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魏青
【摘 要】如何上好內科課,我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學生學習內科的興趣。通過分析發現,不論學生自身的因素還是學校、周圍環境對學生自身興趣的影響,都與教師有直接關系。就像鄧小平曾說的:“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同樣,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關鍵也是在教師。
【關鍵詞】內科 ? ? ? 興趣 ? ?教師 ? ? 爭論
內科這門學科,是臨床醫學各學科中的基礎課程,那么如何才能學好內科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學生學習內科的興趣。通過分析發現,不論學生自身的因素還是學校、周圍環境對學生自身興趣的影響,都與教師有直接關系。就像鄧小平曾說的:“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同樣,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關鍵也是在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學內科的積極性呢?教師在學生學習中又處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淺見:
一、先從本身著手,讓學生喜歡上你,從而喜歡上你的課
從教者本身來講,要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比如師德修養、文體方面等等,讓學生從內心尊重你,要和學生結交成各方面的朋友,從而使他們喜歡你的同時,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現在很多教師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學好內科時,經常考慮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卻忽視了自身的素質要求。如果自身不修邊幅、口無遮攔的,如何讓學生喜歡上你,更不用說喜歡上你的課了。學生一開始就抵觸你,即使你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都只是“剃頭擔子一頭熱”。
二、其次要誘發興趣,通過各種病例,讓學生喜歡上你上的內科課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是至關重要的。設計好各種病例,能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并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導入新課時,根據教學內容,可組織學生進行病例討論,讓學生人人參加,能很快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從病例出發,對疾病進行探討,從病例討論中得到樂趣,更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讓學生們懂得了學習內科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例如在消化性潰瘍這堂課中,我提出了兩個病例,一個是飽餐痛的病例,一個是饑餓痛的病例,接著我畫出了胃的大體形態,通過圖畫與病例聯系,提出了分組討論病例的診斷、鑒別診斷、實驗室檢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討研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熱情。學生從病例和圖畫找到了極大的樂趣,通過分組討論,他們說出了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區別,掌握了胃鏡在消化性潰瘍疾病診斷當中的意義,也發現了胃潰瘍的四大并發癥。對于這堂課,所有在座的學生表示收獲非常大,并且記憶深刻,在期末考試中,關于消化性潰瘍的題目得分率非常高。
三、再次要設計疑點,激發思維火花,“勾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學認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通過換位思考,改變以前學生被動學習的境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學習的開始,疑問使學生萌發出求知的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求。
四、通過讓學生進行“爭吵”,在爭論中提出問題,開拓思維能力,升華興趣
學習內科學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勞動。學習的直接興趣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學生在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學習活動中得到發展升華的。一個懶于學習、不愿思考的學生,是很難對內科產生興趣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設條件,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發表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培養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求學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豐富想象、開拓思維。這樣,對升華學生學習內科的興趣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是開拓學生思維能力、升華興趣的一個好辦法。因此,教師可采用同桌、小組、全班等討論形式,組織學生對某一個問題進行開放式討論,讓學生思維的火花互相觸發,交流各自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概括。利用這個方法的目的是引起學生更深入地鉆研某些問題的更高興趣。
五、最后通過表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喜悅,延長學習的興趣
學生有了興趣,還要想方設法使興趣持久。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意念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發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這種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學生興趣的源泉。對學生來說,老師的一點點鼓勵、一次肯定、一次表揚,都是他成功的標志,他都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時學生的興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會濃厚、持久。
綜上所述,是我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總之,在內科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學生的學習心態,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就能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收獲更多知識。
【參考文獻】
[1]梁瑞.淺議新課改下教師如何上好課[J].內蒙古教育,2015(18).
[2]郭華.新課改與“穿新鞋走老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0(01).
[3]張仲林.案例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22).
[4]王愛琴.關于大學生厭學心理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06).
[5]嚴紅,彭淑梅,熊燕秀.綜合教學模式在消化內科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