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霞
【關鍵詞】 高效課堂;任務導學;教學模式;教師;學生;學校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3—0072—0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一直致力于研究出一種新的教育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教得少,還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而“任務導學”教學模式就是這么一種教育方法。新課改提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的身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要求,“任務”作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和相互合作探究的紐帶,是備課組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更是學生自主探索、展示自我的舞臺。通過對“任務導學”教學方法的逐步探索與升華,相信它將會成為可以促成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完美結合的有效工具。
一、教師
1.教師要適應新課改要求轉變觀念和角色。新課改下,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那么,教師的傳統角色定位與觀念也要轉變,規定教師要由過去單一的知識傳播者轉為影響學生學習的探索者、指導者和反思者。“任務導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指導者的身份,加速自己從“教師”到“導師”這樣的一個角色轉變過程,做到信任學生獨立探索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加以指導,幫助學生消除自主學習中的認知障礙,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去,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吸收新知識。教師的教學是在不斷的反思中進步的,因此,教師要做好課堂反思者,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到更合理解決教學問題的途徑,從而持續優化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超越自己,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2.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預習的指導,關注后進生。教師會在新課講授前把學案發給學生,學生通過學案能夠明確學習目標,帶著任務進行預習,這不僅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也更是“任務導學”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學生經過預習后不僅能發現自己的知識認知障礙,還能提高自己聽課的效率。預習的有效性關系到“任務導學”教學模式課堂的成敗,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預習的指導,并做好督促學生完成學案自主學習部分的工作。
3.教師要營造一個和諧互助的學習氛圍。“任務導學”課堂教學是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與展示中共同完成的,學生在學習討論小組里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會有許多生生交流的過程,還會有學生在全班面前講解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提出自己疑問的機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教學藝術,最重要的是應該有一個能夠創造良好教學氛圍的能力,學生在平等、信任、理解的教學氛圍中就能夠更好地解除認知障礙,掌握教學知識。
二、學生
1.學生要樹立學習主人翁意識。素質教育目前不斷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健全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學生要一改自己只是知識內容的“被動接受器”這一想法,要樹立學習的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讓自己從一個被動學習者變成主動學習者,努力去發現問題并探索問題,感受收獲新知掌握新技能的快樂和幸福,逐漸地從思想上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把學習當做是自己的事。
2.認真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部分,做到積極探究問題發展思維。學生要充分利用學案并結合教師的指導,進行預習然后完成自主學習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注重在自學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動手操作去獲取新知識,發現知識的規律、性質并和原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相結合起來,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
3.學生要積極參與到小組活動當中。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緊扣教材和學案,針對自己在自學中存在的學習障礙結合學案提出的探討問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4.認真完成學生自我評價,整理裝訂學案。學生有效的自我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對自己已有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的檢查,然后進行適當的調整,最終逐漸形成自我調整的高效機制,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促進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因此學生在每一課時的結束后,一定要完成好自我學習評價。
三、學校
1.學校急需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任務導學”教學模式出現很多問題的根源是學校缺乏規范嚴格的制度,教師也沒有嚴格按照此教學模式的要求執行教學,想起來就用,想不起來或者不想用就算了,這樣根本就無法保證此模式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2.學校應對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學校應對在校教師針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意義以及學案具體的編制和實施過程進行全面有效的培訓。培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請高校里的專業人士到校進行培訓講座,對教師進行該模式方向上的指引,不斷拓寬理論知識;可以隨時根據教師運用此模式過程中遇見的難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輔導或者個人輔導。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項目名稱為小班額背景下小學高效課堂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801)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