
(3)認為初中階段的學校,自主權限不大,學校無力給班主任老師提供更大、更多的利益方面的扶持,再加上初中階段大多數學生正處于性格、心理的轉型時期,被戲稱為“叛逆危險期”,需要初中班主任老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引導學生順利度過這一時期。與其他教育階段(小學、高中)的班主任老師相比,利益方面明顯不如而責任和付出卻相對要大得多,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吸引力當然就不大了。
綜上所述,這些老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看起來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解除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困惑的前提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語道破了教育的本質和真諦。人們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等等美譽固定在教師身上,不就是對廣大優秀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甘為人梯等等高尚行為的充分肯定嗎?如果一個人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卻沒有做好要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思想準備,讓人不禁會懷疑他是否能盡到一名教師的職責,更不用說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師了。
所以,真正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
三、做好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一)轉變觀念,樂于付出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應該真正轉變觀念,正確理解當前的教育形勢和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真正懂得依法執教,規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拋棄陳舊落后的教育管理觀念,樹立起甘于奉獻,樂于付出的精神追求,切切實實用愛心、真心和誠心去關注每一名學生。
(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直接榜樣,班主任在學生成長之路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品行端莊,就會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無形資本和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夠通過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這種聲譽和威望,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則學生是很難認同他,進而積極配合他的工作的。
(三)把握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基本原則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還要注意把握工作中的基本原則。學生是一個個性格各異,充滿活力的鮮活個體,構成的班級當然特點各自不同。班級管理工作必須要求班主任老師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工作。但是,從我自身的體驗和其他老師們成功的經驗來看,班級管理工作中還是有應該遵行的一些基本原則的,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共性。主要有以下三點:
(1)要理解學生,懂得寬容。要理解,寬容學生,因為我們老師的一次失誤,影響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在學生遇到挫折時,更希望有人能理解他,這時班主任若能及時地表示出對他的關切和理解,伸出熱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必然會獲得比平時更難以獲得的良好效應——學生對班主任的感激,進而是尊敬,師生間的情感會更加貼近。學生最不愿意與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建立師生融洽關系中顯得尤為重要。
(2)加強溝通,在班級管理中力求做到民主、公正。班主任也是一名普通人,在工作中不可能樣樣事情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處理問題時也會帶上一些自己的主觀感情色彩,如果事實并非如班主任了解的那樣而輕易就下結論,那么不僅僅容易使學生受委屈,而且班主任也將會面臨信任危機。民主、公正不僅容易贏得學生的心,使他們樂于與你交流,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公正意識。而武斷的做法只會導致民心大失,表面看來,你最威風,你永遠正確,學生都怕你,但在學生心里卻永遠與你隔著一層。壓服不等于心服,其帶來的結果當然會相差得很遠。
(3)學會賞識學生,讓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者都認可“好學生是夸出來”,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和肯定,學生也一樣。班主任為什么總是要帶著挑剔,而不是帶著賞識的眼光去看他們呢?當然,對好的學生給予賞識也許不難,而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要多給一些關愛、賞識,因為他們更需要鼓勵,更需要信心。一個信賴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效應。我們應當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嘲諷譏笑學生,尊重學生的任何一點成功,這也是對他的一種無形的鞭策,我們在工作中應及時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予以賞識、鼓勵,使他充滿自信,激起他向上的興趣,讓表揚和鼓勵成為學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很難想象一個成天被挑剔的人,會不垂頭喪氣,會有成就感,會充滿信心。而我們卻希望能培養出的是熱愛生活,充滿自信,勇于挑戰困難的人才,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長期以來,大多數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身、疲憊不堪,班級管理工作太難做。但是看看魏書生、任小艾、韓玲、徐安德等優秀班主任老師乃至我們身邊的做得成功的班主任老師,我們會發現他們做班主任工作可謂輕松愉快,樂在其中,而且其樂無窮。這說明只要我們真正轉變觀念,把握工作原則,講究工作技巧,班主任工作其實未必就真的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