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蔚
作 者:鄭也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13-09
定 價:43.00元
教育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對于我國教育的病癥,長久以來,似乎還未有人比鄭也夫分析得更加透徹。《吾國教育病理》一書便是鄭也夫對我國教育病癥進行具體分析的成果。這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閱讀此書最直觀的感受是如同看一個結構嚴謹、邏輯嚴密的推理故事。其推理的對象是教育,背景是吾國,直擊的真相是教育之病。作者通過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案例,梳理出一條條線索,條分縷析地展示了我國教育之病,全面細致地闡釋了病因、病癥和療治之法,行文一氣呵成,令人折服。
作者在此書中提出不少尖銳的觀點。在現有的中國教育機制下,作者認為“素質教育是一個偽命題”,過于激烈的競爭,催生的不是全面發展的個體,而是競爭的機器。大學擴招同樣是一個偽命題,在大學課程體系、辦學觀念沒有根本性轉變的前提下,擴招只能淪為緩解競爭疼痛的“麻醉劑”,而并不能真正解決國人的素質問題。中國教育之病還有“權力歸屬問題”,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對教育的權力干涉仍較為嚴重,學校、教師缺乏相對的自主權。
作者的觀點是犀利的,有些甚至有錐心刺骨之感,但其出發點是善意的,發現、剖析問題無非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針對我國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作者提出了不少操作性強、切合實際的療治方法,用作者的原話講,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尋找真問題→解釋其產生之因→尋求其解決之路”。
讀完此書,收獲有三:其一,開闊視野,書中各類詳盡的實例,精彩紛呈;其二,開拓思維,書中種種新穎的觀點,發人深省;其三,愉悅身心,流暢的閱讀體驗,讓人享受到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當然,書中的某些觀點不免偏頗、激憤,闡述也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這就像是治療重癥病人一樣,必得下猛藥方能見效。在我看來,《吾國教育病理》一書正是療治我國教育之病的一劑猛藥。
《學陶師陶,開辟素質教育之路》一書是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相關教育理論的總結。本書分為5章,分別從中小學教育科研基礎理論、真人教育、生活教育、普及教育和師資建設、創造教育等5個方面闡述陶行知先生辦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很有借鑒意義。(陸家駿編著,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定價38.00元)
實施素質教育,課程建設至關重要。學校、教師如何認知、定位學校課程和學科課程?《從課程到學習——重建素質教育之路》為學校管理者、一線教師提供了相關的知識。該書最重要的內容是以學習科學為動源,探討課程、教師、學生在新課程中的地位、角色、成長與發展,進而反思我國現行的課程改革。(吳剛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定價25.00元)
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讓學生愛上學校、愛上老師,最終愛上學習。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是不可或缺的。教師應該如何去愛護學生?《如果我當教師》一書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經驗。書中收錄了教育家葉圣陶關于“如何當教師”的多篇文章,從教育本質觀、素質教育觀、教學哲學觀、學生主體觀、全面發展觀等方面,系統闡述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的種種方法,很有借鑒意義。(葉圣陶著,楊斌選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定價29.80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