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輝
(滄州市新華區民族醫院 河北 滄州 061000)
胃潰瘍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指由多種因素而引起的一種黏膜慢性潰瘍性疾病,多發生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球部等部位。胃潰瘍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上腹部疼痛、胸骨疼痛、噯氣、食欲下降、吐酸水等,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方法不當,還會發生胃出血、胃穿孔等急腹癥,甚至發生癌變(幾率為1%~7%),可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聯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2月~2014年2月間我院收治的90例胃潰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9例,女性患者有41例,他們的年齡為35~70歲,平均年齡為(50.32±3.51)歲,他們的病程為6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1.73±0.5)年,他們的潰瘍病灶直徑為0.7~2.0cm,平均直徑為(1.51±0.42)cm。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90例患者分為A組(45例)和B組(45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胃潰瘍的臨床診斷標準[1],并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的患者。②存在造血功能異常的患者。③近2周內服用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藥物的患者。④存在精神疾病患病史的患者。
聯用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為A組患者進行治療,聯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為B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奧美拉唑(由西安華東醫藥博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64797)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20mg/次,2次/日,連續治療28d。克拉霉素(由修正藥業集團長春高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050292)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500mg/次,2次/日,連續治療14d。阿莫西林(由云南銘鼎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53021699)的用法及用量是:口服,20mg/次,2次/日,連續治療14d。雷貝拉唑(由海南中化聯合制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為H20110160)的用法及用量是:餐前口服,20mg/次,1/日,連續治療28d。
①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及周邊炎癥全部消失。②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基本消失,但仍存在炎癥。③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的縮小程度>50%,但仍存在炎癥。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內鏡檢查顯示潰瘍面的縮小程度<50%,仍存在炎癥。治療的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56%,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44%,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下表。

表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在A組45例患者中,發生皮疹的患者有6例,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有6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6.67%;在B組45例患者中,發生皮疹的患者有2例,發生惡心、嘔吐的患者有3例,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1.11%。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x2=7.901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胃潰瘍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胃潰瘍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較難治愈等特點,可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研究證實,胃潰瘍的發生與胃黏膜自身防御能力下降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以往,臨床上多采用聯合應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的方法治療胃潰瘍,此方法能有效抑制患者的胃酸分泌、根除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面的愈合。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3],使用雷貝拉唑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是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4],其對胃壁細胞H+—K+—ATP酶系統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胃酸的分泌,使胃內的pH值保持在6以上。此外,雷貝拉唑還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等優點,并且不會對蛋白酶和內因子的分泌造成影響。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聯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筆者聯用奧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為A組患者進行治療,聯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為B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分析結果顯示,B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聯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劉桂清,程冬生,易圩生等.雷貝拉唑聯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良性胃潰瘍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10):6-8.
[2] 侯慶柱.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合阿莫西林療法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5):959-961.
[3] 蔣驊.雷貝拉唑和克拉霉素聯合阿莫西林療法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9):78-79.
[4] 黃雪峰.使用雷貝拉唑、克拉霉素聯合阿莫西林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1(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