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為一名一線英語教師,如今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面對國內高職院校的英語現狀,在這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使其EOP轉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英語教學EOP轉向的必然性,針對EOP影響因素來進行研究,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認識英語教學EOP轉向問題,而且進一步促使高職院校中EOP轉向的發展進度,最終的目的在于讓這種EOP轉向應用于英語教學中,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EOP 轉向;影響因素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把學生職業能力作為教育學生的根本目標,這就稱為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也叫行業英語。它的特點是:以教材、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為改革的基點,結合國外教學經驗,培養一批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隊伍。
1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EOP 轉向的必然性
1.1 英語教學的EOP 轉向符合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目標
以就業為最終目標,以服務為宗旨,這是我國高職院校應該把握的重點。還必須以產學為指導,這樣方能為社會提供實際應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另外,英語也是一門溝通交流的語言,學生學好這門語言才能更加的在行業中擁有更好的能力。而要提高職院的英語教學,促進英語教學EOP轉向則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掌握好了英語技能,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才能得到很大改善,掌握了這門語言,學生的從業能力才能大幅提高。
1.2 英語教學EOP 轉向符合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的要求
在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邁向新臺階的背景下,高等職業學院應該以綜合素質的提高來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英語在這方面扮演著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夠大幅提高人才專業能力與綜合能力,這樣就能適應社會對于高等職院畢業生的不斷提高的標準,使得學生能在職業生涯上獲得更多的機會。所以高等職業院校應該加大英語的學習,促進EOP的轉向,使學生更好掌握英語技能,使學生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揮自身價值的機會。
1.3 英語教學EOP 轉向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以往的有關擁有英語技能和沒有英語技能的畢業生的調查研究經驗中,我們能夠發現擁有英語語言技能的畢業生在日后的生涯中,其薪資以及職位升遷明顯好于沒有此項技能的畢業生。另外調查也顯示,英語扮演的角色隨著職位的升高顯得越發重要,所以加強英語教學對于社會的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的發展來說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職業發展和英語能力要求為教學的目標來設立教學課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滿足社會需求。
2 高職英語教學的EOP 轉向
2.1 EOP 轉向符合教育改革的原則
“服務地方產業、與崗位對接,基于工作過程”是我國高等職業學院對于學生成長進行培養的宗旨,所以學生的英語必須職業化,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技能。我國很多的法規和規范都對于高等職業學院學生進行職業化英語教育有相關的要求,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和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語言技能。另外根據蔡基剛對于英語的研究也表明:EOP才是與學生職業緊密聯系的,而不是傳統的EGP模式下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能力,EOP對于學生職業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促進EOP轉向,對于學生有著深遠的意義,不僅是英語技能還對于其今后的個人發展與提升。
2.2 EOP 轉向符合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大發展,我國對于專業能力人才具有很大的需求量,世界的經濟體有各方面融合的趨勢,而我國在技術行業的人才還是相當少的,擁有英語技能的技術型人才則更為稀少。而EOP轉向則為這些不能滿足的需求帶來了福音,EOP能夠培養學生專業英語的應用能力,而且加強了專業英語的交流,這可以在土木、環境等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能夠滿足對外的企業與公司對于英語技能下的專業人才的要求。
2.3 EOP 轉向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我國的高校既抓學生的專業學習,另外也注重學生修養方面,學校開設了大量的思想課程和其他課程,而學校真正教授專業知識的的課程其實是挺少的,而EOP轉向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化能力。
3 EOP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影響因素
3.1課程與教材的多元化、生活化、真實化
傳統的聽說讀寫已經無法滿足專業性強的社會要求,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對于專業英語的提升效果較差,EOP教學在這種環境下就顯得尤為的重要,EOP能夠滿足社會對于各種專業的人才英語交流能力的需求。EOP教材應具有多元化、真實性等特點,才能滿足需求,教材的選擇要為專業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模板。
3.2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
我國機械式的由老師全堂講課,學生只負責聽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這種忽視在高等職業學院中表現的更加突出,EOP教學指明,老師不能夠只作為講課的人,整個課堂應該把學生作為中心,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整個課堂的學習引領者,引導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指導學生對學習的有效組織和改正學生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
3.3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的合作教學
EOP在我國的職院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與時俱進,隨著英語教育者邁進ESP時代,教師更應該不僅僅依靠EGP教材,EOP對于老師的的知識水平要求并不高,它需要專業老師擁有良好英語技能,英語與專業相融合,培養既有專業技能又有英語技能的高級人才,滿足社會對于雙重人才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效果的評價是反映教學效果最為直觀的表達,是對教學過程質量的有力監督。學校對于評價系統伴隨EOP的發展應該有所改革,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發展。
EOP在英語教學上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呈現,要想EOP得到更好的發展,應該僅僅的將專業與英語融合,然后結合專業特征通過一系列的糾正改革,讓高校培養出更多擁有英語專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更多具有職業競爭性能力的人才。在某種程度上,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EOP的轉向時必須的,而且更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
參考文獻
[1] 張敏.后方法理論在民族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3):178-181
[2] 梁成艾,朱德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價值取向與本質特征探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11):36-39
[3] 羅艷.基于層次與實用出發改革與探索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新途徑[J].東方教育,2013,(12):16-16
作者簡介:任飛躍,(1979- ),男,遼寧錦州人,碩士,講師,工作于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畢業院校:渤海大學。
快遞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北京路二段四號,郵編:121001,任飛躍(收),電話:1550416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