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兼顧了金融業的效率與公平,兩者的有機結合,促進了金融體系的良好發展。本文通過對商業性金融在扶富方面的效率和政策性金融在扶貧方面的公平進行分析,深入探究兩者的關系,以期促進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平衡發展。
關鍵詞: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效率與公平;關系
學者們將金融分為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兩大類。商業性金融對市場進行調節,政策性金融對市場進行優化配置,兩者是一種相對應的概念。在商業性金融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產生了政策性金融,其目的都是為了構建平衡的現代金融體系。因此,為促進金融業發展,理順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關系、促進兩者平衡發展非常重要。
一、商業性金融在扶富方面的效率
在市場經濟中,商業性金融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原則進行商業性的貨幣資金流通運作,營利性和商業性特征明顯。商業性金融的特征決定了其“扶富避貧”的趨勢,但隨著商業性金融的發展,其扶富的效率也為社會金融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市場運行機制方面,商業性金融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受到金融項目的局限,只要是營利頗豐的融資項目,商業性金融就會主動爭取。商場是商業性金融的方向標,所以在進行融資時一般不會有優惠,而較多的是考慮融資風險、安全與營利。在活期存款上,商業性金融擁有信用創造和派生資金存款的功能。
其次,在業務經營結構方面,營利的多少是商業性金融進行經營的宗旨,在市場經濟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商業性金融的目標。由此可以看出,資金能力較強的客戶是商業性金融的主要業務范圍。例如,由于資金能力較強的人收入比較可觀、還債能力強、貸款額度大等原因,商業銀行一般會同意這些人的貸款申請。而對于工薪階層等低收入者,商業銀行一般不會同意其貸款申請。
二、政策性金融在扶貧方面的公平
政策性金融是在市場機制不足和失靈的條件下產生的,以國家政府的支持為基礎,通過特殊的融資手段對市場金融體系進行合理調整,以促進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協調發展。優惠性、補充性和扶貧性是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特征。
在扶貧方面,政策性金融是對商業性金融的一種補充,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原則,政策性金融在農業上有著重要體現。政策性金融為農業提供了中長期的低利貸款,還給予了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國家農業的發展,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了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如我國的農業發展銀行等。這些金融機構往往是為推進農業的發展而設立的,國家政府為這些機構提供資金,為農業生產經營者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由此可以改善農業現代化發展結構、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產品的生常率,最終提高農民的收入,發展現代化農業。
農業方面的政策性金融扶貧實質就是通過小額貸款對貧困地區給予政策性的支持,滿足貧困地區生產經營的需求,解決貧困地區“貸款難”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變其生產經營的模式,提高生產率。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運用特殊的金融手段對資金的趨利性流動進行控制,將一定的資金配置到農業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并注重給予相應的優惠。另一方面,集中一部分資金扶持相對落后的產業,以促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協調平衡發展。此外,還需要利用銀行的經營體制,即“按時歸還”體制,以促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扶持的項目在一定時間內能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三、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存在平行互補的關系
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關系實質上是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市場金融資源配置與政府進行調控之間存在著平行互補關系,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促進金融業乃至于社會經濟的穩健發展。
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互為表里,相輔相成。主要表現為,在金融政策上,兩者的法律地位平等,在業務范圍上互補,當商業性金融進行符合政府的經濟政策活動時,政策性金融就會給予相應的支持。商業性金融為表,有效的進行著商業金融活動。政策性金融為里,為商業性金融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
將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混淆看待,就是將商業性金融機構的自主監管與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監督混為一談,對金融體系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會造成金融業發展的不平衡。例如,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業務結構上的不平衡。所以,要全面認識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之間存在著平行互補的關系,促進兩者的協調平衡發展。
四、結束語
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是金融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兩個“希冀”,兩者存在著并列、互補的關系,不可互相替代。市場主體的自主資源配置與國家的宏觀調控之間需要協調均衡發展,在分清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實質關系上,構建一個現代化的金融體系,全面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碩,王偉.論區域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協調發展[J].武漢:金融,2013,01:26-29.
[2]沈樂穎.基于政策性金融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路徑選擇[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3,07:12.
[3]李劍.從政策性金融與開發性金融的差異看我國政策性銀行的轉型[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
作者簡介:曾家興(1996- ),男,四川宜賓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