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英
摘 要:高三是高中時期最為重要的階段,在進入了信息化社會之后,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更加普及,為人們提供了便利的同時,也無形中加大了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難度,本文針對網絡時代下,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網絡時代;德育工作;高三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47-01
高三階段升學的壓力以及課業的繁重,常常讓學生透不過氣,而教師本身為了達到升學的目的,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強壓式的進行大量的復習和考核,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這些問題在網絡背景下,顯得更加尖銳,做好高三德育工作,解決這些難題,成為了高中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內容。
一、網絡時代高三班主任思想工作的新要求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指導的作用。就需要考慮如何才能幫助學生趨利避害,認清利弊,從而本著因勢利導的原則開展丁作。揚其長,避其短,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便推進班級德育工作的進步。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征,保持對周圍環境變化敏銳的觀察力。了解學生的發展特征,是班主任觀察學生、明確學生的需要、認識學生行為所體現的內心渴求必需的前提。敏銳地觀察環境的變化,是采取因勢利導的教育行為的條件。網絡時代。學生生活環境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這包括借助網絡遠程交往的開放性變化和人與人之間社會化程度減弱、直接交流時間減少的封閉性變化。
其次。班主任要認真觀察,提高觀察學生細節行為的能力,從學生一行一言的變化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防微杜漸。如果在學生的問題十分嚴重后才重視。才去想辦法解決,往往已是積重難返。初中學生害上“網癮”,有時候就如同吸毒成癮一樣,會使人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廢寢忘食。樂此不疲。一些網癮學生為了籌措上網費用,還會像癮君子一樣不顧一切,走上犯罪道路。又如結交網友。有的學生純粹出于好奇而熱衷于此。但由于缺乏溝通,班主任乃至家長對具體情況基本上處于“無知”狀態,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天真而又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如遇上居心不良的“網友”。就難免會上當受騙。但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都有一個漸變的過程。
因此,班主任應細心觀察。對學生中存在的現象和學生的言行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地調查了解:對學生經常訪問的網站、關注的話題和流行的語言要熟悉,這樣才能與學生產生共同語言,在與學生交流時找出發展變化的特征,才能在問題剛剛萌芽的時候就及早處置。
二、網絡時代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難題
網絡上肆意泛濫的不良思潮和反面材料,嚴重沖擊這學生的思想,計算機設備已經成為了現代家庭中的必備品,高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非常熟練,因此他們通過網絡被動或者主動獲得了這些信息,自制力不好的學生很容易受到蠱惑和影響,從而進行一些不良的行為。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更多,需要掌握的管理技巧更加多元化,教師的工作強度增加,這都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德育管理的難度。
其次,網絡文化的特征,妨礙青少年整體素質的提高。網絡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長期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做事方式也會受到感染,開始不喜歡思考,想什么,做什么,從不考慮后果,還認為自己很有個性。另外網絡四通八達,無所不能。學生想得到什么信息,就都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都能夠獲得,久而久之,學生放棄了學習過渡依賴網絡,什么不懂都找網絡,開始排斥用眼看這個世界,排斥思考。文字書寫與應用能力得不到鍛煉,學生越來越不具備基本的能力結構。
三、網絡時代高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首先,為了消除高三學生的過于沉迷網絡的問題,班主任本身要懂得網絡的特點,掌握網絡技術,在網絡時代班主任工作環境和方式都發生了改變,教師應該充分借助網絡的優勢,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順應時代發展得趨勢,提升管理效果。通過現代的信息平臺,比如qq、微信以及人人網等新媒體,關注學生的生活,用他們的方式和他們溝通,很多學生不善言辭,面對面很多心事說不出來,但是用智能手機作為媒介,通過這些APP與他們進行溝通,他們往往可以打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煩惱和心事,教師能夠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這對于德育教育是非常好的開始。
其次,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網絡的出現,使得世界變小,這必然引起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變化。班主任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具有科學的道德判斷能力和評價能力,使學生在復雜的思想意識形態中能夠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吸取有益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自覺摒棄思想道德中的糟粕。
最后,弘揚民族文化,目前國際網絡為英文信息所壟斷,西方文化憑借這一優勢侵入世界的各個角落,也侵入了我國傳統文化領域。而對這種“文化侵略”,班主任應經常召開有關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題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的精華,鼓勵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而使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覺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蝕。
高三階段應該是學生最艱難的一段學習生涯,很多學生在時期會迷失自己,找不到未來的目標和方向,覺得自己好像被擺弄的木偶,沒有自由。這時候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虛擬的網絡,他們通過網絡游戲,聊天,視頻,音樂等各種方式消除自己的恐懼,逃避現實。這是非常危險的,網絡的開放性與共享性使得很多不良的思想肆意泛濫,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非常容易誤入歧途,作為班級的大家長,高中班主任必須要憑借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一名高中教師的專業精神,幫助學生消除這些問題,在學生管理的各個環節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用更加客觀、輕松的心態對迎接高考,迎接自己未來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胡仁真.談網絡時代語文性格的培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2] 鄭紅.網絡時代青少年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思考[J].教育探索.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