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云
素質教育舞蹈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傳統的舞蹈教學,都是通過整齊劃一、程序化的教學程序來實現,以灌輸為主;素質教育舞蹈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使每個學生自覺自愿地投入到藝術創造中,在自由、無拘無束的啟發式環境中,進行富有個性特點的教學。素質教育舞蹈課淡化了個體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之間的界限,強調其自如轉換,鼓勵發散性思維,目的是盡可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強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一、素質教育舞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舞蹈重在培養學生以下五方面的能力,每一點能力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
1.觀察模仿能力。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手位和步位,模仿手臂的位置,手位演變的常用動作。當學生掌握了舞蹈的基本方法,舉一反三,就可以模仿生活中的人和物,配合節拍,做出自己喜歡的動作變化。
2.即興表演能力。
舞蹈即興如同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舞蹈編創。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團體活動時如何與同學協作表達,如何在提示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如何用各種動作抒發自己的情感。即興表演同時也鍛煉學生短時間的應變能力。比如,在模擬戰場的舞蹈中,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擺出造型。
3.交流合作能力。
舞蹈中的交流合作能力指的是個人與他人運用肢體進行交流的方式。作為一項集體活動,舞蹈首先培養了參與者的協作能力,然后是模仿老師的學習能力,并在游戲中學會尊重同伴。舞蹈是一項集體的活動,故而更能促進人際的交流。如,有一首云南哈尼族的民歌《其多列》,學生伴隨著音樂律動,做出屈膝、塌腰、出腿、斜視等舞姿造型,感受哈尼族舞蹈的特點。舞蹈動作是拉手舞動,錯身交叉,通過這種牽手邊唱邊舞,很好地促進了舞者之間的生活協作和情感交流。
4.創造求新能力。
舞蹈能挖掘學生的潛能,開發他們的想象力。通過舞蹈形式,各種舞蹈動作,潛移默化中,學生其實已經開始了初步創作,他們能用舞蹈動作,表現出喜怒哀樂等情感。舞蹈的教學也從“教師編、學生演”轉向“學生編、學生演”,教師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填鴨式輸出,而是幫助學生在已呈現出的動作上尋找創意、凸顯主題、引導發展、提出建議、輔助完善。比如,觀察和分析兩個不同的簡單舞蹈,指出它們在步伐、舞姿和韻律上的區別,引導學生開拓思路,產生豐富的聯想。
5.綜合融合能力。
在舞蹈教學中,可融合其他領域的知識。比如,舞蹈中的服裝與道具、繪畫或雕塑,滲透美術相關常識;理解舞蹈與音樂之間的聯系,理解音樂節奏對舞蹈的重要性,從而學會在音樂中用舞蹈動作來表達情感;話劇或者啞劇中,在編排情節時,與舞蹈結合,自然就融合了戲劇表演要素;學習不同國家或者民族的舞蹈時,先要體會這個國家或民族的舞蹈特色,深入思考這些特色要表達的民族意志,以及更深層次的民族文化底蘊。以“草原”一課為例,這是體驗內蒙古特色舞蹈的課程。學生先學到了蒙古族的典型動作,然后是蒙古族文化知識,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創造編排出了不同節奏和形式的舞蹈組合。
二、素質教育舞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素質教育舞蹈優點明顯,而且經過近十幾年的推廣,已經開始進入良性發展階段,但不可避免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統一教材困難。
目前,國內素質教育舞蹈課多采用美國或者西方的教材和教學方式,對有我國特色的部分,課題組教師進行了改編,但就全國范圍來說,仍沒有統一的教材。好在素質教育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有所積累,各省各教學階段的教師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匯集集體智慧,編出一套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教材并統一推廣,應該前景可期。
2.師資力量匱乏。
在很多二三線城市,舞蹈不受重視,舞蹈教師配備少,而在這些舞蹈教師里,高素質者更少,很多是其他課程的教師兼職舞蹈課。20世紀90年代高等院校大面積擴招后,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舞蹈方面的教師,這批教師基礎扎實,有素質教育理念,接受新知識能力高,相信經過適當培訓后,他們能快速適應素質教育舞蹈的教學,隨著時間推移,師資問題不會再成為阻擋素質教育的攔路虎。
3.教學推廣不易。
目前,素質教育舞蹈仍未能面向全體學生,各地區由于經濟、教育發展不均衡,特別是西部地區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設舞蹈課,素質教育舞蹈更是空中樓閣。國家已經深刻認識到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對教育不發達地區的各項投入也逐漸增加,但可以預見的是,短期內,這方面的問題是不容易解決的。
4.考核標準不定。
素質教育舞蹈課程的亮點是不以專業的藝術標準衡量學生,也不用分數考核,而是用交流、作品展示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測試學生能力的增長程度。目前的素質教育考核,都是通過表格,教師和學生對各項能力進行打分,然后綜合評定計分。這種考核方式存在太多主觀因素,沒有相對統一的考核標準。藝術本身是沒有標準的,如果教師與學生對舞蹈存在某方面的認知差異,教師給了學生低分,可能會打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因而,制訂一個更開放、更科學、有更多依據的評分標準是不可或缺的。
5.課堂秩序把握不準。
素質教育舞蹈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創造的時間,一部分對舞蹈不感興趣的學生,可能會更難以管理,給課堂秩序帶來不良的影響。另外,如何淡化處理學生在相互協調溝通時產生的爭議,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
總的來說,素質教育舞蹈課打破了傳統的只培養專業舞蹈人才的精英教育,逐漸進入普及階段。因為其教學面廣、門檻低,達到了多門課程的融合,多個藝術學科的交匯。通過開展素質教育,教師與學生的水平同時得到了提升,教師的水平與理念得以進步,學生的思維得以開拓,想象力得以啟迪。雖然素質教育舞蹈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相信這些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素質教育舞蹈的明天必定更美好!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霞陽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