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全國1554個農民工樣本的分析

2016-01-19 07:22:48徐增陽,姬生翔
中國軟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

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全國1554個農民工樣本的分析

徐增陽1,2,姬生翔2

(1.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2.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地方政府治理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漢430079)

摘要:在全國性農民工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從歸屬感、權益保障水平、剝奪感方面建立回歸模型分析了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顯示,農民工的年齡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反比,收入、相對剝奪感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正比,女性、黨員、零售業、無絕對剝奪感的農民工的非制度維權傾向相對更弱一些。

關鍵詞: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維權傾向;影響因素;有序回歸模型

收稿日期:2014-10-12修回日期:2014-12-1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0JJDZONGHE02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1BZZ042)

作者簡介:徐增陽(1975-),男,湖北丹江口人,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湖北地方政府治理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農村研究院研究人員,博士,研究方向:地方政府與地方治理、農民工問題。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9753(2015)01-0067-10

Abstract:Based on a nationwide survey,the article measures migrant workers’ tendency on non-institutional safeguarding to their rights with six questions. By building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endency of migrant workers’ non-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to their rights from dimensions of belongings,right protection status and deprivation. Here are the findings:(1) 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tendency of migrant workers’ safeguarding on their rights. The tendencies of migrant workers’ non-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their rights gets weaker as the age grows. (2) Income,deprivation affects the tendency of migrant workers’ safeguarding to their rights significantly. The tendency of migrant workers’ safeguarding to their rights grows stronger as the income or deprivation intensified. (3) Migrant workers who are female,Communist Party members,or engage in retail trade are performing a relative weaker tendency of non-institutional safeguarding to their rights than their fellow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Migrant Workers’ Tendencies

to Use Non-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to Safeguard Their Righ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Survey

XU Zeng-yang1 2,JI Sheng-xiang2

(1.SchoolofPublicManagement,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2.ResearchCenterofHubeiLocalGovernmentGovernanceandlocalDevelopment,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Key words:Migrant Workers;non-institutional safeguarding to migrant worker’s rights;tendency on safeguarding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influence factors;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一、問題的提出

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自農民工出現伊始便一直困擾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與農民工權益保障相關的各類維權行為屢屢見諸于各新聞媒體。這些維權行為對于媒體來說,一方面具有吸引公眾眼球的價值,另一方面代表著特定的社會發展動向。這些社會發展動向,不僅表明農民工的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也表明農民工的維權策略在不斷演化。層出不窮的維權行為大多是非常規性的和非體制內的。于是,這類行為通常被稱為非制度化維權行為、非正式維權行為或非體制內維權行為。隨著微博、自媒體等社會傳媒的迅速升級和發展,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行為也開始走入大眾視野,并引起全民關注。黨和國家領導者也逐漸意識到愈演愈烈的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已成為影響社會安定因素的痼疾。

