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喬立娟 王文青 王芹



摘要:在實地調查基礎上,選擇蔬菜家庭種植戶、種植大戶以及專業合作社作為研究對象,采用AHP—FCE方法構建二級三層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生產經營中的自然風險、質量風險、銷售風險、經營風險、社會風險水平進行估計。模型估計結果表明,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蔬菜產業生產經營主體組織模式中,蔬菜專業合作社組織形式更有利于風險的控制與管理。
關鍵詞:蔬菜經營主體;風險評價;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中圖分類號:F30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23-6096-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3.075
Risk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bles Operators Based on AHP-FCE Model
YU Jiea,QIAO Li-juanb,WANG Wen-qingb,WANG Qinc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a.School of Business; b.College of Trade & Economics; c.Librar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field survey, 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AHP-FCE method. Choosing vegetable family farmers, planting larg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natural risk, quality risk, marketing risk, management risk, social risk in vegetable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egetable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an other management subject organization mode in vegetable industry.
Key words:vegetables operators;risk assessmen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蔬菜產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對促進農民增收,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998年,中國農業部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2011年蔬菜產量超過糧食成為中國第一大農產品,人均年蔬菜占有量達到480 kg[1]。為了滿足消費者對蔬菜品質、種類與數量的要求,中國各蔬菜主產區相繼建立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產業示范園區進行蔬菜專業化與規模化種植。與此同時,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企業、蔬菜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規?;洜I主體的迅速發展,提高了蔬菜產業化水平[2]。對于蔬菜產業而言,由于生產經營過程中風險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受蔬菜種植成本上升、自然災害頻發、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增大、深加工落后、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約,蔬菜經營主體面臨市場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生產技術風險、物流風險以及儲藏風險等多種風險因素,影響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3]。建立完善的蔬菜生產經營風險管理機制,需要首先研究蔬菜經營主體對蔬菜生產經營中的整體風險、各風險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生產經營主體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因此,對蔬菜生產經營風險進行評價,研究風險程度對蔬菜經營主體預期收益的影響對蔬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學者關于風險評估的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神經網絡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4-6],但是對于蔬菜生產經營風險評價而言,受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種植品種、個體差異等因素影響,評價指標難以準確量化和統計,因此,本研究在對蔬菜生產經營風險的影響因素進行整理的基礎上,構建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判分析法組合模型(AHP-FCE),對不同類型的蔬菜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經營風險進行風險評價[7-9],從而確定風險成本收益權衡方案,為蔬菜經營主體提供風險管理決策服務。
