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霞
(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產科 江蘇 武進 213000)
術后疼痛是接受產科手術的患者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術后疼痛的產科患者會因疼痛而出現呼吸困難、心跳加快及心煩氣躁等情況,進而導致其手術切口的愈合速度十分緩慢[1]。目前,臨床上常使用止痛藥物對這類患者進行鎮痛治療,但臨床效果并不理想[2]。為了分析術后疼痛綜合護理對改善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386例產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進行術后疼痛綜合護理與常規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間我院產科收治的386例接受產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193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4~40歲,平均年齡為(30.4±2.1)歲,其中接受剖宮產手術的患者有86例,接受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患者有38例,接受會陰側切手術的患者有50例,接受盆腔手術的患者有11例,接受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有8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5~42歲,平均年齡為(31.4±1.9)歲,其中接受剖宮產手術的患者有85例,接受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患者有39例,接受會陰側切手術的患者有52例,接受盆腔手術的患者有10例,接受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擇期為其實施手術。在此過程中,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具體方法是:
1.2.1 進行術前宣教 ①在產科患者接受手術前,護士要綜合評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從而為其制定合理的、個性化的宣教方案。②護士要用親切的語氣向患者介紹手術的流程,并告知其手術后可能會出現切口疼痛的情況以及如何采取正確的措施緩解疼痛。③護士要向患者發放健康宣傳手冊,并組織其觀看健康宣教視頻,以提高其對術后疼痛的認知度及心理的耐受性。
1.2.2 進行術后心理疏導 ①護士要在巡房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細節變化,比如面部表情、語氣及心理反應等,并根據其具體表現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心理疏導方案。②護士要通過誘導、發問等方式引導患者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如恐懼、焦慮或不安等,并在與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認真地傾聽患者的心聲,同時運用專業的知識和自身的修養在患者情緒低落或焦慮不安時及時地給其一個溫暖的擁抱或一個肯定的眼神,以表達對患者的理解和支持。③護士可邀請做過類似手術,并治愈出院的患者為住院患者進行現場講解,以讓患者對手術流程及術后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狀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從而減輕其恐懼、焦慮及不安等負面情緒[3]。
1.2.3 進行術后疼痛護理 ①術后,護士要協助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進行休息,避免傷口受壓。②護士要耐心地指導患者如何正確地調節呼吸以及放松腹部肌肉,以避免其傷口因觸碰或張力過大而發生切口裂開及感染等情況,從而降低其疼痛程度。③護士要定期為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以促進其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加快其局部血液的循環速度。④護士要嚴密觀察患者面部表情的變化情況,并用親切溫和的語氣耐心地指導患者放松自己的四肢、身體及神經系統,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為其進行鎮痛治療。⑤護士可為患者播放她們喜歡的音樂或綜藝節目,以分散其注意力,舒緩其緊張的情緒[4]。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②兩組患者持續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③兩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時間。④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術后疼痛程度的判定標準 ①無痛:患者無疼痛感。②輕度疼痛:患者有輕微的疼痛感,但對其睡眠無影響。③中度疼痛:患者需服用鎮痛藥物進行治療。④重度疼痛:患者痛感劇烈,無法忍受。
1.5 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評價標準 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①不滿意:調查表的評分在60分以下。②基本滿意:調查表的評分在60~84分之間。③十分滿意:調查表的評分在85~100分之間??倽M意率=基本滿意率+十分滿意率。
1.6 統計學分析 詳細收集本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以x2檢驗法對計數資料進行分析,以(%)表示。以t檢驗法對計量資料進行分析,以(±s)表示。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比較 手術7d后,在觀察組193例患者中,無疼痛感的患者人數為85例,存在輕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98例,存在中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7例,存在重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3例;在對照組193例患者中,無疼痛感的患者人數為36例,存在輕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58例,存在中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59例,存在重度疼痛的患者人數為40例。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持續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持續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持續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的比較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6.89%,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64.2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的比較
產科疾病主要包括異位妊娠、子宮肌瘤、盆腔炎及卵巢囊腫等。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式對這類患者進行治療。術后疼痛[5]是接受產科手術的患者最為常見的術后并發癥之一。女性的性格特點較為脆弱,其對疼痛的耐受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術后疼痛的發生會對其造成極大的影響。這不僅會降低手術的效果,甚至還會影響其今后的正常生活。由此可見,對這類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綜合護理是一種科學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能夠對患者進行科學、全面、綜合的照護,進而大大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6]。在對產科手術患者實施術后疼痛綜合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和術后患者溝通,態度親切和藹,取得患者信任,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術后患者介紹術后可能出現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續時間以及采取的疼痛護理措施等方面的內容,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與此同時,注意觀察患者術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和微小的面部表情變化,深入了解患者內心的感受。術后要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引導患者主動表達自身真實的想法,減輕其恐懼、失望等不良情緒和壓力,從而提高術后效果。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該通過舒適位置安放,讓患者處于舒適位置,并指導患者學習舒適體位,避免由于翻身而導致手術縫合切口裂開,降低術后的疼痛感。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該耐心指導患者術后進行身體放松訓練,通過肌肉的自主舒縮運動,達到較好的心理-生理狀態,有利于降低術后的疼痛程度。伴隨術后疼痛程度降低,術后患者下床活動的時間可能提前,有助于促進機體血液循環,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持續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及切口愈合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國內外文獻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
綜上所述,將術后疼痛綜合護理應用于對產科患者的術后護理工作中,有顯著的效果,能極大地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感,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因此,臨床醫護人員在對產科患者進行術后疼痛護理的過程中應充分應用術后疼痛綜合護理措施,以提高產科術后疼痛護理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陳火明.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相關原因分析及優質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3):440-442.
[2]葉月桂.產科患者術后夜痛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剖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 32(12):2760-2761.
[3]陳永琴,冉程,崔太秀.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0,31(2):350.
[4]陜秀芳.300例產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5, 45(2):30-31.
[5]王艷玲.論婦產科患者手術后疼痛的綜合護理方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2015,15(105):268-271.
[6]錢小亞.對婦產科患者術后疼痛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41-42.
[7]彭婉平.不同心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婦女緩解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23(7):4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