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發
讀音,是識字的基本要求;讀音能力,是識字的基本能力,是識字教學的第一步A工作。因此,最為有效的辦法是針對影響這一能力的因素進行培養,以收“對癥下藥”之效。
一、克服方言的影響
1. 抓好啟蒙關,及早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從我們學校所處的西南方言區的學生來講,主要糾正卷舌與平舌、前鼻韻與后鼻韻、邊音與鼻音、i和ü等的發音技巧的不同,掌握了發音技巧,學生就不會出錯了。
2. 教給學生方言與普通話聲調的對應規律。
普通話與本地方言聲調對應規律表:
[調類
調值
方言區\&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普通話\&55\&35\&214\&51\&方言\&55\&21\&53\&213\&]
3. 創設環境,搭建平臺,渲染氛圍,要求學生多參與、多模仿、多練習。我們可以創建普通話推廣周、宣傳周、廣播站等,要求學生在生活中交流使用普通話,多模仿電視播音、電臺播音,長期堅持練習,普通話說明了,聲韻調就不會出錯,而給漢字注音,也就不會出錯了。
二、避免受形聲字聲旁影響而讀錯字音
1. 列表統計法。即對小學生必須掌握的3000左右常用字,將同一聲旁的字作標音與非標音、不能準確標音的統計,并表列出來,讓學生比較,哪些是可以準確標音的聲旁,哪些是非標音和不能準確標音的聲旁。
2. 溫故知新,識新憶舊法。老師在教學新的形聲字時,要對前面學過的形聲字進行回顧與比較,讓學生區分哪些形聲字的聲旁是標音的,哪些是不標音的。如老師在教學生字“猜”字時,就應該把“猜”字和過去學過的“清”“蜻”“晴”“請”“情”等字的聲旁進行回顧與比較,讓學生加深印象并準確地記?。骸安隆钡摹扒唷辈粯艘舻模罢?、情、氰、晴、箐”等字的“青”不能準確標音的。
3. 順口溜、猜字謎記憶法。福建張汀燈老師的作法是還可以采用順口溜、猜字謎記憶法,如教完“青、清、請、晴、睛”之后,可編順口溜,幫助學生分清讀音:小草青青,何水清清,今日天晴,說話用請,目是眼睛。
三、區別形似字,避免認讀錯誤
1. 差異凸現法。常見的做法就是用彩色粉筆把形似字的差異部分凸現出來,通過鮮明的色彩刺激,讓學生牢牢記住形似字的細微差別,從而避免認讀錯誤。例如“戌、戍、戊、戎”這一組字,我們可以用彩色粉筆把“戌”的“一橫”,把“戍”字的“一點”,把“戎”字的“十字交叉”的細微差異處凸出來,通過鮮明的色彩的刺激作用來加深印象以避免認讀錯誤。
2. 口訣法。即把形似字的細微差別編成口訣,通過朗朗上口的口訣,通過易于記憶的口訣來掌握形似字的區別。
3. 統計比較法。采取形近字組詞的方式,把已經學過的形似字分組統計出來,要求學生自行比較其差異,同時大聲朗讀該字的讀音,多比較幾次,多讀幾次,今后就不會出錯了。
四、避免因多音字影響而誤讀
漢字,有一部分是多音字,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三個讀音甚至多個讀音;讀音不同,意思就有所不同。如果讀音錯誤或者注音錯誤,就會影響正常交際,使對方產生理解錯誤。那么,要怎么解決這一矛盾呢?
1. 歸類整理多音字。即把小學語文課本生字表中的多音字整理歸納起來,列出一個多音字表,要求學生熟記。
2. 多音字運用記憶法。如網友在微信上發的“106個漢字多音字一句話總結”中的“單”:單(shàn,姓)老師說,單(chán,匈奴首領)于只會騎馬,不會騎單(dān)車。
3. 定時朗讀法。對多音字,可以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并根據遺忘規律定時復習。
總之,作為教育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善于發現、善于歸納總結、靈活解決漢字讀音教學中的問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