與社會發展動向相呼應,學界對農民工問題關注和探討的重心也從最初的農民工維權與政府責任、農民工利益表達的障礙、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建議等問題的研究轉移到對農民工維權行動的研究。學者們在權益保障、政治參與語境下針對農民工個人的抗爭行為研究和農民工組織化的維權行為展開了深入研究。這些研究涉及維權行為的特征、產生原因、影響因素、轉變路徑等主題*從相同點來看,維權行動與政治參與的基本功能十分相似,都是為了行使基本權利、進行利益表達;從不同點來看,維權行為是公民利益可能被損害時發生的被動的利益表達行為,政治參與涵蓋的范圍更廣、更強調行為的主動性。然而,在實踐上,中國公民普遍存在政治冷漠、消極政治的現象,政治參與概念的外延大大縮小。所以,相關研究人員大多將農民工的維權行動等同于狹義上的政治參與行為。。第一,關于農民工維權行為的特征方面。董玥玥把農民工非制度化利益抗爭行為的特征歸結為主體的集體性、手段的非理性、行為的主動性、動機的利益性、結果的制度性五個方面[1]。鄧秀華認為,農民工政治參與模式變遷的新取向是從無序向有序方向發展、注重政治參與的實際效能、注重政治參與“投入與產出”的比率[2]。第二,關于農民工維權行為的產生原因方面。張健認為,利益表達主體沒有可以依賴的單位或組織、缺乏社會資本支撐、利益訴求遭遇政府防衛過當、利益訴求缺乏終止機制4個方面的因素使得組織缺位或越位成為非制度化利益表達事件產生的體制原因[3]。徐志達認為,收入普遍偏低、制度保障不力、政治文化落后、社會認同感不強等因素影響,使得當前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主要表現為非制度化參與[4]。董玥玥則將農民工非制度化利益抗爭的成因歸結為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地方政府執法不嚴、缺乏社會組織支持[1]。第三,關于農民工維權行為的影響因素方面。王晴鋒的研究結果顯示,剝奪和資源動員機制對農民工集體行動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剝奪感是影響農民工參與集體行動的主要因素[5]。鄭衛東的分析結果顯示,同期群、法律認知水平、工作職位、單位性質等變量對農民工維權意愿影響顯著[6]。吳琦認為,農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參與偏好受到其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等個人因素和政府公信力和社會輿論等環境因素的影響[7]。周斌認為新生代農民工在采取維權行動之前,一般會考慮個體心理對刺激的承受力、擁有的社會支持或資本、行動的成本收益計算、行動成功的預期4個方面[8]。第四,關于農民工維權行為的轉換路徑方面。張健認為非制度化利益表達的治理路徑是包括強化已有利益表達渠道的效能、使民眾擁有組織歸屬感、拓寬利益表達渠道、化解民眾消極政治心理[3]。徐志達認為,需要采取提高收入、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加強和普及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社會認同感等措施,促使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活動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轉變[4]。

總的來說,盡管學界對農民工維權行為展開了非常豐富的討論,但是對農民工群體的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研究仍然太少且不夠深入,尤其是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非常欠缺。而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的極度不充分又使得相關對策研究缺乏嚴謹的研究數據作支撐。這一研究現狀非常不利于學界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關智力支持。基于上述認識,本文嘗試在全國性數據的基礎上,使用建立回歸模型的分析方法,探求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因素。

二、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一)歸屬感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關系的研究假設

歸屬感通常是指一個人對某樣事物、組織的從屬感覺,是一種主觀的個人感受。農民工的歸屬感主要是指農民工對周邊各類社會組織的歸屬感,農民工在外出打工前的歸屬感可能主要來源于家庭、家族、村落、鄉村社會,農民工外出打工后的歸屬感則可能來源于家庭、同鄉會、居住區、城市社會。米慶成在研究農民工歸屬感時,曾將進城農民工的城市歸屬感劃分為對城市的地域歸屬感和對城市居民的群體歸屬感[7]。事實上,進城農民工在城市的歸屬感還有可能包括農民工對其從農村社會移植過來的原有家庭和鄉村社會的認同和依賴。鄉村原生性的歸屬感和城市后生性的歸屬感共同構成了進城農民工的歸屬感。所以,進城農民工的生活歸屬感應包括家庭歸屬感、鄉村歸屬感、城市歸屬感3個部分。

歸屬感對人的行為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米慶成指出,“歸屬感” 是一種社會文化心理和介于外界環境與人的行為的一種中間變量[9]。暴占光、張向葵則從心理學的角度指出,歸屬需要與內在動機有關系,當個體處于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環境里時,會出現更多的內在動機行為[10]。那么,農民工歸屬感的強弱和指向與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也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里,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設:

