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展經濟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武漢市作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發展會展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文章描述了武漢市會展場館建設現狀,總結了武漢市會展經濟發展特點,簡要分析了武漢市會展業發展的不足之處,最后提出了武漢市會展經濟發展的提升對策。
關鍵詞:會展經濟;會展場館;提升對策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會展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業態,受到了眾多國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武漢市人民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實施服務業升級計劃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全國重要會展中心的意見》等文件,加大了對會展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為武漢市會展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優惠的政策扶持。武漢市擁有良好的會展場館和便利的交通條件,會展企業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會展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一些問題,提升會展產業的競爭力對武漢市建設全國重要會展中心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武漢市會展場館建設現狀
武漢市主要的會展場館有:
1.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是以會展經濟和旅游經濟為龍頭,規劃建成以展覽、展示為主導功能,集會展、科技、文化、商務、休閑、旅游、居住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國際博覽城。展館總建筑面積約45.7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4萬平方米,可提供約6880個國際標準展位。館內餐飲、商務、大型停車、公交地鐵樞紐和物流中心等配套功能齊全,具備舉辦展覽、會議、體育、表演、集會等大型活動的多功能用途,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會展綜合體。
2.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是集展覽、會議、廣場活動、教育培訓、購物、酒店住宿、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現代會展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14.7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2.4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1.5萬平方米、高端會議設施1.1萬平方米。
3.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武漢科技會展中心座落于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與正在崛起的“中國光谷”相伴,是一所集中西文化于一體的大型智能化、多功能、綜合性會議展覽中心。中心總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其中,展廳3萬平方米,會議廳5千平方米,寫字樓2.2萬平方米,餐飲、酒店公寓等配套設施3.5萬平方米。中心分為A、B兩個展館,A館適合舉辦各類文化教育、科技、人才交流等小型展覽;B館適合舉辦各類汽車、機械、電子、建材等大型專業化展覽。
4.中國(武漢)文化博覽中心。中國(武漢)文化博覽中心御身于集文化藝術品交易、特色文化街區、文化創意基地、民間私人文化私藏館、高端酒店群于一體的武漢客廳之中。總建筑面積為10萬平方米。包括3萬平方米的展廳和新聞發布廳、會議室、貴賓休息室等配套設施。其中A廳為10000平方米;B、C、D廳分別為5000平方米,展廳之間可任意連廊或分割,同時容納數萬人觀展。
5.東湖國際會議中心。東湖國際會議中心位于素有“湖北中南海”之稱的東湖賓館東苑。其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能同時容納4000余人會務活動。共有大小不等的會議室32個、包括可容納1350人的荊楚會堂、1200人大型宴會的長江廳、500人的同聲傳譯廳、350人的音樂廳、350人的報告廳以及40-120人的各類型會見廳、會議室。
二、武漢市會展經濟發展特點
近年來,隨著武漢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政府對會展業更加重視,先后出臺了《武漢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以促進其快速發展。在良好的經濟、政策環境支持下,武漢市會展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會展規模明顯擴大,展會檔次也顯著提升。
1.展覽會議節事活動同步增長。2014年,武漢市舉辦各類展會節事活動708場,同比增長14.6%。其中,展覽322場,同比增長8.4%;會議228場,同比增長8.4%;節慶活動158場,同比增長58%。無論是展覽會議節事活動總數,還是展覽、會議和節事活動數,均實現了快速增長。參展參會客商1195萬人次,增長8.4%。
