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清
摘 要:中學音樂課程標準明確了音樂教學的任務,音樂教學的任務和目標并不單純為了培養具有專業音樂知識的音樂人才,更要面向全體中學生,將音樂藝術所具有的魅力充分發揮出來,通過開展音樂欣賞教育教學,熏陶和感染中學生的情感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中學生對于社會、他人、親人的摯愛感情,從而使中學生養成對于未來的追求和向往,對于生活的樂觀和積極態度。本文中,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任教經驗,探索和研究提升中學音樂教學實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 音樂教學 實效性 問題 舉措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音樂課堂是初中課程中富有美感和富有情趣的課堂,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更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將中學生潛在的思維充分挖掘出來,使中學生能夠受到音樂的熏陶。但是,由于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沒有受到充分重視,有些時候音樂課程被其他的文化課程占用,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被壓制,導致中學階段學生并不重視音樂課程。所以,身為初中音樂課程的引導者,教師必須要注重發揮音樂對于學生的成長作用,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從本質上提升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1 豐富課堂形式,培養學生音樂興趣
課堂形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想要提升中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要豐富音樂課堂形式,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豐富唱歌的形式,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在這個階段中,學生具有很強的榮譽感、求勝心和表現欲望,初中學生還具有很強的娛樂心理,更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許。因此,音樂課堂上,教師要設計出符合學生的模式,教師可以組織歌唱比賽,還可以組織合唱。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來補充音樂課堂,對課外活動進行充分利用,進而豐富中學生接觸音樂的模式,同時釋放和緩解學生在其他課堂上積攢的壓力。正規的音樂演出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比賽或者演唱會。豐富多樣的音樂課堂對于培養學生音樂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濃郁的音樂學習興趣是提升中學音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2 開展合作學習,提升音樂課堂有效性
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法,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合作學習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合作學習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幫互助,進而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升,將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發揮出來。
首先,教師要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就是教學氛圍,教學環境是指教師和學生對于課堂的感受與知覺,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和諧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將學生創新意識喚醒,還可以將學生創新的潛能有效開發,增強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在布置音樂教室的過程中,要保證布置的教室能適應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特征、年齡特征,同時,還要和音樂課程相符。教師可以張貼學生演出的照片,在鋼琴上擺放美麗的花朵,張貼中外音樂家的畫像等等,這樣的環境能夠使學生感到親切,在音樂教學中放松自身。
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合作性表演,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商討表演、自由組合等形式來進行表演,這些節目都是學生精心編排的作品,因此,不管節目的質量高低,都會贏得教師和學生的熱烈掌聲。通過藝術表演,學生發揮了自己的個性,通過合作表演和合作學習,學生收獲到自信和快樂,教師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 應用多媒體,展示立體音樂課堂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來臨,網絡信息技術得到了高速發展,教育教學領域也離不開多媒體的支撐和輔助,音樂課堂更是如此。多媒體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的演示、絢麗的畫面,也由此受到了師生的廣泛喜愛和歡迎,成為了當今最為流行的音樂教學模式。
由于初中學生喜動不喜靜,多半有張揚的性格,多媒體教學恰好符合初中學生的性格特征,因此,正確、合理運用多媒體開展音樂教學,能夠使抽象的音樂知識更加形象化、生動化,還可以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從本質上提升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促使學生在輕松和愉悅的音樂環境中健康成長,這符合了音樂教學的“人文性”。在應用多媒體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開展課堂設計,在教學活動中以審美體驗作為根本,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還要在PPT中設計教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環節,以便制造出活躍和積極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要遵循適度的原則,在設計人文場景的時候,根據學生的認知程度來設計,教師還要引導中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參與其中,多媒體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實效性,想要發揮實效性,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因勢利導、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情境的創設,使中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4 開展情境教學,加強學生理解力
初中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不僅在音樂教材中,更在生活中,中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因此,健康、積極的流行歌曲能夠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出來。新課程要求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進而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升,情境教學的方法是一種能夠快速調動中學生唱歌的音樂教學手段,情境教學能夠從本質上提升中學音樂課堂教育教學的效率。情境教學法能夠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氛圍,對中學生對音樂的審美心境進行培養。例如,在教師教授學生一首新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和學生展開討論,探討時下最流行的熱門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找到即將教授的新歌曲和學生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教師還可以為中學生播放將要學習的歌曲的音頻或MV,為中學生講解和解釋歌曲創作的歷程,使中學生對歌曲創造背景進行充分了解和掌握,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回憶故事,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最終提升中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5 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中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不能一蹴而就,中學音樂教學實效性要求教師在長期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懈摸索和探究,不斷嘗試,通過一次次的失敗取得成功,只有這樣,初中音樂課堂才能夠有所進步,煥發出無窮的魅力和無限生機。
參考文獻
[1] 王 屏.初中多媒體音樂教學實效性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02).
[2] 楊雯劼.因勢弄潮 構建活力課堂——初中音樂課堂中創設教學高潮的實踐研究[J].成功(教育),2010(01).
[3] 姚男,高見.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以《黃河大合唱》教學為例[J].河南科技,2006(06).
[4] 黃礫卉,張慶林,陳寧.論批判性思維訓練與問題解決教學的有效結合[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1).
[5] 朱鏡人.有效的教師及有效教學——國外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教學理論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