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物理教學也進行了深刻的改革,越來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心理變化,以及一些細節上的調整,從而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調查發現,學習粗心是目前眾多初中生經常面臨的問題,通過深入研究其中成因,加強學生對自我缺點的認知,然后再從學習方法上進行調整。當然,在此過程中,物理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創設有利的教學環境,積極提出具有實際意義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物理;學生;粗心;對策
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粗心的不良習慣成為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大制約因素,消除學生的粗心習慣,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潛移默化,使學生自覺發生改變,這需要建立在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基礎上。教師應幫助學生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表,引導學生加強自省,自覺調整學習方法,重視收集反饋信息,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
一、初中物理學生粗心的成因分析
1.缺乏深入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激勵下,學生往往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一絲不茍地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對初中物理缺乏深入學習的興趣,是導致學生學習粗心的潛在動因。物理教學內容歷來晦澀難懂,加之教師教學手段不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難以調動起來,因而在學習過程中難免粗心大意。
2.缺乏正確的情感態度
初中物理學習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始終保持學習激情,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應積極應對,而不是馬虎了事。因此,對物理學習缺乏正確的情感態度也會導致學生學習行為的失當。初中物理教學課程設計一直以教師的意愿為導向,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尊重,因而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3.缺乏自我總結的意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待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缺乏自我總結意識,導致同一錯誤反復出現。學習粗心既是態度問題,又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而不少學生不善于總結自己的學習反饋信息,這也是學習粗心的主要成因之一。
4.缺乏引導性教學方法
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學習態度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弊端。教師不注重收集學生學習反饋信息,因而難以針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方案的制定,如針對學生學習粗心的問題,由于教師事先忽視信息采集,導致學生學習粗心的問題一直無法有效解決。
二、初中物理學生粗心的對策分析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初中物理學習也要遵循這樣的學習規律。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勾勾畫畫”,容易發現細節性的知識,能夠為提升學習質量提供更好的服務。學生應善于將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及時記錄下來,消除一切知識盲區,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
另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是學生物理學習的“前沿陣地”,在課堂學習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理解教師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找到自己容易出錯和忽略的地方,加強研究學習,繞開“誤區”,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
2.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
(1)制定標準,為學生樹立學習規范。初中物理內容抽象,學習難度大,和其他學科相比,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因此,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良好習慣應制定約束性準則,為學生樹立學習規范。在物理學習第一課時,教師就應該明確物理學習的各項規定,對學生的學習提出具體的要求。初中物理中有許多定義,這些定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往往無法徹底掌握。
比如,滑動摩擦力的定義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他們要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滑動摩擦力?!痹谟洃浂x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中心詞法理解記憶。首先,要明確滑動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作用點是在哪?是在接觸面上。而摩擦力發生的前提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他們要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 ”。這樣整個整個定義就分成了三個部分,摩擦力產生的前提,摩擦力作用點,以及摩擦力的一種什么樣的力。初中物理學習中遇到的其他定義也可以這么記憶。
(2)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習慣的養成除了教師的悉心指導外,還需要學生自主發現各種有益的學習方法,將學習活動流程化,降低了錯誤率的發生。學生應善于在學習活動中總結各種學習方法的利弊,優勢互補,進行改進,對自己學習中的不良習慣不僅要在思想意識上引起重視,還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通過引用學習方法優化學習過程。
例如物理學習中存在許多觀察性實驗,需要學生仔細觀察,使用學習方法提高觀察效率,增強學習效果。按照一般流程來看,學生首先需要確定觀察方向,其次要使用觀察方法,重點觀察實驗具體流程,最后將觀察結果通過數據和文字集中展現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不足,重點考察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否需要改進,要從細節化方面入手。
再譬如,錯題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許多學生卻不重視,而有些學生雖然意識到了錯題集的重要性,卻難以正確掌握。如在做填空題”演奏揚琴時,藝人用竹錘有節奏地敲擊琴弦,聽眾便能聽到悅耳的聲音,發出這聲音的物體是——”時,許多學生做錯了,他們雖然將這道題的答案更正在試卷上,卻沒有將其專門謄寫在錯題集上,即便有些學生有這種意識,卻沒有將錯誤的原因具體闡述出來,比如,沒有弄清楚聲音產生的定義,聲音是靠振動產生的,在藝人撥動琴弦的時候,只有琴弦是在振動,從而判斷是琴弦產生的聲音。
3.關注學習細節,加強訓練,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的行為表現融合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改變學生學習粗心的毛病就必須要關注學習細節,從細節上提高學習質量,量變產生質變,最終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加強習題訓練,使學生在習題訓練中進一步強化正確的學習觀念。
例如在進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實驗時,教師首先要安排學生準確實驗器材,這也是考察學生細心程度的一個契機,主要圍繞器材是否準備充分、是否能有效完成實驗等內容進行考核。其次,要安排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考察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在團隊協作中表現出來的素質、行為等,再進行具體的糾正。最后,教師還要安排學生提交實驗報告,考察學生報告的完整性、數據和說明文字的準確性等。
4.實時和適當的激勵,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改變學生粗心的毛病就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取得的成績要及時予以鼓勵,對學生的錯誤要及時予以指正,總之都要以激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正面激勵保證學生的進取心,通過引導和指正幫助學生改正學習過程中的不良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物理知識外,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發生低級錯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在思想認知上產生偏差,形成消極的學習態度。因此,初中物理學生粗心的不良習慣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既需要教師加強引導,有需要學生不斷改進自己。
參考文獻:
[1]王賽蘭,李海濤. 高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成因淺析[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 2011(05)
[2]馬肅霜. 學困生真能轉化嗎?——從多元智能理論看學困生及其轉化[J]. 班主任. 2005(12)
[3]陳慶軍,王書方. 高中物理學業不良的界定、成因及轉化研究——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J]. 物理教師.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