1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資料來源
通過對河北省蔬菜經營主體實地訪談獲得第一手數據資料,并通過對蔬菜生產經營主體的問卷調查,進行風險評估指標權重的確定與評價結果的估計。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構建蔬菜生產經營風險評估四級指標體系,設計蔬菜生產經營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調查問卷;第二部分是蔬菜生產經營主體風險評估調查問卷,包括自然災害風險、生產技術風險、價格風險、儲運風險等10個風險因素。
對蔬菜經營主體的調查主要包括家庭種植戶、蔬菜專業合作社員、農業合作社帶頭人與蔬菜種植大戶,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評價人員由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人)、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2人)、蔬菜種植農戶(2人)以及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3人)組成。為保證數據的真實可信,能反映特定地區特定蔬菜產業經營主體對蔬菜生產經營風險的評價,選擇圍場縣2 hm2以上種植規模的露地馬鈴薯種植大戶12戶,保定望都縣紅果實硬果番茄專業合作社社員30人以及普通蔬菜種植農戶30人進行蔬菜生產經營風險評估。
1.2 ?研究方法
1.2.1 ?構建蔬菜生產經營主體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蔬菜生產與經營過程的特點,在對各類蔬菜生產經營主體實地調研與查閱農業風險管理文獻資料基礎上[10],建立蔬菜生產經營主體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表1)。其中,以收益風險作為一級指標,產量風險與市場風險作為二級指標,自然風險、質量風險、銷售風險、運營風險、社會風險作為三級指標,最終確定自然災害風險、生產環境風險、市場價格風險、契約風險、農藥殘留風險、生產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儲運風險、融資風險與政策風險共10個四級指標。
1.2.2 ?構建AHP—FCE組合模型 ?對于蔬菜生產經營風險而言,風險大小的概念是模糊的,而且不同類型的生產經營主體對同一風險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利用模糊綜合評判對蔬菜生產經營風險進行評估,首先第一步是確定評價因素和評價等級,運用層次分析法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再構造模糊綜合評估模型[11]。
1)確定AHP層次分析結構。首先根據評價目標與準則,將決策問題劃分為三個層次:總目標層、準則層與方案層。根據蔬菜生產經營風險分類情況,把指標層對子準則層評估看成一級評價,把子準則層對主準則層看成二級評價,從而構成二級三層模糊綜合評估模型。
2)構建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后,在各層元素中進行兩兩比較,經上層的某一要素Hs作為判斷標準,對下一層次要素進行兩兩比較確定權重值。賦值的根據可以由決策者的知識與經驗得出,也可以采用德爾菲法(專家打分法)由熟悉問題的專家獨立給出[12]。對于n個元素來說,可以得到兩兩比較判斷矩陣A=(aij)n×n。對于判斷矩陣A,如果滿足aij=aikakj,則稱該矩陣為一致矩陣。如果不滿足,還需要通過計算一致性指標CI= ?與一致性比率CR= ?進行一致性檢驗[13]。若計算得出的一對致性比率CR﹤0.1,則認為比較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利用FCE模型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在構建完成P級Q層模型基礎之上,將風險因素集U分成若干子集,設U={u1,u2,…us},其中每個子集Ui={ui1,ui2,…uin}(i=1,2,…s)。假定評價子集V={v1,v2,…vn},Ui中各指標的權重分配為Ai={ai1,ai2,…ain},且要求 ?aij=1。首先對單因素Ui作單因素評估,設Ui對抉擇等級vi的隸屬度為rij,得出第i個因素對Ui的單因素評估集ri={ri1,ri2,…rin}。對每個因素集進行單因素分析,s個評價集可以構造出總的評價矩陣R=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 ? ? ? ? ?rs1 rs2 ?… rsn,其中rij表示第i個因素在第j個評語Vj上的頻率分布,且∑rij=1。
針對p級q層模型綜合評估模型,需要進行p級評估,根據FCE模型進行模糊矩陣合成運算,可以得到Ui的單因素評價矩陣為Ri,于是第一級模糊綜合評價Bi=AiRi(bi1,bi2,…bim)。將每個Ui作為一個因素對待,繼續進行上一級評估,依次自下而上逐級進行評價,得到最高層綜合評價結論。接下來計算綜合隸屬度P=B·Vt,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確定風險的大小程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層次分析法確定蔬菜生產經營風險指標權重
