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霞
【關鍵詞】 幼兒;創新意識;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3—0035—01
幼兒的創新意識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更是一種社會化的產物。任何一個幼兒,只要發育健康,都會具有對大千世界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為滿足這種好奇心進行的探索和創新能力。從這一角度講,可以說創新是人的一種天賦。這種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是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延續,完全取決于幼兒教育過程中所受到的訓練、熏陶與鼓勵。從某種角度講,在人的發展中,幼兒教育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人的創新意識、創新欲望指向的鮮明性的強弱,以及創新能力的大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幼兒早期教育作用的結果。因此,加強對幼兒創新意識的教育與培養,已成為幼教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一、進行創新教育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重要任務
前面提到,創新是人的一種天賦。人的創新意識、創新欲望指向的鮮明性的強弱,以及創新能力的大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于幼兒早期教育作用的結果。
我國幼教工作經過20多年的改革,雖變化很大,但嚴格來說,在教育思想觀念、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培養目標等關鍵問題上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教師比較一致的做法是簡單的禁止和否定。“不行”、“不對”、“錯了”、“死腦筋”、“笨孩子”等等的語言不絕于耳。幼兒的好奇心、創新意識、創新欲望、對未來的幻想與憧憬,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等,都在這一次次聲色俱厲的判定聲中慢慢消失與泯滅了。在這樣的氛圍中,是不可能培養出幼兒的創新精神,幼兒也是不可能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創新所需要的個性品質和心理素質的。因此,創新教育已成為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一項迫切任務。
二、家庭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啟蒙之地
家庭教育對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濃厚的影響和滲透作用。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的基礎和條件。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和活潑的氣氛有助于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的發展。因此,每個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主動調整家庭教育的目標,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系,并以自身良好的創新精神和行為去支持、配合、鼓勵、激勵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行為。實踐證明,父母具有良好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也會對孩子創新意識以及創新欲望的培養起巨大的榜樣作用,父母的創新意識和行為在潛移默化中都會感染和帶動孩子。
三、幼兒園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主陣地
有研究顯示,幼兒的“心理自由”是創新意識形成的最重要的條件。因此,幼兒教育應樹立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的教育目標,形成整個幼兒園寬松、活潑的園風和人際關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的“土壤”、“氣候”。所以,把創設幼兒“心理自由”作為創新教育環境和氛圍的核心,摒棄一些傳統幼兒教育中條條框框的束縛,營造適宜于幼兒輕松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欲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幼兒園應根據基礎建設、師資力量、經費投入以及環境條件的不同因材施教,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的力度,創造形式多樣的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環境、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層次等,以滿足幼兒多種多樣的需求,促進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個性發展。在教育內容上,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有較大的學習選擇權;在時間上,有較多的時間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游戲中思考、感觸、體驗;在教學方法上,把啟發式、誘引式、導學式、開動式等貫穿其中;在教育環境上,要創建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氛圍,組織各種娛樂活動,讓幼兒自由選擇參加。同時,對那些思維反應慢、生理上有缺陷的幼兒,要在人格上平等對待,為他們配備導師,積極鼓勵他們融入群體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四、社會教育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大環境
對于社會這個大環境來說,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全社會營造有利于創新、鼓勵創新的社會風氣和支持系統,包括對幼兒教育導向的宏觀指導、經費投入以及符合時代特征的人才觀的輿論導向;建立新型的幼教創新教育模式等,使幼兒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創新的濃厚氛圍。這就要求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習慣,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幼兒創新意識培養的重要性,積極為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教育服務。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