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淺議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改革
錢慧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時是培養具有創新、開拓精神的新時代人才的必然要求。針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考核評估機制失效等,急需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進行改革。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解決辦法。
廣西高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改革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文件在強調“切實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的問題時,特別指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加強實踐教學”,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2015年是“05方案”實施的第10個年頭。這10年,廣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實施怎樣?據了解,“05方案”實施十周年以來,廣西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積極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別是廣西高校思想政治課在社會實踐教學模式上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實踐,加強實踐環節的實效性。但是,當前廣西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思想觀念、經費保障、制度安排及運行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
1.學校領導、老師對社會實踐教學的認識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只有在實踐教學的認識上足夠重視,我們才能更有效地實踐。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工作者認為社會實踐教學就是到紅色景點走走、看看,到企業轉轉,對于學生的成長、就業沒有多大用處,只能作為業余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教學的補充或輔助環節。相比一些其他專業課程,顯得沒有那么重要。
2.社會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有待完善。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涉及面比較廣,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課程門數和學生人數都較多,是一項面廣量大的專業課程教學活動,需要一套人、財、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但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機制。具體表現在:高校沒有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缺乏資金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缺乏具有專業知識素養的老師。
3.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進。
由于長期受“講授為主”教學觀念的影響,學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不到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性,一般以講授為主,采用滿堂灌的方式,形式較為單一,缺乏應有的生動性和說服力,課堂氣氛不活躍。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對實踐教學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4.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機制。
每一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展開后,我們要對活動展開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不斷積累經驗為以后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好的幫助,讓實踐教學活動健康、長久地開展下去,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如果考核機制不夠合理,那么我們將無法合理定位,無法對各種各樣的創新成果和不同程度的創新能力作出合理評價。目前,高校缺乏可操作性的實踐考核標準,無法對活動進行公平、有效的評價;在具體評價方面,評價主體過于單一,沒有可以參考的評價準則和評價方式。
5.實踐教學環節沒有落到實處。
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動手應用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實踐環節上,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的實際生活,真正把實踐教學落到實處。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實踐教學環節沒有落到實處,實踐教學形同虛設。我部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老師曾經對600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亟待解決的問題中,60%以上的學生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和“加強社會實踐環節”;24%的學生要求“改革考試、評定成績的方式”;14%的學生要求“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在“你希望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向哪個方向發展”的回答中,57%以上的學生要求 “增強時事政治及社會熱點的分析”;53%的學生要求“走出課堂,開展實踐”;30%的學生要求“課堂討論、辯論,自主闡述觀點”;24%的學生要求“突破教材體系,拓展教學內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從學生需要出發,加強實踐教學,使思想政治理論真正“入腦”“入心”。
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我們要不斷對高校理論課實踐教學進行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永葆生機。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是
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與發展的過程。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方針指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要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作用,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興趣,教師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時代在不斷進步變化,高校授課老師應該緊跟時代腳步,把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2.優化、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一個有效的教學保障機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落實:(1)大力建設社會實踐基地。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校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的一種載體,能更好地鍛煉學生實際參與的能力;(2)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力度。高校應該積極對實踐教學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訓,讓進行高校實踐教學的教師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通過實踐,教師能夠獲取相關經驗,能夠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專業素養;(3)高校應該建立一項專項基金,實行專款專用,專門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教學。學校應將其納入學校經費預算,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3.建立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