利用AHP分析法確定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首先需要建立層次分析結構圖。根據表1的蔬菜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構建蔬菜產業風險評價的層次分析結構圖(圖1)。
本研究選擇的評價人員由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人),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2人),蔬菜種植農戶(2人)以及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3人)組成,其中紅果實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構造出判斷矩陣(表2~表9)。
構造的判斷矩陣全部通過一致性檢驗,再繼續計算其余問卷的指標權重,將所有問卷的指標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后,得到指標權重平均值如下所示。
A-B=(0.263 9,0.736 1)
B1-C=(0.342 6,0.657 4)
B2-C=(0.626 4,0.240 8,0.132 8)
C11-D=(0.824 1,0.175 9)
C12-D=(0.407 4,0.592 6)
C21-D=(0.740 7,0.259 3)
C22-D=(0.476 8,0.523 2)
C23-D=(0.740 7,0.259 3)
2.2 ?FCE模糊綜合風險評價結果
2.2.1 ?蔬菜種植大戶風險模型綜合評價 ?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利用層次分析法獲得相應層級風險因素的權重后,還需要確定因素的評價集,根據風險因素對經營主體收益的影響程度將風險大小確定為5級,分別為:風險很大(0.9)、較大(0.7)、一般(0.5)、較低(0.3)、很?。?.1),評價集的標準隸屬度V=(0.9,0.7,0.5,0.3,0.1)。對圍場馬鈴薯種植大戶風險等級進行模糊評價的調查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得出各評價指標對應各評價等級隸屬度如下所示。
R111=(0.50,0.33,0.17,0.00,0.00)
R112=(0.00,0.17,0.33,0.25,0.25)
R121=(0.00,0.08,0.33,0.34,0.25)
R122=(0.00,0.00,0.17,0.75,0.08)
R211=(0.83,0.17,0.00,0.00,0.00)
R212=(0.00,0.17,0.42,0.33,0.08)
R221=(0.00,0.08,0.17,0.67,0.08)
R222=(0.25,0.33,0.42,0.00,0.00)
R231=(0.25,0.42,0.33,0.00,0.00)
R232=(0.00,0.08,0.25,0.67,0.00)
根據模糊綜合評價的步驟,自下而上進行三級綜合模型評價,首先由D—C,對第一層進行評價。根據各評價指標對應隸屬度可得如下模糊評估矩陣:
R11=0.50 0.33 0.17 0.00 0.000.00 0.17 0.33 0.25 0.25
R12=0.00 0.08 0.33 0.34 0.250.00 0.00 0.17 0.75 0.08
R21=0.83 0.17 0.00 0.00 0.000.00 0.17 0.42 0.33 0.08
R22=0.00 0.08 0.17 0.67 0.080.25 0.33 0.42 0.00 0.00
R23=0.25 0.42 0.33 0.00 0.000.00 0.08 0.25 0.67 0.00
根據計算得出的模糊關系矩陣,以及利用層次分析法求解的各指標權重分配,利用公式(1)求解第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如下所示。
Bi=AiRi(bij,bi2,…bim) (i=1,2,…,s) ? ? ? (1)
=(0.412 1, 0.301 9, 0.198 1, 0.044 0, 0.044 0)
B11=C11-D·R11=(0.412 1,0.301 9,0.198 1,0.044 0, 0.044 0)
B12=C12-D·R12=(0.000 0,0.032 6,0.235 2,0.583 0, 0.149 3)
B21=C21-D·R21=(0.614 8,0.170 0,0.108 9, 0.085 6, ? 0.020 7)
B22=C22-D·R22=(0.130 8,0.210 8,0.300 8, 0.319 5, ? 0.080 0)
B23=C23-D·R23=(0.185 2,0.331 8,0.309 3, 0.173 7, ? 0.000 0)
接下來,進行由C-B的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由單因素評價矩陣構成多因素評價矩陣。
R1=B11B12=0.412 1 0.301 9 0.198 1 0.044 0 0.044 00.000 0 0.032 6 0.235 2 0.583 0 0.149 3
R2=B21B22B23=0.614 8 0.170 0 0.108 9 0.085 6 0.020 70.130 8 0.210 8 0.300 8 0.319 5 0.080 00.185 2 0.331 8 0.309 3 0.173 7 0.000 0
可求出二級模糊評價矩陣B1與B2如下所示:
B1=B1-C·R1=(0.141 2,0.124 9,0.222 5,0.398 3, 0.113 2)
B2=B2-C·R2=(0.441 2,0.201 3,0.181 7,0.153 6, 0.032 2)