假設1:農民工的歸屬感對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影響顯著。

(二)權益保障水平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關系的研究假設

鄭廣懷的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工作職位、工作流動等資歷是影響農民工維權的重要微觀因素[11]。由于農民工的工作資歷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農民工的打工體驗,因而農民工工作資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工的權益保障狀況。一般來說,農民工的權益保障水平越高,安全感越強。農民工的安全感又會進一步影響到其對維權方式的認知,也同樣會影響到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由此,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設:

假設2:農民工的權益保障水平會對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產生顯著影響。

(三)剝奪感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關系的研究假設

剝奪感包括絕對剝奪感和相對剝奪感。絕對剝奪感是指勞動者對自身勞動付出和收入的感知和判斷。而相對剝奪感是勞動者與他人或自己過去的收入進行比較的結果。相對剝奪感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S.A.Stouffer提出,經莫頓(R.K.Merton)發展成為了一種關于群體行為的理論——社會失范理論。莫頓在社會失范理論中,將“失范”定義為文化目標與社會結構(制度)之間存在的矛盾而導致的張力與緊張,其中,文化目標是指起源于社會文化本身用于滿足個體生存、發展需求的目標、意圖和旨趣。社會文化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制度性手段,而不同群體、階層的所掌握的制度性手段是不同的。不同個體對文化目標與制度性手段的不同態度組合產生了五種社會適應方式,即改轍(innovation)、服從(conformity)、儀式主義(ritualism)、宿命論(retreatism)及造反(rebellion)。改轍(innovation)的特點在于個體認同社會提供的文化目標、但沒有能力運用社會認同的手段去實現,所以不得不去采取制度化之外的手段[12]。由此可見,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可以理解為一種改轍式(innovation)的社會失范行為。

伍德(Wood)曾指出,相對剝奪感是社會比較的結果,且經常涉及和類似群體進行的比較。而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相對剝奪感會影響到人的行為選擇[13]。如格蘭特(Grant)的研究結果顯示,群體抗議行為也受到相對剝奪感的顯著影響[14]。也就是說,相對剝奪感會影響到人的行為適應模式。進一步來講,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行為作為一種改轍式社會適應模式也會受到其相對剝奪感的影響。這里,本文提出如下理論假設:

假設3:農民工的剝奪感會對其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傾向產生顯著影響。

三、操作化與數據選擇

(一)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測量

測量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首先要弄清其概念和內涵。孫中民曾指出,非制度參與是農民工突破現存制度規范的行為,也是社會正常參與渠道之外發生的活動[15]。王金紅、黃振輝則指出,非制度化表達涵蓋了行賄、越級上訪、打擊報復、暴力對抗等行為[16]。高洪貴指出,中國現階段青年農民工的非制度化政治參與主要以集體罷工、集體上訪、集體抗議和自殺性威脅、報復、暴力活動、參加非法組織、串聯活動等形式出現[17]。由此可見,非制度化維權傾向主要指涉常規渠道之外的維權傾向。常見的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包括游行、罷工、毆斗、自殺、自殘等。盡管目的都是為實現維護自身利益,但其表現形式靈活多樣,不一而定。因而,界定非制度化維權概念最為簡單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排除法,即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為基本目的、常規利益表達渠道之外的補救性行動。

梳理既有研究文獻后,筆者發現學界對農民工維權行為的劃分多種多樣,但是針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分類很少。代表性的研究有謝秋山、許源源[18]曾以是否慣例化為標準,將體制外維權行為分為慣例化途徑(新聞媒體、學者呼吁、民間社團等)和非慣例化途徑(求助于非法組織和黑社會組織、暴力對抗等)。本文測量的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而行為傾向的測量與心理學密切相關。因此,本文借鑒心理學行為傾向的測量方式,使用農民工對典型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贊同情況來測量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具體來說,選用了罷工、打砸、自殺自殘、找黑社會、游行靜坐、堵馬路六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作為測量指標,并計算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贊同數量作為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代理變量。

