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丹 林琳
摘要:現代護理學科的發展和新型護理模式的確立,要求護生在掌握廣泛醫學知識的同時,還需具備心理、社會、倫理等人文知識,尤其是護理禮儀的知識。所以,如何將護理禮儀貫穿于護理教學中,顯得特別重要。它要求教師進行言傳身教,強化禮儀行為的訓練,在護理教學中具體體現禮儀要求,以引導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護士職業素養,不斷強化護生的禮儀意識,提高護生整體素質,使護生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更好地適應崗位,勝任角色。
關鍵詞:中職;護理禮儀;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12-0101-02
護理作為中職衛生學校的主要專業,培養的大多是未來的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的形象、言談舉止、音容笑貌等都可能對病人的身心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影響護理效果。 良好的護理禮儀有利于護患關系的融洽。2012年1月10日衛生部頒布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指出,加快護理教育改革與發展,在課程設置中加大心理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比重,增強人文關懷意識。
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禮儀,它既是護理工作者素質、修養、行為和氣質的表現,也是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為了塑造美好的護士職業形象,應從學生階段開始訓練。如果忽視禮儀教育,護生很容易把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帶到臨床工作中去,影響護士的形象,引起護患之間的矛盾。護生的護理教學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而護理禮儀教學是由教師主導的,所以,護理禮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護士臨床服務質量的高低。如何提高護生的職業素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護理禮儀貫穿于日常的護理教學中,使護生在課堂上得到培養和訓練。
一、護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樹立護理禮儀榜樣
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多數學生對護士形象的確立首先來源于護理專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護理教師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位護士,專業教師的職業素養往往對學生今后的工作起著很大的引導作用。
1.儀容儀表禮儀的帶頭作用
在護理教學中,護理專業教師深入角色,以一名臨床護士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按照護士的儀容、儀表、服飾禮儀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將其端莊、 文雅的臨床護士的職業形象確立在學生的思想深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將護士良好的儀容、服飾及體態,用教師的示范作用展示出來,這樣可使學生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良好的護理職業形象。健康、 高尚的護理教師形象對護生的作用是最直接的,是任何其他課程的教師所不能替代的,它更容易使護生產生價值認同,并自覺培養與效仿。
2.在操作示范中貫穿言談和行為禮儀的教學
在示范具體操作中,教師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飾演病人,教師扮演護士。真正地模擬各種不同操作的具體情景,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如密閉式靜脈輸液操作示教中,操作前問候并稱贊病人,“您好,您今天感覺怎么樣?”“您今天看起來氣色好多了! ”以示對病人的關心和鼓勵,增強其對疾病的信心,使其振作起來,愿意配合治療;核對床號、姓名后,耐心解釋操作目的,取得病人的配合。護理教師不僅要練就熟練的護理技能,同時要將肢體語言與操作動作協調、舒展,把護理技術之精與操作藝術之美融為一體,展示給學生。操作中重視病人的感受,當病人感覺疼痛時,應減慢滴速并主動地解釋,“這次輸入的藥物有點疼,我已經幫您調慢滴速,您感覺如何?如果有不舒服應及時告訴我。”操作后禮貌的道別,“那您好好休息,如果有什么需要請按床頭呼叫器,我會及時過來處理,再見!”教育學生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學會溝通、交流的禮儀,使學生知道如何跟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及在各種不同的場景中如何注意行為禮儀美。
3.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禮儀意識
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講授法可以幫助護生獲得系統的禮儀知識;運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法觀看護理禮儀表演、各項護理操作標準等,使學生全面獲取有關禮儀規范方面的信息,加深對禮儀的了解,強化對禮儀的印象。
二、在日常護理教學中加強護生護理禮儀行為的培養和訓練