最后,進行三級由B—A的模糊評價,得出綜合評估結果。
R=B1B2=0.141 2 0.124 9 0.222 5 0.398 3 0.113 20.441 2 0.201 3 0.181 7 0.153 6 0.032 2
B=A-B·R=(0.362 0,0.181 1,0.192 5,0.215 8,0.053 6)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Bk=max(x1,x2,x3,x4,x5),可知對于蔬菜種植大戶而言,Bk=0.362,自然風險是最大的,其次為運營風險,主要指產品的儲藏與運輸,接下來為產品銷售風險。雖然市場風險也對種植大戶收益水平產生影響,但影響程度低于自然風險與運營風險。再計算綜合隸屬度可得蔬菜種植大戶的綜合風險值為0.618 9,風險水平相對較高。
P=B·VT=(0.362 0,0.181 1,0.192 5,0.215 8,0.053 6)×(0.9,0.7,0.5,0.3,0.1)T
=0.618 9
2.2.2 ?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模糊綜合風險評價 ?對于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的生產經營風險評價,以河北省重點農民專業合作社——望都縣紅果實專業合作社社員進行調查。對社員風險等級進行模糊評價的調查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同樣可得出各評價指標對應各評價等級隸屬度如下所示。
R111=(0.000 0,0.133 3,0.533 3,0.300 0,0.033 3)
R112=(0.000 0,0.000 0,0.333 3,0.466 7,0.200 0)
R121=(0.033 3,0.233 3,0.366 7,0.266 7,0.066 7)
R122=(0.366 7,0.466 7,0.133 3,0.033 3,0.000 0)
R211=(0.700 0,0.233 3,0.066 7,0.000 0,0.000 0)
R212=(0.133 3,0.200 0,0.400 0,0.266 7,0.000 0)
R221=(0.100 0,0.166 7,0.266 7,0.266 7,0.200 0)
R222=(0.000 0,0.000 0,0.200 0,0.566 7,0.233 3)
R231=(0.433 3,0.300 0,0.200 0,0.066 7,0.000 0)
R232=(0.000 0,0.000 0,0.266 7,0.500 0,0.233 3)
對專業合作社社員風險評價采用自下而上三級模糊綜合評價,首先由D—C,對第一層進行評價。根據各評價等級隸屬度可得出的模糊關系矩陣,并利用層次分析法得出的各指標權重分配,進行第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如下所示。
B11=C11-D·R11=(0.000 0,0.109 9,0.498 1,0.329 3, 0.062 6)
B12=C12-D·R12=(0.230 9,0.371 6,0.228 4,0.128 4, ? 0.027 2)
B21=C21-D·R21=(0.553 1,0.224 7,0.153 1,0.069 2, ? 0.000 0)
B22=C22-D·R22=(0.047 7,0.079 5,0.231 8,0.423 7, ? 0.217 4)
B23=C23-D·R23=(0.320 9,0.222 2,0.217 3,0.179 1, ? 0.060 5)
根據求得的一級模糊評斷矩陣,同樣可求出二級模糊評價矩陣B1與B2如下所示:
B1=B1-C·R1=(0,0.059 1,0.325 3,0.496 1,0.119 6)
B2=B2-C·R2=(0.400 5,0.189 4,0.180 6,0.169 2, 0.060 4)
最后根據求得出的二級模糊評價矩陣進行三級由B—A的模糊評價,得出綜合評估結果。
通過綜合評價結果可知,對于蔬菜合作社社員而言,產量風險包含自然風險與質量風險,隸屬度合計為0.449 8,市場風險包括銷售風險、運營風險與社會風險,隸屬度合計為0.550 2,市場風險評價明顯高于產量風險。其中風險隸屬度最高的風險依次為自然風險、運營風險與銷售風險。再計算綜合隸屬度可得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的綜合風險值為0.567 5。
P=B·VT=(0.294 8,0.155 0,0.218 8,0.255 5,0.076 0)×(0.9,0.7,0.5,0.3,0.1)T
=0.567 5
2.2.3 ?蔬菜家庭種植戶模糊綜合風險評價 ?對于蔬菜家庭種植戶的生產經營風險評價,采用隨機選擇的方式對河北省寧晉、徐水、饒陽等地30位農戶,將家庭種植戶對風險等級作出模糊評價的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得出各評價指標對應各評價等級隸屬度如下所示。
R111=(0.000 0,0.100 0,0.500 0,0.333 3,0.066 7)
R112=(0.000 0,0.000 0,0.166 7,0.633 3,0.200 0)
R121=(0.100 0,0.300 0,0.366 7,0.200 0,0.033 3)
R122=(0.400 0,0.366 7,0.166 7,0.066 7,0.000 0)
R211=(0.733 3,0.233 3,0.033 3,0.000 0,0.000 0)
R212=(0.000 0,0.166 7,0.333 3,0.433 3,0.233 3)
R221=(0.066 7,0.133 3,0.300 0,0.366 7,0.133 3)
R222=(0.300 0,0.366 7,0.233 3,0.100 0,0.000 0)
R231=(0.266 7,0.300 0,0.366 7,0.066 7,0.000 0)