(二)自變量個體特征、生活歸屬感、權益保障水平、相對剝奪感的測量

個體特征方面的自變量涉及性別、年齡、婚姻狀態、學歷、政治面貌、行業、月收入水平7個變量。(1)性別。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差異。在同等情況下,女性農民工的維權行為可能會與男性農民工有差異。劉伯紅曾指出“打工妹”常因擔心失去工作而不敢主張自己的權利,降低自己的勞動保護底線[19]。(2)年齡。有調查顯示,新生代比老一代更多地參與了維權活動,表現出更強的行動取向[20]。也就是說,年齡的差異可能會帶來農民工的生活經歷、觀念等方面的系統性差異,進而影響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3)婚姻狀態。有無組建自己的家庭是衡量農民工責任感指向的重要指標。已婚農民工可能在維權方面更多地考慮到其行為對自己的家庭的影響。(4)學歷。學歷的高低會影響人對周邊事物的認知,可能也包括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認知。(5)政治面貌。黨員受到了政黨內部特定的政治社會化影響,在政治認知、利益表達渠道等方面有著較大差異,并直接影響到農民工維權行為的選擇。(6)行業類別。每個行業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特點,不同行業類別的農民工在工作時間、勞動強度、組織管理制度等方面截然不同。因而農民工所屬行業類別可能會與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方式有著較大的相關性。(7)月收入水平。一般來說,農民工外出務工的直接目的都是獲取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其自身的社會心理定位、生活滿足感和世界觀,并影響農民工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看法。

歸屬感方面的自變量包括離鄉距離、居住狀態、社會融入狀態3個變量。(1)離鄉距離。一般來說,離家鄉越遠,就會對新的生活環境有越強烈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會會影響農民工在務工地的社會認知和行為選擇。(2)家庭居住狀態。家庭是人歸屬感最強烈的社會單位。是否與家人一起居住,會影響到農民工工作生活的節奏和心態。(3)社會融入狀態。農民工的生活歸屬感,不僅包括農民工與故鄉的聯系,也包括農民工在務工地的生活融入。如果農民工已很大程度融入了當地社會,那么,其作為外來移民的身份認知和行為方式會大大改變。

權益保障水平方面的自變量包括合同簽訂情況、利益受損程度、參保情況。(1)合同簽訂情況。

表1 變量的定義

合同簽訂意味著合法的勞動關系的確立,也意味著勞動者的勞動權利能夠更好地受到法律保護,這也可讓農民工有更強的勞動安全感。(2)利益受損程度。農民工的利益受損程度作為農民工打工資歷的一部分,會影響到其對權益受損事件的看法,進而影響其維權行為的選擇。(3)參保情況。農民工享有的社會保險參與水平的高低會改變農民工對權益受損的看法,進而影響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

剝奪感方面的自變量包括相對剝奪感和絕對剝奪感。(1)絕對剝奪感。社會分配帶來的勞動付出和收入的差異,直接關系到農民工的物質生活水平,并給農民工以十分強烈的心理沖擊。這種心理沖擊會影響農民工的認知和做事方式,進而影響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2)相對剝奪感。農民工通常會將自身收入與過去或周邊其他人的收入進行比較,形成一定的相對剝奪感。而相對剝奪感關涉農民工的心理需求層面,有無感知到被平等對待是衡量相對剝奪感的重要指標。本文這里更側重測量農民工對務工地政府公平對待務工者和當地人的公平程度的感知。

(三)數據說明

本文數據來源于2013年2月筆者指導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權益受損與權益維護”專題問卷調查*該調查由時為華中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的董念念等人具體實施,特此致謝!。問卷調查的對象為全國具有農村/農業戶口身份并進入城市從事非農產業超過半年的返鄉勞動者,調查范圍囊括22個省。考慮到農民工的流動性和調查成本,調查以滾雪球的方式展開,獲取有效樣本數為1554個。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統計

