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關鍵詞】 數學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3—0077—01
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從課程內容結構、課程目標到教育理念都與傳統高中數學有很大的差異,這對教師的數學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為如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種種問題。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談些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分重視應試教育
我國多年一直大力開展應試教育改革工作,但是并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究其原因就是人們在衡量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果時,總是以“高考”這一應試方式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與此同時,學校領導過分強調升學率,導致應試教育成為高中教學的主流思想,這些都是造成教師進行機械化教學和學生進行被動化學習的主要原因。
2.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意識不足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相關資料中指出:開展教學工作時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形成主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強烈意識。也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還應該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不過在現階段的高中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解答試卷的能力上。這就讓學生產生了一種數學知識只能在考試中應用的錯覺,無法積極主動地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的問題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靈活應用教學方法,而實際教學中,教師依舊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方法置之不理。如,面對課改革提出的“十字相乘法”,很多教師采取回避的態度。
二、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
1.更新觀念
首先,教師要認真領會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了解新課改的目的,這樣才不會在改革當中迷失方向,才能夠真正落實、貫徹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其次,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所謂“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同時,還要多渠道獲取知識。教師除了看專業書籍,也要借助于網絡媒體這一先進的手段進行學習,要多和其他教師交流、溝通,提高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當然,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組織者,要充分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了解不同學生的智力差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教師還要多給學生提供思維空間、活動空間,給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
2.注重搞好初、高中教學的銜接
高中數學教師要多研究初中教學,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要把握好難易度,做好由具體到抽象的過渡轉換,注意循序漸進。切不可在學生剛進入高中就來個下馬威,讓學生喪失信心。特別是新教材已注意到這個問題,降低了難度,拓寬了知識面,不能再按照傳統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增加學生的負擔。筆者在教學中根據新課程特點,結合了多媒體教學,指導學生從初中知識開始來研究函數,注重分析,逐漸過渡。從學生的接受情況看,效果還不錯。
3.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高中數學教學特點和新課標關于自主學習的要求,筆者在學生進入高中就著力加強了對學生學習方法方面的指導力度。筆者對學生提出了“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鞏固、解決疑難、歸納整理、反復學習和總結提高”的要求,并將學生的課后時間進行分解,每天下課前布置好下一節課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花不少于15分鐘的時間課前自學,上課著重聽教師講課的思路,解決自學時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樣能把握重點,突破難點,詳略得當,確保課堂教學高效。課后做好針對性的鞏固強化,對疑難問題、易錯題型、解題技巧以及一些經典題目,要求學生用專門的記錄本進行歸納整理,以便日后經常拿出來研究,加深理解記憶。長期堅持,就會使所學知識由“熟”到“活”,由“活”到“悟”,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