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廣泛地應用在產科臨床上。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孕婦進行產前檢查,以觀察其胎兒是否存在畸形[1]。為了進一步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胎兒肢體畸形方面的應用效果,筆者對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732例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產前檢查的732例孕婦。這些孕婦的年齡在21~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7±2.5)歲。她們的孕周在19~24周之間。在這些孕婦中,有427例初產婦,有305例經產婦。這些孕婦均為單胎妊娠。
在這些孕婦進行產前檢查期間,對其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查所用的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其探頭的頻率為2~10MHz。讓孕婦取平臥位,對其腹部進行橫切、縱切等多方位的掃查,以觀察其胎兒的頭圍、顏面、頸部、脊柱、肱骨長軸的長度、腹圍、內臟、羊水指數、胎盤等級等情況。在此期間,重點觀察胎兒肢體的情況。在對胎兒的上肢進行檢查時,臨床醫生應觀察其尺骨、橈骨及手掌的發育情況,并觀察其手臂與手掌的關系,確認其手指的數量,觀察其手掌及手指的姿勢是否正常。在對胎兒的下肢進行檢查時,臨床醫生應測量其股骨長軸的長度,觀察其腓骨、脛骨的發育情況,并觀察其足部的大小、形態及其與小腿的關系,此外,還應確認其腳趾的數量。
我們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產后檢查證實,在這732例孕婦中,有8例孕婦所懷的胎兒存在肢體畸形。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在這些孕婦中,有7例孕婦所懷的胎兒存在肢體畸形。在存在肢體畸形的這7例胎兒中,出現多指、多趾畸形的胎兒有2例,出現缺指畸形的胎兒有1例,出現足內翻的胎兒有2例,出現肢體姿勢異常的胎兒有1例,出現前臂缺失的胎兒有1例。與產后進行檢查的結果相比較,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準確率為87.5%(7/8)。詳情見表1:

表1 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結果(例,%)
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和環境污染是導致新生兒出現先天性畸形的主要原因[2]。肢體畸形是先天性畸形中較為常見的類型。除單純的肢體畸形外,還有一部分肢體畸形屬于肌肉骨骼系統的畸形。肢體畸形具有多發性和全身性的特點,此類畸形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兒的染色體異常所致[3]。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被廣泛地應用在產科臨床上。此檢查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準確性高、可重復操作的特點,產科臨床上通常使用該檢查方法對孕婦進行胎兒肢體畸形的產前檢查[4]。
大量的研究證實,孕婦在妊娠12周時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檢查出其腹中的胎兒是否存在畸形。孕婦在妊娠16~20周時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檢查出其腹中的胎兒是否存在肢體畸形。因此,臨床上不可過早地對孕婦進行胎兒肢體畸形的產前檢查,以免漏診[5]。此外,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還會受到胎兒的胎位及檢查醫生技術水平的影響。因此,檢查醫生應熟練地掌握胎兒肢體畸形的影像學表現。在對孕婦進行胎兒肢體畸形的產前檢查時,檢查醫生應注重對其胎兒的大小、羊水指數、胎位等情況進行檢查,以免漏診[6]。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由于胎位的原因使胎兒的肢體顯示不清,檢查醫生應讓孕婦下床活動30分鐘,然后再對其進行檢查。由于存在肢體畸形的胎兒常合并有其他系統的畸形,因此,當檢查出胎兒存在肢體畸形后,檢查醫生應對其機體的其他系統進行檢查。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準確率高。此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查長松,黃月紅,戚麗,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2):185-187.
[2] 李婧宇,王斌,蔡愛露,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1,27(5):1039-1042.
[3] 曲曼靜,李艷麗.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療,2012,31(20):172.
[4] 管雯娜,馬娟,王娟,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結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3):204-206.
[5] 李莉蕊,陳振喜,陳寶霞,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23例分析[J].疑難病雜志,2011,10(1):63-64.
[6] 譚曉群,尹嬋,童立里,等.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肢體畸形的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