1. 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測量結果

本研究選用了農民工對罷工、打砸、自殺自殘、找黑社會、游行靜坐、堵馬路六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態度作為測量指標,并計算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贊同數量作為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代理變量。調查數據顯示,贊同0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43.7%,贊同1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29.4%,贊同2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14.3%,贊同3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7.7%,贊同4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2.2%,贊同5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1.2%,贊同6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的農民工比例為1.4%。

為了便于進一步測算和分析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本文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操作化為五點等級量表,即將贊同0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非常不贊同非制度化維權”,將贊同1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不太贊同非制度化維權”,將贊同2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一般”,將贊同3項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比較贊同”,將贊同4項及以上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定義為“非常贊同”(圖1)。根據上述定義,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持“非常不贊同”看法的農民工比例為43.7%,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持“不太贊同”看法的農民工比例為29.4%,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持“一般”看法的農民工比例為14.3%,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持“比較贊同”看法的農民工比例為7.7%,對非制度化維權行為持“非常贊同”看法的農民工比例為4.8%。

圖1 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分布

2. 歸屬感、權益保障水平、剝奪感的測量結果

歸屬感方面,在本鄉(鎮)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5.5%,在本縣(市)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13.5%,在本市(地級市)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17.9%,在本省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18.0%,在外省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44.8%,在國外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0.2%。與家人一起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48.9%,沒有與家人一起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比例為51.1%。務工所在地的當地人與務工人員關系非常和睦的農民工比例為8.0%,務工所在地的當地人與務工人員關系比較和睦的農民工比例為41.4%,務工所在地的當地人與務工人員關系一般的農民工比例為46.3%,務工所在地的當地人與務工人員關系不太和睦的農民工比例為4.0%,務工所在地的當地人與務工人員關系非常不和睦的農民工比例為0.3%。

權益保障水平方面,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例為50.5%,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例為49.5%。沒有參加任何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6.7%,參加1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41.7%,參加2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28.2%,參加3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11.0%,參加4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3.7%,參加5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5.0%,參加6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2.8%,參加7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0.7%,參加8種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0.3%。平均參保數量為1.95種,次數最多的是參加1種社會保險。利益受損經歷非常嚴重的農民工比例為3.9%,利益受損經歷比較嚴重的農民工比例為23.3%,利益受損經歷一般的農民工比例為56.5%,利益受損經歷比較輕微的農民工比例為13.0%,利益受損經歷非常輕微的農民工比例為3.2%。

剝奪感方面,認為自己勞動多收入少的農民工比例為43.1%,沒有認為自己勞動多收入少的農民工比例為56.9%。認為務工地政府對待當地人和務工人員非常公平的農民工比例為3.0%,認為務工地政府對待當地人和務工人員比較公平的農民工比例為55.4%,認為務工地政府對待當地人和務工人員比較不公平的農民工比例為32.8%,認為務工地政府對待當地人和務工人員非常不公平的農民工比例為8.8%。

(二)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

由于logistic回歸模型中不提供VIF指標,所以我們選擇通過運行同樣因變量和自變量的線性回歸來獲取VIF指標。將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作為因變量,納入所有自變量因素建立線性回歸模型后,運算的回歸結果顯示,所有自變量的膨脹因子都遠遠小于10,表明這些自變量不存在多重共線問題。

有序邏輯回歸方程回歸結果顯示,回歸模型卡方值為82.612,自由度為28,回歸模型有效(p=0.000)。在控制其他變量的情況下,自變量性別、年齡、政治面貌、行業、收入水平、相對剝奪感、絕對剝奪感對于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顯著。

具體來說,女性農民工贊同非制度化維權的可能性是男性農民工的0.676倍。農民工的年齡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反比。也就是說,年齡越大的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越弱,年齡越小的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越強。非黨員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是黨員的1.954倍,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政黨組織的教育功能對農民工維權傾向的影響十分明顯。