為了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更加富有成效性,必須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評價應堅持科學、全面、可行的原則。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應該包括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標準、評價方法等。包括:(1)實踐教學的地位、指導思想;(2)實踐教學建設與改革(含:合理的課時保證等);(3)實踐教學條件與利用(含:經費保證,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等);(4)實踐教學管理(含: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計劃制訂與實施等);(5)實踐教學效果(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形式與標準等);(6)學分制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僅能夠更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參與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反思能力,而且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實踐教學活動更加富有生機地長期進行。
4.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
(1)推進課程網絡化。高校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平臺,將傳統大學生思想政治第一、第二課堂教育活動與網絡結合,建設網絡課堂和課程,實現線上線下互動教育模式,增強教育吸引力,提高學生興趣與潛力。如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思政部目前已建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課的課程網站,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設計成PC端+手機端+微信端一站式的課程網站。《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網絡課件著重體現“便捷”、“獨特”、“用心”的特色。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端、微信端自主學習,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在網上閑逛。課程網站還開設一個主題討論區,發布討論公告(事先了解到的學生感興趣的、與教學相關聯的問題),實時集中進行討論。使互動與課堂教學、與現實中的熱點問題真正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持續不斷的參與熱情。廣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傳統課堂+慕課+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混合性教學,混合性教學方式由線下視頻學習及測驗+直播課+討論課+指導課+作業展示課組成,構建線上線下互動教育模式。廣西中醫藥大學先后與人民網、智慧樹等教育機構進行合作,引入網絡和數字化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引入新的教學資源后,學生可以進行網絡自學、在線作業,教師也可以對網絡教學進行有效后臺引導和監控。新的教學工具、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既解放了繁重課堂教學任務的教師,更也有效地調動了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充分運用“微”技術,開拓課外教學“微”模式。目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已經申請了課程網站的微信公眾平臺賬號,《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微信公眾平臺分別設置有課程概況、課堂教學、交流互動三個主菜單。綱要課程微信公眾平臺還結合大學生平時喜歡用網絡、用手機發微信、發微博、上論壇的實際情況,創設網上歷史博物館,思想政治理論課熱點微信,開辦課外新活動——“微電影節”、“微小說大賽”,等等。通過大學生課外“微”模式的探索,將主流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微”媒體實現對接,不斷開拓創新“微時代”下“綱要”課的新載體,增強教學實效。廣西醫科大學建立“杏湖微學堂”微信公眾賬號,為學生自主學習營造更好的網絡氛圍,加強師生互動,強化自主學習效果。
5.強化實踐教學。
目前廣西部分高校已將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落實了學分、教學內容。廣西大部分高校建立了穩固的不同類型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初步形成以課堂情景教學、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教學和校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
(1)廣西大學和廣西醫科大學設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把原來分散在五門課程中的實踐教學集中統一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為2學分、36學時。
(2)行走課堂——建立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目前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已經建立的“思政課”學生社會基地主要有兩類:一是革命歷史傳統的資源。如桂林“八路軍辦事處”、興安烈士陵園、桂林李宗仁官邸等。二是改革開放及社會主義建設中在經濟、文化、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先進典型單位的鮮活資源。如:桂林恭城紅巖村、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漓泉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定期組織學生到這些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學習,生動地進行國情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桂林理工大學建立了湘江戰役紀念碑園、八路軍辦事處、桂林恭城紅巖新村等10余個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同時,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 (紅色桂林展覽館),確保實踐教學的開展。
(2)注重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教學,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注重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教學,手抄報活動常態化。2013年春季學期,思政部在2012級學生中開展了 “我的中國夢”手抄報評比活動,在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也布置安排這一活動,引導學生關注“兩會”。
(3)“正能量、微觀察、微政治”工程。建設課程微信平臺,用于任課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上交作業、展示學生優秀微作品。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思政部從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組織2013級學生開展第一屆“青春正能量”首屆微電影(動畫)比賽活動,比賽主題:傳承與超越——大學生·道德·文明。大賽以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課程內容為主,作品圍繞熱點問題、社會焦點問題、學生自身成長問題,緊扣青春、進步、愛國、道德、文明主題。這是2013級新生第一次實踐性教學活動。目前,此類活動每年都在不同年級中進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的創新和探索還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實踐教學,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大學生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重要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1]朱曉麗,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3).
[2]潘榮華,周新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9(3).
[3]賈亞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4).
[4]葉芄,汪洪,舒先林,何景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研究[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5]李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7).
[6]朱紅英.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