2.展會品質和規模穩步提升。2014年,武漢市會展業發展得總體態勢是穩中有升,展會品質和規模去年略有提升。展覽總面積達27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8%。舉辦3萬平方米以上展覽13場,其中,3-5萬平方米展覽5場,5-10萬平方米展覽3場,10萬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展覽5場,特別是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其展覽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是我市有史以來承辦的規模最大的展會。全市從事會議展覽服務的公司達到6997家。
3.會展業拉動效應逐步彰顯。作為現代服務業的先導性產業,武漢市會展產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經濟拉動作用日益明顯。2014年武漢市成功引進6個一流展會落戶。展會舉辦期間,境內外客商匯聚武漢,極大地帶動了武漢市交通、住宿、餐飲、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全年外地來漢客商約810萬人,同比增長8%。2014年,會展業直接收入47.23億元,同比增長6.2%;拉動消費42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6.3%。
4.展會國際化水平不斷增強。2014年,隨著國際性大型展會紛紛來漢舉辦,武漢市會展業的國際化水平也在不斷增強。全年境外來漢客商約215萬人次,同比增長7.5%。從近年來會展業發展來看,呈現出政府主辦展會逐年減少,市場化運作的商業性展會不斷增加的趨勢。這表明了武漢市會展市場的蓬勃發展。
三、武漢市會展經濟發展提升對策
武漢市需要進一步建設會展場館,完善會展場館交通、住宿、餐飲、旅游服務等的配套設施,整體水平仍待提高,展會品牌和品質需要進一步提升。為了使武漢市會展經濟更快更好地健康發展,必須要采取一些必要會展經濟發展的提升對策。
1.全面科學地認識發展會展業的積極意義,進一步增強會展經濟的發展意識。會展經濟具有巨大的作用,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展覽是現代城市的面包”。“如果一座城市在召開大型國際會議,就如同一架波音客機在空中撒錢”,一位國際會展專家如是說。在武漢市,如想快速健康地發展會展經濟,首先需要教育市民,特別是政府領導及企業領導全面、科學地認識會展經濟的巨大作用。其次需要提高市民發展會展經濟的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只有認識水平提高了,發展意識提升了,才能增強發展會展經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措施來促進會展經濟發展。
2.加大會展業招商引資力度,完善武漢市交易場館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抓住當前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要注意搞好交易場館相應的環境建設,努力改善交通、住宿、商貿、旅游、餐飲、金融、商檢、海關等配套設施。要盡快增建功能齊備、配套設施齊全、交通旅游便利、高規格的國際會展中心,為會展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載體支持和配套設施,全面提升武漢市展會的辦展層次、管理水平和輻射吸引力。
3.積極搞好會展的設計工作和推介工作,努力提升會展的層次和品質。在時間安排上要與全國重大的會展項目銜接起來,選擇更加科學合理的展覽時間,簡化國際展品的海關檢驗程序,吸引更多的境內外客商參展參會。在內容選擇上要把商品的展示與文化、體育、教育等的展示充分結合起來。在參展商的構成上,要廣邀境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參會,提升展覽會的層次和品質。在項目的推介上,可依靠專業展覽公司做好包裝和形象設計,要依靠他們完善的營銷網絡、高素質的人才、豐富的辦展經驗來進行項目推廣。
4.加快會展人才培養工作,打造一支精通展覽業務及具有較高管理水平的專業隊伍。由于武漢市急需一大批名牌展覽公司和高水平的展覽人才,因此,培養一大批精通展覽業務,富有管理經驗,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的會展人才、打造名牌展覽公司已成為了當務之急。此外,還需要打造出更多的專門從事會展工作與服務的知名展覽公司,并使武漢市會展經濟盡快向專業化、國際化分工協作邁進。只有培養出更多的高水平的展覽人才和知名展覽公司,才能使武漢市會展經濟的效益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在武漢高校設立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 加快會展專門人才的培養步伐。”
5.積極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積極嘗試開展網上展覽。目前,在國際上網上展覽已經成為了會展業的新亮點,積極利用互聯網思維和先進的網絡技術,打造網上展會交易平臺,舉辦永不落幕的網上展覽會,真正實現網上常年招展、常年招商、常年辦展,使實物展覽、網上展覽以及交易之間相互補充。
參考文獻:
[1]鄧愛民,許杭軍.武漢市發展會展旅游的SWOT分析與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05(3).
[2]嚴學軍,肖光恩.我國會展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月刊,2001(12).
[3]徐姬韓.后勁十足的會展經濟[J].外向經濟,2000(1).
[4]唐世海.發展武漢會展經濟的思考[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7(3).
[5]皮平凡.大力發展會展旅游教育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2005(2).
[6]王穎.武漢會展經濟發展模式及路徑分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4).
[7]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3.
作者簡介:付昆(1970- ),教授,博士,湖北隨州人,研究方向:會展經濟、會展策劃與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