有意思的是,零售業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是其他行業農民工的0.563倍。眾所周知,零售業農民工大多是城市的流動商販,他們與城管之間有著尖銳的生存權和城市管理權之爭[21]。那么,為什么零售業農民工反而相對不太愿意采取非制度化維權行為呢?這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自變量經濟收入的回歸數據也引起了我們的特別注意。數據顯示,農民工的月收入水平與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正比,也就是說,收入越高的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越強烈。根據其群體特征,高收入的農民工一定程度上可被劃歸為中產階級。然而,中產階級理論認為,中產階級具有明顯的政治后衛的特點[22]。也就是說,多數中產階級在政治行為方面追求穩定性。然而,高收入農民工卻表現出了強烈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這是一個悖論。或許,是因為收入的增加使得農民工更加認可了各種表達利益訴求的“潛規則”。當然,也可能是行業、工種等變量遮蔽了經濟收入對農民工的作用。

認為當地人和外來農民工之間非常公平的農民工贊同非制度化維權的可能性是持其他看法農民工的0.292倍,認為當地人和外來農民工之間非常不公平的農民工贊同非制度化維權的可能性是持其他看法農民工的2.184倍,總體來看,農民工的相對剝奪感越強,其非制度化維權傾向也就越大,也就是說,農民工的相對剝奪感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正比。認為“付出多收入不少”的農民工贊同非制度化維權的可能性是認為“付出多但收入少”的農民工的0.687倍。換而言之,有絕對剝奪感的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更強烈。

表2 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有序邏輯回歸分析結果

注:*表示0.1的顯著水平,**表示0.05的顯著水平,***表示0.01的顯著水平。

總體上來看,行業屬性對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最為強烈(0.780),其次為相對剝奪感(0.739,0.469),再次之為性別(0.107)和絕對剝奪感(0.102)變量。由此可見,行業屬性、剝奪感、性別是影響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最為重要的3個變量。

五、結論及政策含義

由上文可知,農民工的年齡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反比,農民工的收入、相對剝奪感與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呈正比,女性農民工、黨員農民工、零售業農民工、無絕對剝奪感的農民工的非制度維權傾向相對弱一些。總的來說,本文中的假設三通過了檢驗,假設一、假設二沒有通過檢驗。

引起我們特別注意的是,行業、剝奪感、性別3個變量對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的影響最為強烈。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零售業農民工較弱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其深層原因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剝奪感的分析結果,與蔡禾等人的“相對剝奪感的農民工參與利益抗爭行為的程度較高”的研究結論較為一致[23]。由此,我們可以作如下結論:農民工的剝奪感會對其維權行為傾向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性別的影響主要來源于生理特征對行為認知的作用。上述3個變量中,剝奪感變量最具有操作性和可控性,這對于政策研究也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基于上述結論,本文認為要削弱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意依據不同類型農民工群體的特征制定促進農民工制度化維權的措施。由上文可知,女性農民工、黨員農民工、零售業農民工、低收入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要相對弱一些。政策制定者可以充分利用農民工的這些特點來降低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如黨員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政黨的組織教育功能起了很大作用。據此,政策制定者可以嘗試加強農民工的組織化程度,通過組織的教育功能來加強農民工對制度化維權渠道的認識,使農民工從認知層面看到權力和利益共享的可能性,進而為針對農民工的有效治理打下基礎[24]。第二,降低農民工的剝奪感對于引導農民工制度化維權來說十分必要。上述結論表明,剝奪感越強,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越強。而上文數據分析結果顯示,43.1%的農民工有絕對剝奪感,41.6%的農民工有相對剝奪感。這說明強剝奪感帶來的非制度化維權風險已經十分嚴峻。根據剝奪感理論,農民工的相對剝奪感還可能會引發形式主義、造反等社會適應行為。由此可見,降低農民工的被剝奪感,不僅可以弱化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也可以消除不良社會心態并降低其他社會風險[25]。第三,充分認識到強化農民工歸屬感的重要性。研究發現,農民工年齡越小,非制度化維權傾向越強烈。也就是說,新生代農民工的非制度化維權傾向更為強烈。而新生代農民工的歸屬感要弱于老一代農民工。可以推斷,歸屬感弱是新生代農民工非制度化維權傾向強的重要原因。因而,采取措施強化農民工歸屬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董玥玥.非制度化利益抗爭:農民工維權的行動策略及其解釋[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6):74-77.