R232=(0.000 0,0.000 0, 0.166 7,0.333 3,0.500 0)
同樣,對蔬菜家庭種植戶的風險評價采用自下而上三級模糊綜合評價,首先由D—C,對第一層進行評價,結果如下所示。
B11=C11-D·R11=(0.000 0,0.082 4,0.441 4,0.385 8, ? 0.090 1)
B12=C12-D·R12=(0.277 8,0.339 5,0.248 2,0.121 0, ? 0.013 6)
B21=C21-D·R21=(0.543 2,0.216 0,0.111 1,0.112 4, ? 0.060 5)
B22=C22-D·R22=(0.188 8,0.255 4,0.265 1,0.227 2, ? 0.063 6)
B23=C23-D·R23=(0.197 5,0.222 2,0.314 8,0.135 8, ? 0.129 7)
同理,可求出二級模糊評價矩陣B1與B2如下所示:
B1=B1-C·R1=(0.182 6,0.251 4,0.314 4,0.211 7, 0.039 8)
B2=B2-C·R2=(0.412 0,0.226 3,0.175 2,0.143 2, 0.070 4)
最后根據求得出的二級模糊評價矩陣進行三級由B—A的模糊評價,得出綜合評估結果。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對于蔬菜家庭種植戶而言,自然風險隸屬度最高,Bk=0.351 5,其次是蔬菜質量風險與銷售風險。這是由于家庭種植戶一般種植規模較小,種植品種分散,且多采用自產自銷的方式,有利于防范市場價格風險[10]。再計算綜合隸屬度可得蔬菜家庭種植戶的綜合風險值為0.639 8,與蔬菜種植大戶與蔬菜專業合作社相比,風險水平最高。
P=B·VT=(0.351 5,0.232 9,0.211 9,0.161 3,0.062 3)×(0.9,0.7,0.5,0.3,0.1)T
=0.639 8
3 ?蔬菜經營主體風險評估結果分析
通過模糊綜合分析結果可得,3種類型經營主體風險排序為蔬菜家庭戶(0.639 8)>蔬菜種植大戶(0.618 9)>蔬菜合作社農戶(0.567 5)。3類經營主體面臨最主要的風險是自然風險,其中蔬菜種植大戶與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面臨的風險依次為自然風險、運營風險、銷售風險、質量風險、社會風險;蔬菜家庭種植戶面臨的風險依次為自然風險、質量風險、銷售風險、運營風險、社會風險。受種植規模小、產品質量低、缺乏穩定銷售渠道等因素影響,家庭種植戶面臨的風險最高。規模化種植的蔬菜種植大戶受土地流轉租金、勞動力與機械費用等前期高成本投入影響,面臨較高的自然風險、管理風險與銷售風險。而蔬菜專業合作社獨有的合作制組織形式,即有利于擴散銷售渠道與建立品牌[14],又便于社員進行統一生產,風險水平明顯更低。從風險管理角度出發,蔬菜產業生產經營主體組織模式中,蔬菜專業合作社組織形式更有利于風險的控制與管理。
參考文獻:
[1] 李麗原.淺析2012年中國蔬菜供需形勢[J].中國農業信息,2013(16):36-37,40.
[2] 李崇光,包玉澤.我國蔬菜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與對策[J].中國蔬菜,2010(15):1-5.
[3] 趙 ?蒙.河北省蔬菜農民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研究[D].河北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2.
[4] 程廣燕.我國大豆生產風險評估與防范對策研究——以黑龍江為例[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8.
[5] 季 ?斐.山東省蔬菜物流的風險評估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6] 王文青,喬立娟,王秀芳.農業高科技項目成長期的投資風險評估[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6):245-248.
[7] 但 ?強.基于組合評估法的風險評估模型研究及其系統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9.
[8] 王根芳.農業洪災易損性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估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0(8):67-69.
[9] [美]雅科夫·Y·海姆斯(著),胡 ?平等(譯).風險建模、評估和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10] 楊應杰.我國農業經營風險的特點和現狀及管理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32(2):170-174.
[11] 王根芳.農業洪災易損性的多層次模糊綜合評估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0(8):67-69.
[12] 陳 ?濤.基于AHP與DEA的組合方法確定指標權重[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7(23):6143-6145.
[13] 范道津,陳偉珂.風險管理理論與工具[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3.
[14] 孫中華.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夯實建設現代農業的微觀基礎[J].農村經營管理,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