在日常護理教學中貫穿護理禮儀的教育, 使護生從初學時就按規范要求練習, 并不斷訓練和強化。而且在訓練過程中,注重護生的儀容儀表禮儀,言談禮儀和行為禮儀的培養。 如實訓課程中設計護士禮儀化妝比賽及最佳發型評比,選出護生心目中妝容最得體的護士;設計情景劇比賽,將行為禮儀中的介紹、握手、電話、迎送、攙扶、引導等行為及體態禮儀的著裝、儀容、表情、手勢、站姿、走姿、坐姿、端治療盤、推治療車、蹲下拾物、持病歷夾等展現到情景劇中,以小組為單位點評,得體的護士得體在哪里,不得體的護士又是哪里還做得不夠好,選出護生心目中最佳的護士,并給予表揚和獎勵。
1.護理禮儀滲透在護理操作實訓中, 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在上實驗課時,要求學生把護理實訓室當模擬病房,提前10分鐘到實訓室, 先在門外的落地鏡前嚴格按要求整理著裝, 戴護士帽,頭發前不遮眉,側不掩耳,后不過領,護士服清潔、平整 ,身著白色工作褲,腳穿白色軟底護士鞋,面帶微笑 ,展示出一個個端莊的標準臨床護士的職業形象,并按小組位置站好,等待教師上課檢查。筆者上課前先檢查學生的著裝再上課,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學生,由筆者進行指導并要求整改。此方法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護士著裝習慣。護理操作練習時,中途不允許脫下帽子或者工作服,違反者每次每項扣除平時成績1分(滿分按100分計),平時成績占期末總評的20%。操作練習中不僅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操作程序,更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職業形象的培訓。要求學生操作練習中保持良好的姿勢,把站、坐、走、下蹲、端治療盤、持病歷卡、書寫等正確姿勢貫穿到護理實訓的全過程中,培養護生端莊穩重的儀表、訓練有素的舉止,深刻體會到護理禮儀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通過自己的形象表現出護士獨特的美。每項操作都可以設置一個具體病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組練習,如“氧氣吸入法”一課,可設置病例:病人王某50歲,女,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突發呼吸困難,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治療。學生練習時模擬場景進行,比如操作前的解釋:“王大媽,您喘得厲害,現在遵醫囑給您吸氧,吸氧后您就會感覺好一些,請您配合一下好嗎?”操作中的指導:“您躺好,我用濕棉簽給您清潔一下鼻腔,以便氧氣進入順暢……氧氣流量已經調節好了,來,我幫您把鼻塞塞進去,套上固定帶。這樣松緊合適嗎?”操作后的囑咐:“現在氧氣給您吸上了,為了您的安全,請您和您的家屬不要隨意調節流量,不要在病室里吸煙或者使用明火,我會經常來看您的,您好好休息吧!”主要從操作前對病人的稱呼、解釋 ,操作中語言的指導配合,以及操作完畢時的交待等方面進行訓練,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逐步培養護生熟練的護理技能,培養學生的護理綜合素質。
2.護理技術考核中體現護理禮儀的內容
除了護理理論考試之外,每學期還設置技術考核,占期末總評的40%。考核采用抽簽的方法,設置不同的模擬病例,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案例及模擬場景的具體情況,和病人進行有效溝通,同時注意操作過程中的儀表、儀態,操作過程的流暢和美感。操作評分標準中,具體體現護理禮儀的內容。其中,儀容儀表5分,語言溝通10分,技能60分,知識理解5分,表情態度10分,動作流暢,符合美感10分,總分100分。從評分標準可以看出教學的導向,在護理操作考試中實行護生的禮儀、操作相結合,在儀容儀表、表情和表現、語言和動作,知識和技能等方面進行全面考評,綜合評分。這種考核方法系統地、全面地、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了禮儀修養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掌握必備技能的同時, 有意識地注意自身的職業禮儀與職業形象。
3.開展比賽,強化綜合素質
課余開展護理禮儀比賽,利用夜修時間開放實驗室,教師設置案例,讓學生2個人一組去強化訓練,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指出之間不足之處,著重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學校的訓練室中,應設置有鏡子和正確示范圖。學生可以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禮儀舉止,及時準確地糾正不良姿態。然后,再結合具體案例訓練怎樣跟病人溝通。賽后,老師再做出點評,指出其中的錯誤,及時更正不正確的姿勢。通過比賽,讓學生加強實訓,激發學生相互學習的熱情和競爭意識,培養她們的職業素養。
三、結語
良好的禮儀行為并非一朝一夕訓練而成,它需要長期的培養。護理禮儀課時有限,因此,在其他課程教學時,教師應有意識的將禮儀知識與醫學護理知識相互滲透,真正達到“內練修養,外樹形象”的目的。必須將護理禮儀貫穿于護理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我們在護理教學中的辦學質量,為培養高水平的護理隊伍打好基礎,以適應醫療技術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參考文獻:
[1]衛艷萍.護理禮儀教學方法探討[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1):94.
[2]梁小麗.護生的護士專業形象塑造與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0(4):204-206.
[3]王蘭英.護理禮儀課程在蒙醫高等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名族醫藥雜志,2010(6):66-67.
[4]鄭弘,黃文杰.《護理禮儀》課程內容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48-249.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