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葉伴
內容摘要: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讓學生在海闊天高的課堂上躍動、飛翔,通過激發交際欲望、鍛煉學生膽量、拓展學生思維等手段,讓學生從想說走向敢說、走向樂說,最后實現會說目標。
關鍵詞:口語交際 想說 敢說 樂說 會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子,受齊王之命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想借此侮辱他和齊國,于是就在城門旁開了個洞,讓他鉆洞進城。晏子來到洞前看了看,對接待他的人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我是來出使楚國的,不是出使狗國的。請你們回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楚王無話可說,只好下令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楚王見到晏子,諷刺他說:“齊王怎么派你來?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不動聲色地說:“大王你這是什么話?我們齊國……”
故事的主人公晏子和楚王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你來我往,唇槍舌戰,互不相讓。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口語交際在生活和社交中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睘榱诉_到這個要求,我們要從激發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做起。在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和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方面,我重點做好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使學生想說
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并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提供“有結構的交際材料”,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引發交際興趣,激發交際欲望,并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自己的思維積極主動地進行交際,想說就說。
1.課堂交流。
課堂交流能營造“我想說”的氛圍。如:教學口語交際“家鄉的變化”時,我提前布置學生調查家鄉的變化。第二天,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先在小組里暢所欲言,并用具體完整的話說說家鄉的變化。在學生說變化的同時,我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在我的鼓勵和啟發下,學生興趣盎然,積極發言,收到了“我想說”的效果。
2.師生互動。
在師生互動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是口語交際的主人,教師是學生交際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交際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的交際伙伴,而且還是交際活動的指導者,能有效激發學生想說的興趣。
如我教《購書》一課時,精心布置了環境,然后與學生進行反復演練。
師:(在書架前整理圖書,自言自語)這些新書真好,學生一定會非常喜歡。
生:(走進書店)阿姨,您好!
師:小朋友,你好!歡迎光臨我們書店。
生:謝謝!阿姨,我今年上四年級,適合我們看的書放在什么地方?。?/p>
師:小朋友,請跟我來?。ń處熓种笗埽┻@里全是四年級學生可以閱讀的書,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生:(上下左右觀看)這么多呀!有些書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更不用說看了。
師:你準備買哪方面的書啊,是《課堂練習》還是《課外閱讀》?
生:這些書我們學校都發了,我不需要這樣的書。
師:那你需要什么書???
生:我想買一本新的好的小學生作文選,不知道你們書店有沒有?
師:有??!你看,這里有好多呢!有寫人的,有記事的,還有寫景狀物的,可以說應有盡有。
生:這些我都不要,我想買一本各種文體都有的小學生作文選,不知你們有沒有?
師:(從書架上取下一本作文選)你看,我看這本書可能適合你。第一單元是記事的,第二單元是寫人的……
生:讓我看看?。▽W生拿過書前后翻看)挺好!這正是我理想中的小學生作文選!
師:那就買一本吧!
生:行!多少錢一本?
師:26元。
生:這么貴呀?能不能便宜點兒?
師:可以!新書展銷期間,我們對小學生八折優惠,你看可以嗎?
生:可以!這本書我買了。(學生付錢)
師:歡迎再來!
生:謝謝!
在教學中,師生在平等、融洽的氛圍中進行交流溝通,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非常高漲,都紛紛要求與我同臺表演,想說的勁頭可高了!
