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內容摘要】團體輔導作為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在很多領域中都備受青睞。經過多年的社會發展以及經濟發展,教育水平也在迅速的發展,在大眾思維開始轉變的背景之下,教育中的團體輔導也在發展著?,F今已經成為了值得研究的主題之一。而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團體輔導也在發揮著它的作用。那么怎么讓初中德育工作和團體輔導更好的融合呢?通過本文,我們一起探討。
【關鍵詞】團體輔導 ?初中德育
團體輔導,顧名思義就是以團體為基礎的。這是和個體輔導之間的最大區別。輔導對象可能是一群特殊人,也可能是一個班級或兩個班級。之所以需要以團體為基礎,就是因為在對團體進行輔導的過程中,團體中的人員不僅是需要以個人為單位來進行學習和思考,更是要讓團隊中的成員相互探討學習,相互交流借鑒。對不同類別的團體進行不同的團體輔導,可以幫助學生簡歷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確的三觀。
一、團體輔導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應用的原則
初中的德育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開始接觸世界,探索世界的階段。他們沒有完整且正確的三觀。他們非常容易受身邊的人和環境的影響,如果沒有好的德育教育,學生難免會走偏路。因此在初中必須要實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所以在德育工作中使用團體輔導的方法的時候,應該注意其原則。
1.專業原則
通常在學校,我們將一個班級視為一個團體。老師就是這個團體的教育者和領頭人。學生所有的活動都是和班級這個群體分不開的。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了解學生的思想以及日常生活。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使用團體輔導的方式,需要班主任具有將團體輔導方式和德育工作相結合的能力。對于一個團體來講,一個高素質的老師可以幫助團體進行自發的改變。其中學生以團體的形式表現出有目的,有規劃,有紀律的行為。所以教師必須要接受專業的,與團體輔助相關的培訓和學習。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更好的運用在學生身上。
2.平等原則
初中時代,是學生形成比較固定的學習模式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但是現在初中,在教學方面普遍出現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填鴨式教學。以至于學生只懂得表面卻不是真正的掌握知識,將學習慢慢的變得形式化。這樣的現象致使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和好奇心。針對這樣的現象,團體輔導強調的不是老師的權威,而是一個班級團體中學生們之間的行為活動。在某一層面體現了在學習方面對學生的尊重。讓班級的同學共同探討,共同疑惑,共同分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還對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有推動作用。
3.共同原則
初中的德育教育需要細致的針對每一個同學的心理變化。同時也要對團體輔導的特點就在于群體性教育。在團體中是不強調個人主義的,因為在團體中可以學到的東西是在平時的德育教育當中很難實現的。我們可以發現團員們的共同之處,并且開展各種有趣的團體活動,通過團體活動,學生就會自發的觀察別人從而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他們互相幫助,促進成長發展。
二、團體輔導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方法
因為團體輔導的方式很早被應用于中學教育當中,所以團體輔導的方式也發展了很多種。那么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團體輔導呢?
1.團體談論
每個個體都是有社會屬性的,再是單獨的個體的同時他們也離不開團體。例如在生活中,個人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可能會向他人尋求幫助,或者是向很多人爭取意見然后進行判斷。這樣就是在團體中尋求方式。往往團體的力量可以更快更好的解決個體的困惑。所以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團體輔導要使用團體談論法,也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集思廣益,學會聆聽。
2.位置分配
團體中需要成員扮演不同的角色那個。這樣的方式在班級當中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的人承擔不同的角色會給團體帶來不同的影響。例如在一個班級當中,教師會給學生分配不同的工作,讓他們擔任班長、學習委員、衛生委員等不同職務。在他們履行對團體的責任的時候,就會清晰的意識到自己是在為班級服務。不僅在生活中需要這樣的位置分配。在學習中,老師也可以開啟角色扮演。例如讓學生共同協作分工,扮演不同角色去讀一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將自己帶入其中。學習體會。
3.競爭比較
團體中除了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分享之外,還需要團體內的競爭。因為有了競爭才會促使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逆流直上。教師可以組織全班性質的小測驗,然后給出分數。讓學生時刻知道自己在班級中的水平。然后教師加以鼓勵。教師也可以組織益智類小游戲,例如腦筋急轉彎或者是數學題,讓學生們限時搶答。在讓學生有競爭的同時也放松了課堂氣氛。
三、總結
針對初中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團體輔導方式和其他任何階段的團體輔導都有所區別。可以說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團體輔導起到了一個啟蒙的作用。因此它特別的重要,也特別的有效。所以在初中德育工作中,教師一定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團體輔導方式,提升自身的團體輔導方面的專業素養,從而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 姜相志. “團體輔導法”引入“基礎課”的范例闡釋[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2] 谷萌、郭成. 班級團體輔導的應用探析[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06).
[3] 李子飛. 初中生感恩原因、現狀及干預研究[D]. 重慶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濱??h陳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