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潤華
摘要: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是高職輔導員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對高職輔導員的企業文化傳導模式進行研究,提出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的“知、情、意、行、導”五合一模式,針對高職輔導員在企業文化傳導過程中的誤區,提出了提升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能力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1-0016-02
一、高職學生具備企業文化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職學生的就業崗位主要分布在企業一線。因此,高職學生的基本素質除了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之外,還應該具備企業文化素質,這是社會對高職人才的內在價值要求,也是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關鍵所在。高職學生的企業文化素質是指高職學生建立在對企業文化本質內涵和基本內容的初步理解、對企業文化之于企業和個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識、對企業文化運作能力的初步訓練基礎上的必備職業素養。高職學生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素養,可以更好地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本質、企業文化對組織和個人的作用,自覺認同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文化氛圍,適應職業崗位要求,早日實現職業生涯目標。
二、高職輔導員對學生的企業文化傳導模式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作為高職學生重要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對高職學生企業文化素質養成具有重要的傳遞、引導作用,這是高職院校輔導員有別于一般本科院校輔導員的工作特色之一。高職輔導員對學生的企業文化傳導模式主要包括“知、情、意、行、導”五個方面。
(一)知,是高職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基礎
認知是指輔導員對企業文化基本知識、企業文化對組織作用、高職學生為什么需要具備企業文化素質和如何養成企業文化的途徑等認知,這是高職輔導員對學生傳導企業文化的基礎。高職輔導員如果沒有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就談不上對企業文化的情感、意志、行動、傳導。
(二)情,是高職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驅力
情緒和情感是指高職輔導員對企業文化的態度體驗和相應的行為。情感作為人的心理結構核心,既可以提高人的認知,也可以堅定人的意志、推動行動和傳導。高職輔導員對企業文化的情感是基于其對輔導員職業的情感基礎之上, 高職輔導員只有對自己的職業充滿情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才能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以情動人,以情育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高職學生對企業文化的情緒和情感。
(三)意,是高職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保障
意志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行為,通過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動機。獨立、自主、果斷、自制、勤奮、吃苦、堅持等都是意志的具體表現。意志是實現目標的重要前提條件,高職輔導員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面對困境,才能表現出堅定不移的信心,千方百計實現目標的勇氣。
(四)行,是高職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關鍵
行為是衡量高職輔導員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情感、意志的主要標志,也是高職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關鍵。高職輔導員實踐企業文化的行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提高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在輔導員崗位上提高實踐“愛崗敬業、恪盡職守、誠實守信、求真務實、廉潔奉公、遵紀守法、鉆研業務、勇于開拓、團結協作、優質服務”等職業道德規范,面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示范作用。二是親身參加企業實踐,提高對企業文化的感性認知,既有企業文化理論又有企業文化實踐經驗,其對學生企業文化傳導才有信服力。
(五)導,是輔導員傳導企業文化的橋梁
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傳遞企業文化知識,引導學生認同企業文化,這是高職輔導員實現企業文化傳導的橋梁,也是高職輔導員的一項重要職責。高職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分為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在學生挑選頂崗實習崗位或在擇業就業過程中,輔導員引導學生了解企業文化類型,判斷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否與個人職業價值觀比較吻合,找到與自己職業價值觀比較相符的企業,從而減少由于對企業文化不認同而產生的對職業后悔的概率;二是在學生進入企業之后,面對企業文化氛圍所產生的種種困惑,引導學生適當修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適應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文化,有效降低離職率,利用企業文化早日達成職業目標。
三、高職輔導員在企業文化傳導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高職輔導員由于自身的個性特點、專業背景、工作經驗等原因,在企業文化傳導過程中,可能存在種種誤區,以致不能高效、全面、準確地向學生傳導企業文化。
(一)對企業文化缺乏認知
部分高職輔導員缺乏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學生思維”或以服務代替管理的“老好人作風”等,不能引導學生全面了解企業的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規章制度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事物和看待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目光停留在事物的表層淺層,久而久之,養成一種短線操作思維。
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模式研究
(二)對輔導員職業情感不深
有些高職輔導員對本職工作情感不深,缺少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待工作,機械操作,應付敷衍,甚至動耴發脾氣,傳遞負能量。
(三)意志薄弱
少數高職輔導員個性脆弱,意志不夠堅強,缺乏應有的干練與擔當,難說的話、難做的事留給上級或別人,或者做事拖拖拉拉、虎頭蛇尾,遇到挫折就叫苦連天、半途而廢、怨天尤人,缺少千方百計、排除萬難實現目標的勇氣。
(四)光說不練
有的高職輔導員雖然具有企業文化的理論知識,但卻缺乏企業實踐的親身經歷,對企業文化的實際運作不了解,缺乏感性經驗。在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的時候,很多觀點只是基于企業文化理論或僅源于個人主觀臆想,沒有從企業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五)傳導不力
有的高職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的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企業文化傳導也是輔導員本職工作任務。部分高職輔導員缺乏企業文化傳導的方法和技巧,以簡單命令代替耐心引導,或以安撫包辦代替學生對職業的思考選擇,減少了學生對職業適應的陣痛,也減少了學生職業成長的機會。
四、提高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能力的對策
高職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可以通過“知、情、意、行、導”五合一模式實現,其中,認知是基礎,情感是內驅力,意志是保障,行動是關鍵,傳導則是橋梁,這五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提高高職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制度約束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雙份。高職院校教師要求具有企業實踐經歷,所以,高職輔導員也應該具有企業實踐經歷。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建立輔導員企業實踐經歷的制度,對輔導員參加企業實踐提出明確要求,并且作為輔導員績效考核和職業晉升的一項指標。
(二)培訓提升
高職輔導員,尤其是剛剛從業的年輕輔導員,他們對于企業文化大多沒有理論知識也缺乏實際操作經歷,高職院校應當為他們提供參加企業文化培訓機會,提升他們有關企業文化相關知識。創造機會讓高職輔導員參與企業文化建設項目的實際操作,以幫助高職輔導員提高他們自身的企業文化素質。
(三)專題交流
高職輔導員之間的工作經驗交流,對拓寬輔導員視野,豐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非常有幫助。但是,輔導員之間的交流主題,大多局限于學生管理工作經驗,涉及學生企業文化素質養成和提高輔導員企業文化傳導能力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很少。因此,應當將如何提升高職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傳導的能力作為一個重要專題加以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
(四)教練輔導
高職院校應該為新入職的輔導員指定學生管理工作經驗豐富的“教練”,在為期一年的時間內,對其進行“傳、幫、帶”。“教練”負責指導輔導員盡快進入工作角色,為輔導員講解學生管理政策,減少輔導員的工作疑惑。為輔導員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參謀和服務,促進輔導員盡快提高職業能力,包括進行企業文化傳導的能力。
(五)調研反思
一方面,高職輔導員通過定期走訪學生就業單位,了解企業對高職學生企業文化素質的要求和評價。另一方面,定期對高職學生企業文化素質開展調查研究,掌握高職學生企業文化需要的滿足程度。通過比較調研結果的差異程度,高職輔導員就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企業文化傳導工作,提高學生企業文化素質培養成效,進一步滿足學生和用人單位對企業文化的需求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
[2]廖小平,宋笑月.高職學生企業文化素質培養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6(11):55-56.
[3]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的通知》 (教思政【2014】2號).
責任編輯賴俊辰特約編輯陳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