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煦然
【摘要】本文從“角色英語”課堂建構入手,從對“角色英語”的課堂建構策略來闡述,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角色英語;課堂建構策略
通過建構“角色”英語課堂,讓學生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學生們在成為知識擁有者的同時,也提供給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成為真正的社會實踐者。
英語作為我國第二語言,一般教師關注的是學生對外語的語言形式的學習。沒有將記憶性材料轉化為自然語境中交流的機會。中國目前的課堂教學,大多仍然停留在“重語法,輕運用”的教學層面,教師往往在升學壓力之下,課堂缺少靈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角色英語”課堂,就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較為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們既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需要,也有聯系英語交際的環境與條件。
二、“角色英語”課堂教學的優勢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有他們特有的年齡特征,好新、好動、持久度不夠,在學習中很容易出現倦意和畏難情緒,所以枯燥的,機械性的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而“角色”英語課堂就像一部劇,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內容,學生們在劇中可以扮演各種角色,它打破了傳統講授法的局限,給學生新的刺激:這種刺激能夠促使他們樂于學習英語。
(二)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模式,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是讓學生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所以英語學習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習。但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滿堂灌而學生被動接受,太注重抽象語言知識的學習。“角色英語”課堂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只會記筆記的狀態,提供了不同的情境給學生不同的挑戰,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去。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角色意識和英語交際能力
一位社會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每個人在社會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一個人想要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就必須對自己或他人有著一個清晰的認識。有效的開展“角色英語”課堂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感受不同的社會角色,體驗角色人物之間的合作與沖突,從而為將來在社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礎。
鑒于英語學科的交際和實用性,為了讓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更具有可操作性,筆者提出了“角色英語”課堂教學“五幕法”。“角色英語五幕法”就是有步驟、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英語語言交際的訓練,逐漸地增加英語語言訓練的難度,使學生能夠在學到基本的語言知識的同時,語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最終的目的就是促使學生們能夠在真實情景中語用英語進行交際。“角色英語五幕法”如下:
(一)激活
即課堂教學中的“熱身”環節,通過“熱身”,讓學生了解今天的主題,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思維,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興趣,調動各類學生在不同層面、從不同角度進行積極思考,從而為“角色”課堂教學核心任務的解決提供最原始的教學資源與教學展開現實性起點。
(二)入境
即進入情境,我們都知道對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所用的習慣性語言,如果脫離了情景,對話也就相應的失去了一定的意義。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可能將真實的生活情景搬入課堂,但卻能模擬真實的情景,創設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呈現新內容,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體驗新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的能力。
(三)對白
對白,本指電影電視中所有說出的臺詞。鑒于英語的學科特點,表現在英語課堂上特指英語會話,它的基本特征如下:①會話發生需要有主體,而且主體既可以是兩者,也可以是多者;②會話得以進行的前提是主體向的觀點是存在差異的,有共同的愿望就某一個或幾個的話題和問題進行有必要的協商和談判。③會話并不是侃侃而談,也不是言不由衷,答非所問,會話是一種理性的:不同主體經過思考、判斷而進行的具有思想性的對話。
(四)演練
操作時應注意:在起始階段,教師進行統籌安排,對全局進行整體把握,對學生的角色扮演活動進行及時的檢查,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積極的鼓勵。隨著學生對角色扮演的內容的逐步把握,學生交際能力和語言能力的不斷加強,教師的參與要不斷減少,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五)交際
交際表現在英語課堂上是指英語語言的遷移運用。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更為真實的語境,將“舞臺”全部給予學生,讓學生掌握活動的整體進程,使學生淋漓盡致的發揮以致創造性的呈現。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提出改進措施,為今后更好地開展教學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