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愛華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問答形式;思想;積極性;訓練;時機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4—0063—01
隨著新教材的使用,課程教學的改革顯得尤其重要,英語教學已逐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怎樣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大面積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外語的能力,成了擺在外語教師面前的課題。因此,筆者有以下看法。
一、思想上的認識和準備
1. 抓好問答訓練是加強英語基礎知識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加強外語基礎知識教學是外語教研活動中廣泛討論的重大話題。隨著新教材的普遍使用,我校教師仔細考察研究了實際教學過程,一致認識到抓好師生課堂上的問答是上課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使學生能牢固掌握并運用基礎知識的基本方法.一個外語單詞、詞組及句型,只有多次反復使用,才能得以鞏固,進而理解掌握。大量的外語基礎知識依附在師生的問答這一形式上,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學得更積極、更主動,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用科學的方法精心設計問題。課堂上,當教師把優美、流利的語言傳到學生耳朵里時,經過耳膜的震動作用、通過聽覺神經傳到大腦的語言聽覺區,促使學生迅速對語言進行辨別、比較、判斷,經過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聽覺靈敏了、聽力也隨之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學生帶著情感進入課文內容,感受語言情景中的優美旋律,有效地幫助學生依據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外語語言能力標準,迅速提高外語語言的視聽能力。
3. 把高質量的問題變成為發展學生智力、陶冶語言情操的重要手段。在課堂上,你問我答是一種視覺、聽覺、動覺等感受器官的共同參與,通過中樞神經、多渠道的信息反饋協調課堂活動。它能充分反映智力上的精細性、敏銳性、清晰性和豐富性。另外,語言是一種文字合成,語言中的韻律美、節奏美,會通過教師問,學生答或學生相互問答的形式促使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品味,并陶冶語言情操,進而演變為學生學好英語的一種動力。
二、實踐中的具體做法
1. 認真備課。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活動是教學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課堂上的表現就看教師的編導工作是否合理、周到,譬如問答目的是否明確,問答內容是否正確、恰當,問答方法是否得當,問答對象的選擇是否合適,問答過程如何組織進行,時間安排是否合理等都要周密考慮,這樣的課堂才是有趣而且有效的。
2. 準確把握問答時機。在課首、課中、課末的回答提問中,課首是一個好時機,因為它能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營造出緊湊而且樂學的教學氣氛。好的課首問答能讓師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刺激學生大腦,使學生的情緒很快活躍起來,注意力也明顯集中;課中需要教師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在多數場合都具有突發性,起到隨時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它可以使走神開小差的學生快速意識到沒有逃脫教師的注意,也通過暗示讓他明白大家對他的期待和信任;課末,在輕松愉快的問答練習中讓學生把本節課的內容得以鞏固,還能有效地消除學生聽課后的疲乏感,促使學生持續興奮。這樣課末“回答”內容就起到了畫龍點睛、查漏補缺、強化要點的作用。
3. 要面向全體學生。問答要面向全體學生,做到盡可能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教師要正確對待兩類學生。一類是學習英語有極好的天賦,他們善于表達,對教師“問答”的積極性極高。對這類學生教師要特別關注,要敢于破常規,用高難度、高質量的“問答”進行訓練,促使其迅速成長。另一類是性格內向,不善于主動表達、默默無聞的學生,其中也不乏有因為生理缺陷而相當自卑的學生,這類學生教師應給予精心照顧和特別關注。例如,可在課前提前向他們泄漏“問答”內容,或預先教會他們回答一、二個問題,再在課上點名問答。當他們回答成功以后教師要及時表揚,甚至要鼓掌。當學生感到教師的溫暖和關愛,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就隨之提高。
4. 不斷加強自身素質。要想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歡并樂于接受教育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的自身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過硬,知識面廣,教學經驗豐富。
作為外語教師應該講一口地道、流利的外語。語言要清晰優美,語調要準確熟練,生動形象,風趣幽默,富有科學性、邏輯性、啟發性,這就要求教師語言基本功訓練要從嚴、從緊、從勤。緊跟時代,革新教法,隨著新教材的使用,從舊的教學框架以及模式中跳出來,提高自身素質,從而適應新的教材教法。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