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熙鳳
摘要:語文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我們要培養學生積極的語文學習情感,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本文對如何培養學生積極的語文學習情感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培養 學生 語文學習情感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的語文學習情感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促進語文學習的效果。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積極的語文學習情感呢?這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對其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以情施教,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情感關系是師生和諧相處的法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和學生有著有效的交流溝通,建立起一定的師生情作為教學開展的基礎。有了師生情作為橋梁,我們便會更加容易開展課堂教學。“教貴情深”,有感情基礎,我們語文教師的教學魅力便會大大提高,好多學生會因為喜歡我們語文教師而愛上語文這門課程。在積極的情感氛圍下,我們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往往更加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情感的傳遞,然而現在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知情交流的過程,我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積極情感,從而達到以情促教、情知交融的學習效果。
在課堂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精神飽滿、充滿激情,用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去感染更多的學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避免學生對語文課程產生厭倦的心理。
二、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是主體,整堂課下來,教師一個人在宣講,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收知識。教育專家明確指出:語文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之間進行交際才能完成教學目標的課堂。語文信息的輸入和輸出都是在情感的協同下進行的,因此,我們要建立起師生平等的關系,且要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樣學生的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讓他們更好地在課堂上發揮,去探求語文知識的源泉,此時我們語文教師要做好指引,對學生的疑問及時給予解答,帶領學生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我們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做好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工作,讓師生之間進廣泛的、全面的、深入的情感交流和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在這種教育思想影響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會得到大大提高。
三、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
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充分說明了學習樂趣的重要性。寓教于樂,應是課堂的主線,比如,語文教學中聽力理解訓練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應讓學生有聽的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現在科技發達,網絡上各種資源較為豐富,教師可以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挑選一些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語文MTV等,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如電教設備播放,刺激學生的聽覺系統,讓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進行音樂渲染,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而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輔助設備如卡片、小黑板等器材,這些教學方式均以靜態方式出現,這讓語文教學略顯枯燥、乏味,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精神、注意力聽教師的講解。而現代的教學模式,加以多媒體、電教設備的輔助,從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系統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思學、樂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然,這些都是硬件基礎,教師還應積極創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比如,可以利用校園有利條件布置學生對于指示語的書寫、教室黑板報、標語的書寫等內容,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優越的學習環境,除此之外,還可定期開展各種組織活動,如校園的詩朗誦比賽、演講等等文藝活動。
綜上所述,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因素,課外活動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拓展了課堂內容,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意義。
四、教材內容是關鍵因素
語文教材不僅僅是文字的羅列,它是作者情感表達的載體,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具有豐富的情感資源,如:教材內容里面的語音、語調的變化,都有的規律性、節奏美,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溝通能力、情商水平有重要幫助。另外,不同的文化蘊涵的思想都不一樣,這對于培養學生思想的開放有著積極的意義,對于學生交際和合作有著很大的幫助,總之,教材是教師情感教學活動的平臺,在實施過程中,人們經常會忽略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一定程度是對資源的浪費。
五、巧妙運用“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欣賞和夸獎為主導,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當然也需要掌握好“度”的問題。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信是賞識的目的。教育中的夸獎是對學生優秀表現的肯定,通過獎勵來表揚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并讓其長處和優點得到鞏固及發揚。賞識教育也能加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研究證明,認知活動最有效的學習是在學生自尊受到保護和鼓勵的情況下。在教學中,學生的自尊心應該得到保護、尊重和信任學生,因為人人都會沉溺在自我中,而且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教學不僅僅限于傳授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過程。我們在課堂上要多用激勵、鼓舞的詞語去評價學生。充滿希望的話語,加上我們有愛的肢體語言,會讓學生倍感溫暖,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總之,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對情感教學的重視,用以上幾種方法去培養學生積極的語文學習情感,以情施教,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改善課堂教學的實效。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