二、鍛煉學生的膽量,使學生敢說
當今語文課堂中存在著一種現象:教師在講臺上用盡心思講課,卻得不到學生的回應,往往提出一個問題,即使這個問題很簡單,也沒有學生愿意舉手回答。而當你向不舉手的學生提問時,卻能回答得很好。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學生怕說。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需要鍛煉學生的膽量,讓他們敢說。
1.及時表揚。
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怕說錯而受到批評是學生的普遍心理。因此,教師一定要及時表揚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即使個別學生說得確實不好,也要通過比較,發現他的進步并給予鼓勵,讓他敢說。例如:一個比較靦腆的學生在講述難忘的一件事時,講得亂七八糟,既沒有順序也沒有重點,教室里傳來同學們的笑聲。于是,他的聲音越來越小。如果不及時鼓勵,他肯定不想再講下去了。于是我微笑著打斷他的話說:“同學們,小明今天能夠大膽地站起來說,我們是不是該以他為榜樣呢?”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趁機又說:“你的故事很有趣,如果重點突出些,那就更棒了?!毙∶髀犃?,勇敢地把頭抬起來,聲音變大了,接下來的故事講得動聽多了。有了及時的表揚,學生就會萌發一種“我敢說”的愿望。這樣,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就會敢于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因為他們知道,即使說得不好,或說錯了,也不會受到責怪。
2.生生互動。
生生互動是指學生之間運用口頭語言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的一種互動方式。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不能只局限于口語交際課上,而要把語言訓練擴展到各項活動中去,隨時隨地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在不斷說話的過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懼感,讓他們敢于用自己的話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例如,我在教《講報、評報》口語交際課時,我就采用生生互動教學。片斷如下:
小明:小亮,你看咱們學校的迎國慶小報真是豐富多彩呀!
小亮:是??!從這些小報中可以看出,我們少年兒童人人都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
小明:咱們看看、比比,哪一份小報辦得最好!
小亮:行!哎,小明,你看這份小報。
小明:哇!真漂亮?。∵@份小報的板式設計得真不錯!
小亮:好在什么地方呢?請你給我講講,好嗎?
小明:可以!小亮,你看!報頭《我們愛祖國》采用魏碑體書寫,既莊重又大方。這五個字采用紅色書寫,象征著我們偉大的祖國生機勃勃。
小亮:對呀!這位小作者可真動腦筋了。
小明:你再看……
在這個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際自然流暢,聽說雙方都較好地實現了傾聽、應對、表達的有機結合。小明和小亮的交流,從看迎國慶小報開始,然后著重講評一份小報的板式和內容,最后都敢于交流自己的感想。
三、群體互動,讓學生樂說
學生能做到想說和敢說還不夠。我們還要讓學生對說話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讓他們把說話當作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和任務。
1.聯系生活,再現情景。
學生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其中有無窮無盡的交際情景。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盡力融進學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活動范圍,潛心發掘和提煉有價值的、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交際話題來創設交際情景。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聯想等手段再現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如:學生到文具店買鋼筆、尺子等文具的時候,一般都會向售貨員了解文具的種類、特點和功能,有時還會跟售貨員討價還價。為此,我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再現“買文具”情景,進行“買文具”口語交際練習。因為學生有切身的感受,買文具的情景歷歷在目,所以能興致百倍地投入到口語交際中去,許多學生都樂于說出自己的話。
2.利用影視資料,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愛說興趣。
口語交際話題涉及的范圍廣、內容多,有些情境難以通過上述方法進行創設。鑒于此,教師可以靈活利用影視資料創設口語交際情境。所利用的影視資料,既可以是網上搜集后剪輯組合的,也可以是自己動手拍攝的。如果是自己拍攝,一定要認真籌劃拍攝內容,擬訂拍攝計劃,拍出精美的影視畫面。例如:《我們身邊的垃圾》的情境創設,教師可以事先到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去考察、選擇,找出最能反映這一現象的場景進行拍攝,使學生對畫面中的情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說起來就會興趣盎然。
四、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會說
在教學中,常常碰到有部分學生想說、敢說,但一旦真正讓他們說了,又往往會語無倫次,言不達意。因此在讓學生想說、敢說、樂說之后,就讓他們拓展思維,做個真正的“能說會道”的人。
首先,一堂成功的交際課,應使學生的自我學習活動具有探索性,應帶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就是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讓學生都會說。其次,還要增加閱讀。如我在教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口語交際“講價”時,我首先在網絡上下載多篇有關購物“講價”的文章,然后讓學生認真地閱讀,記住文章中的“講價”技巧。最后創設“小百貨”情景,讓學生輪流做“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討價還價。因為讀了我下載的閱讀資料,學生們的“講價”非常成功,他們都講得有禮貌,講得得體、大方,語句通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教師就必須積極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際,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和諧的交際氛圍。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斗門鎮南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