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關鍵詞】 美術教學;有效性;目標;興趣;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4—0066—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涌現了新的教學理念;美術教學過程中,怎樣運用新教學理念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已經是廣大的教育者現階段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在縮短美術課時間、精力以及物力的同時提升教學實際效率,這是本文論述的主要內容。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下,美術課有了巨大的變化,實際效率得到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部分美術教育者一味地注重“人性化”目標,和美術課的實際特征完全背離。三維目標設計不合理,雖將三維目標納入到了教案中,但教學效果仍舊停滯不前。教學活動雖變得生動形象、多媒體技術雖越來越多樣化,但美術原本具有的內涵卻不再豐富。教學評價已經是當前課堂中不可少的一項環節,但常流于形式,阻礙了評價作用的發揮。有效教學的具體標準有哪些,教育者怎樣才能實現有效性教學,這些問題都是廣大的初中美術教育者必須深思的問題。
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 有效設計。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環境直接決定了學習的有效與否。教學環境設計過程中,除了要考慮教材外,還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掌握與了解他們的認知能力、學習興趣以及評價能力,難度過大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太容易學生將獲取不到新知識、新技能,依舊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學習。例如,教育者在上《梅竹精神》一課時,把課堂設計成競賽場,讓學生們采用搶答、問答等形式來獲取成績,同時,教育者向學生介紹了梅竹的品質,傳授了他們相關的技法步驟,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最后,選出最優的梅竹作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掌握了解梅竹的繪畫技巧,學習有效性得到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繪畫中……
2. 明確目標。如果教學目標明確程度不同,那么,所獲得的課堂教學效果將會有一定的差距,若教育者的教學目標明確,有具體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中始終以目標為核心而進行,那么,教學效果就十分的顯著。教育者應在教學開始時要求學生確立清晰的教學目標,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新內容的渴求度,進而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
在編制課堂教學目標時,應始終圍繞著知識、能力、情意這三方目標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育者應通過文字的形式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充分掌握“行為主體、行為條件、行為過程、行為結果”這四方面的因素。同時,教學目標編制過程中,還應對美術的各學習領域加以考慮,比如,造型、設計、欣賞、評述、綜合等,在目標取向上各異。在同一學習領域下的各學習單元,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學習目標都有著不同。
3. 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是促進教學走向成功的基石。初中時期學生的年齡是一個善變的過程,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是提高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實際中,有不少初中生認為美術課不重要,有沒有不要緊,所以,美術教學中常常不好好聽講,對于這一現象我們萬不可強制性地制止,應正確地誘導,讓他們充分認識美術課的重要性,愛上美術這門課程。這就需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采用諸多的有效手段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習的有效性提升。
4. 重視本體。美術教育者課堂中無需太多話,差不多十五分鐘的講授時間即可。這十幾分鐘里,可通過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且,提出具體的教學任務,這樣學生就能夠合理地構思、繪制。對于美術教育者而言,學生的美術作品必須經過不斷的練習才會突飛猛進。應在確保教學目標任務達到的情況下,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加以考慮,開展合理有效教學。
學生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繪畫的基本方法,而且,還切身地體會到了生活中的美與丑。教育者應扮演好主導者角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全面體現學生的能動性,發揚個性,讓美術課堂教學回歸到美術本位上來,提升美術課的有效性。
5. 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宗旨是互助、配合,小組內部成員應積極溝通交流,彼此信任,對共同完成的作品進行有效評估。合作學習是實現有效學習的最佳途徑。比如,教育者在上《花圃》一課時,學生設計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分組合作,并告知他們具體討論的主題是什么,明確主題后進行分工,可以看出學生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學習活動中。這不僅使學生了解到了繪畫的技巧、步驟,而且,還形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