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軍+夏琳娜
【摘 要】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心理健康與學習成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文章通過對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性分析,發現留守兒童現狀不容樂觀,探討了微課在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方面的作用。
【關 鍵 詞】 農村;留守兒童;微課
農村留守兒童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6~16歲)。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14歲以下兒童總量超過2億,留守兒童總數接近2300萬人。
一、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1. 事實上“不完整”的家庭結構導致言傳身教的缺失。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無暇照顧子女,傳統的雙親教養模式發生了變化,出現事實上家庭結構的“不完整”。目前,留守兒童“家庭”的主要類型有:由父母親中的一人在家撫養的單親監護型;父母均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祖輩監護型;把孩子托付給親戚朋友監管的親朋監護型。一般來說, 由于其他撫養人與父母在文化水平、教育觀念、性格特征、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些差異將對兒童的影響作用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弱,甚至喪失。這一切都將對留守兒童的個性形成產生不良的影響。
2. 撫養人淡薄的保護意識致使孩子面臨安全問題。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使得他們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監管,易產生各種安全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條件均比較差,加之他們一般是隔代撫養,撫養人的文化程度又往往偏低,衛生保健知識及疾病預防意識淡薄。
3. 親子互動減少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是一種天然和諧的親子氛圍。由于留守兒童與父母聚少離多,親子互動減少,親子關系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疏遠。留守兒童父母長年累月在外為生計奔波,通常是半個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 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斷,致使這部分孩子性格多內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與人交流、人際關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氣暴躁,沖動,叛逆、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懶惰等。
4. 撫養人受教育水平低致使留守兒童面臨更多學習上的問題。父母外出打工后,在家里因為祖輩的受教育水平較低,難以幫助其解決知識上的難題,致使他們面臨好多學習上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離開,在一個時期內在學習比較消沉,課堂聽課不能集中注意力,作業完成情況也不太好;二是持續性的學習成績不能上升,很多的留守兒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學習成績下降,雖然其中大多數人在經過一到兩個月后能有所恢復,但最多只能維持原有的水平。總體上看,不少的人學習成績有所下降。
二、微課在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成長中的意義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
符合兒童生理特點。利用微課可以將知識點速戰速決地傳送給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自控能力差,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容易被外界環境干擾,微課一般在10分鐘以內,在其學習注意力分散前就已經將知識點講解透徹。
便于共享。微課的容量一般在幾十兆以內,便于傳輸共享。留守兒童可以借助網絡或者移動設備將教師做的微課下載到自己的接收終端進行觀看、學習。
指向明確,便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一個微課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只解決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問題,目的性很強,針對性單一,能解答學生一個小知識點。這樣的微課正適合小學留守兒童的學習,學習完畢之后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習激情漸長,天長日久,他們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提高。
可以反復播放,有利于留守兒童克服學習困難。微視頻的妙用在于能反復播放,相當于教師一次又一次反復講解知識點。留守兒童學習偏差的原因就是基礎較差,一次兩次的講解并不能讓他們聽懂、理解,而微課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反復播放,一下子沒搞懂的地方可以重播,直到明白為止,這樣,就可以讓留守兒童多次的學習、思考、吸收,將基礎知識點進行內化,長此以往,內部知識達到螺旋式上升,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擺脫學習困難的陰影。
降低學習成本。由于微課是集中了學校該學科全體優秀教師的智慧,因此保證了微課質量處于較高的水平之上,其知識結構的合理性、邏輯條理的清晰度并不是某一個個體教師所能比擬的。而且微課就如同不花一分錢請了一個一對一的家教。這種集中全校同一學科的精英為孩子提供的微課視頻,對于我們留守兒童家庭來說,是一件幸運之事,而它對于傳統教學來說更是一種創新。
三、利用微課,解決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諸多問題的策略
1. 利用微課,開展相關法制安全、衛生保健講座,減少兒童安全隱患。可以錄制一定層面法制教育的微課,可使留守兒童和其撫養人知道享有哪些合法權益,哪些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預防疾病應注意哪些事項,從而大大減少各種疾病、事故的發生。
2. 開設適當的心理教育課程。學??蛇m時錄制孩子父母工作、生活的微視頻,讓孩子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愛,消除因親子關系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帶來的消極影響。同時,要經常制作一些心理輔導的微課,對兒童的顯性和隱性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引導兒童走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幫助這些兒童心理健康和諧地發展。
3. 制作不同的微課滿足學生不同的個性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微課。小學留守兒童層次不齊,不同的微課滿足學生不同的個性學習需求。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借助微課變換思維,拓展知識面,努力將知識服務于實踐。中等學生可利用微課完成家庭作業,將所學知識內化、吸收,力求一題多解;基礎差的學生可在微課的協助下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還可以查漏補缺、復習以前的學習內容,夯實自己的學習基礎,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4. 利用微課,做好學生學習輔導工作。留守兒童基礎一般偏差,對于深奧的知識點還不易把握,我們從簡單基礎入手,以闡述知識點為主,讓學生對微課講述的重點、難點一目了然,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其學習水平。
四、面向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微課設計的注意事項
1. 要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小學生學習時專注力差,很難持續學習,我們設計的微課時間不能過長,使其符合其個性特點。
2. 內容要有趣。小學生學習和中學生學習的不同在于小學生更注重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如果只是單純的教師講解或演示,與課堂教學沒有差異,學生學習的興趣會降低,所以要多采用動畫教學的方式來講解或演示,繪聲繪色的動畫微視頻更能獲得學生們的青睞。
3. 要加強對學習者的引導與監管。需要對學生微課學習的過程進行關注,對學習者加以引導和監管。如提醒學生微視頻學習時間不能太久,避免影響視力;學完微課后,不能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玩游戲等等。
4. 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微課除了講解有趣、演示清楚外,還必須注重停頓,不能像其他課程一樣講個不停,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空白時間。有了留白時間,學生跟著做了之后,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都會有較大的提升,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知行脫節”的現象。
“短小精悍”的微課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細分,生動的視頻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對學習重點和難點的理解,一定會成為留守兒童快樂成長的好伙伴。
【參考文獻】
[1] 方銘琳. 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機制[J]. 中國農村教育,2007(10):32.
[2] 常青. 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縣為例[D]. 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17-23.
[3] 徐群. 關注留守兒童教育與創建和諧新農村[J]. 現代農業科技,2007(11):156-157.
[4] 田景正.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J]. 當代教育論壇,2006(5):52.
[5] 張靜然. 微課程之綜述[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9-21.
[6] 胡鐵生. “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 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