[2] 鄧秀華.農民工政治參與模式變遷及其實現路徑選擇[J].求索,2007(2):67-69.

[3] 張健.非制度化利益表達產生的原因及其治理路徑[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1):93-97.

[4] 徐志達.新生代農民工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困境及對策[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58-65.

[5] 王晴鋒.農民工集體行動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51-62.

[6] 鄭衛東.農民工維權意愿的影響模式研究——基于長三角地區的問卷調查[J].社會,2014(1):120-147.

[7] 吳琦.農民工政治參與:制度化與非制度化方式的偏好和選擇[J].廣西社會科學,2013(8):7-11.

[8] 周斌.行動主體視角下新生代農民工維權行動的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47-151.

[9] 米慶成.進城農民工的城市歸屬感問題探析[J].青年研究,2004(3):25-32.

[10] 暴占光,張向葵.自我決定認知動機理論研究概述[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141-146.

[11] 鄭廣懷.資歷與信息的制約——影響農民工維權的微觀因素分析[J].清華法律評論,2007,2(1):43-53.

[12] 魯思·華萊士,艾莉森·沃爾夫.當代社會學理論:對古典理論的擴展[M].6版.劉少杰,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4-46.

[13] WOOD J V. Theory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social comparisons of personal attribute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9(106):231-248.

[14] GRANT P R. The protest intentions of skilled immigrants with credentialing problems:A test of a model integrating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8,47(4):687-705.

[15] 孫中民.從非制度化到制度化——農民工政治參與模式的變遷 [J].江西社會科學,2007(4):148-151.

[16] 王金紅,黃振輝.制度供給與行為選擇的背離——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民工利益表達行為的實證分析[J].開放時代,2008(3):60-76.

[17] 高洪貴.青年農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參與論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0(10):59-63.

[18] 謝秋山,許源源.“央強地弱”政治信任結構與抗爭性利益表達方式——基于城鄉二元分割結構的定量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2(4):12-20.

[19] 劉伯紅.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女職工勞動保護[J].婦女研究論叢,2009(2):11-19.

[20] 清華大學“新生代農民工研究”課題組.新生代農民工的困境與出路[J].傳承,2012(17):82-84.

[21] 姜金鳳.生存權與城市管理權之爭——以商販與城管為例[J].行政與法,2011(12):31-34.

[22] 周曉紅.中產階級: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J].江蘇社會科學,2002(6):37-46.

[23] 蔡禾,李超海,馮建華.利益受損農民工的利益抗爭行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業的調查[J].社會學研究,2009(1):139-161.

[24] 魏崇輝.西方公共治理理論在當代中國有效適用的邏輯[J].科學決策,2013(6):1-12.

[25] 孫德梅,王正沛,康偉.轉型期我國公民社會心態影響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8調查數據的分析[J].科學決策,2014(1):1-14.

(本文責編:海洋)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
房地產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零售銀行如何贏得客戶忠誠度
醫保政策對醫療服務價格影響因素的探討
東林煤礦保護層開采瓦斯抽采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農村婦女政治參與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的探索與研究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91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91视频首页| 亚洲欧美自拍中文| 91视频区| 无码内射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有码在线|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 毛片免费试看| 99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夜色视频|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va在线|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精品福利国产|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无码人妻免费|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欧美一区福利|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色香蕉网站|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精品99在线观看|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在线一级毛片|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色网站|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第一色网站| 亚洲另类色| 成人福利视频网|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AⅤ在线观看播放| 午夜欧美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久久网综合| 538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毛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