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彩
【關鍵詞】 兒童閱讀;氛圍;群文;課外;
引領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2—0050—01
兒童時期是人一生中記憶的黃金期,在這個時期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優秀讀物,沉淀在學生血液里的就是鮮活的英雄人物,充滿神奇的大自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平凡人物內心的強大與智慧,這些都將構成學生生命成長的力量元素。
一、營造氛圍,激發兒童閱讀的興趣
書是無聲的,但書是有生命的,只有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讓童心沐浴在書香里,才能滋潤學生的心靈,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海洋。
如何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讓讀書成為學生的良好習慣呢?一是營造讀書氛圍,創設讀書環境。為了讓學生愛上讀書,健康快樂地成長,筆者所在學校在樓道文化設計中融入讀書明理的內容,通過耳濡目染,讓學生受到熏陶和啟迪,從而愛上閱讀。二是創設閱讀條件,鼓勵學生閱讀。為方便學生閱讀,學校為學生發放借書證,且建成開放式閱覽室,每周定時開放,由學生管理,學生隨時閱讀。通過這些方法,學生都能夠靜心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三是開展讀書之星評選活動。在每年的讀書月活動中,通過班級、年級、學校、家庭推選和考評等,評選出班級、年級、校級、家庭讀書之星,并用圖書作為獎品,獎勵給班級、學生和家庭,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二、群文閱讀,拓寬兒童閱讀視野
語文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大量閱讀、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在語文教學中,筆者所在學校根據課文內容,安排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拓展閱讀有縱向延伸閱讀和橫向拓寬閱讀。縱向延伸閱讀是指學完一個作家的一篇文章以后,再讀一讀這位作家的其他作品,對該作家的作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認識。比如,四年級上冊學了白居易的《憶江南》,便讓學生查資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其他的詩。學生通過查資料,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統治階級的奢靡生活和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珍惜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橫向拓寬閱讀就是群文閱讀。學生在學習一組課文的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閱讀相關的作品,可以是整本書,也可以是一組文章。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五組有課文《將相和》《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等,這幾篇課文都是節選自名著。在學習課文之前,筆者要求學生先查資料了解原著,讀一讀本課所節選的原文,了解原文的主要內容。
三、課外閱讀,滋養兒童心靈世界
1. 推介好書,引導閱讀。學校每學期開學初和假期開始前,都要印發學生閱讀書目和內容簡介,要求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包括書目的選擇、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用、采用的閱讀形式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師在此過程中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做閱讀筆記、寫讀書感悟、做閱讀手抄報、開展讀書演講比賽、召開新書推介會等,讓學生分享讀書的快樂,激發閱讀的欲望。
2. 師生閱讀,親子閱讀。學校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親子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教師、家長帶頭閱讀,并和孩子一起分享書中的精彩內容、讀書感悟,和孩子一起設計完成《閱讀手冊》,形成師生、親子全員閱讀的良好氛圍。
3. 網絡閱讀,豐富時空。學校有電子圖書供學生閱覽;各學科教師還指導學生網上查閱相關資料,補充拓展課堂學習;還讓學生進入指定閱讀平臺,完成相關閱讀學習任務,提高網上閱讀學習,查閱、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四、注重引領,提高兒童閱讀實效
1. 培養閱讀習慣。要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生活,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至少30分鐘的閱讀,并納入語文學習考評;用名人名著激勵學生閱讀,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教會閱讀方法。要讓學生知道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要學會選擇、取舍。根據內容不同,有精讀、泛讀、瀏覽;文體不同閱讀方法也不一樣,詩歌散文宜誦讀,科普讀物、議論、說明文宜品讀;內容價值不同,讀法也不一樣,經典名著要常讀、反復讀,名人傳記、勵志書籍要多讀。
3. 學會思考表達。在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表達。一是讓學生講自己的閱讀故事。以故事形式分享自己的讀書經歷或精彩內容,能更好地激勵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二是做讀書筆記。讓學生養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可以摘抄精彩句段,寫書評、寫讀書感悟,設計制作讀書手抄報,閱讀手冊。三是訓練寫作表達能力。利用語文課進行閱讀理解訓練,隨文練筆,當堂速寫比賽,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