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松 王慧
【摘 要】全日制專業碩士教育專業是我國學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表明需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本文針對全日制專業碩士培養中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向三方面進行了分析探討,以提高相應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全日制專業碩士 ? ?學習目標 ? ? ?學習重點 ? ?學習方向
一、引言
專業學位亦稱職業學位,是區別于學術性學位的另一種類型的學位。專業學位教育的任務,是根據社會特定職業或崗位的需要,培養適應相應職業或崗位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中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和建設,專業學位教育獲得較大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碩士學位為主,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層次并舉的專業學位體系。在專業碩士學位方面,我國1991年開始實行針對在職人員的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歷經2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包括理、工、文、管、政法、財經、教育、農、醫所有學科領域的39個專業。
2009年3月,為了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需要積極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教育,教育部決定自2009年起,擴大招收以應屆本科畢業生為主的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范圍。
目前,兩種專業碩士同時培養,但二者在學制、教學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為在職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已實行多年,在教與學等多方面均具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全日制學術碩士運行了數十年,具有較完整的培養模式;而全日制專業碩士實行才6年,仍處于探索期。目前已畢業一定量的學生,但從用人單位的反饋來看,部分對畢業生不是很滿意,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多個方面,這明顯與我國實施這一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一致,也說明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環節中存在一定的問題,若不解決該問題,必將會影響該類研究生教育的健康發展,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作為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的主要部分,學生的學習是其中重要環節之一,因培養目標與原有學術型碩士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的不同,在學習中存在一些自身特點。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本文認為學生在學習中應明確學習目標、重點和方向,以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
二、明確學習目標
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等。基于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適應相應職業或崗位實際工作需要,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因此,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自身方面應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加強專業實踐訓練,提升個人專業實踐能力,在學習內容、論文選題、實踐訓練等方面要圍繞培養目標,避免專業碩士與學術碩士雷同。
三、明確學習重點
基于全日制專業碩士以適應相應職業或崗位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為培養目標,突出工程實踐性,不同于學術型碩士,因此學生應在學習方面明確重點。主要包括:一,課程選擇應注重基本理論和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不可一味偏向高深理論,也不可受社會對研究生都是理論水平高的觀點影響,使自己偏離培養目標;二,學位論文選題應注重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并結合自身未來所從事的專業,進行集中強化訓練,真正使自己成為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三,必須在學習期間參與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在參加工作后很快能獨立承擔相關任務。
四、明確學習方向
因為專業方向在入學時已經大致確定,因此,在學習階段應多集中在對應學習方向的專業學習和訓練上。如水利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在學習中應考慮到未來可能從事水工結構的設計、分析、計算,加強對相關軟件工具的學習,并結合實際工程進行訓練。基于未來發展目標,需要明確學習方向,以便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和質量。
五、結束語
我國高等教育歷經百年發展,已經形成多層次、多類別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學位教育中,有本、碩、博三層次,有專業和學術之分,有滿足在職和全日制兩種不同學習類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很好地滿足了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豐富了我國高等教學。實施6年來,已有幾屆畢業生,在他們投身工作后,發現學生素質和能力也存在與培養目標不一致、與用人單位期望值有距離的問題,為此需要從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多個方面尋求答案,其中,學生自身的學習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從專業碩士自身學習中一般不慎重思考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向三方面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人才的培養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http://www.cdgdc.edu.cn.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 教研[200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