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淙 趙慧園


【摘要】藥代動力學實驗課是臨床藥理學課程中重要的部分,在實踐教學中發現藥代動力學實驗存在以下問題:學生被動依賴老師講解,缺乏主動思考和探索的積極性;取血間隔時間長,學生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時間。本文根據這些問題并考慮傳統教學也有其優勢,故提出學生自主設計與教師傳統講解相結合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1)課前布置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2)課堂講解給定實驗方案;(3)分組進行兩種方案;(4)利用取血間隔期互動討論;(5)課后總結數據,分析方案優劣。經過探索和實踐,發現改革方案在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藥代動力學的研究方法有了深入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藥代動力學;實驗課程;存在問題;教學改革;提高能力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1-62-03
臨床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人體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藥物代謝動力學(簡稱藥代動力學或藥動學)、藥物效應動力學(簡稱藥效學)、不良反應的性質和機制及藥物相互作用規律等,是藥物臨床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藥代動力學實驗是臨床藥理學課程的重要部分,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熟悉藥代動力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血藥濃度的測定和藥代動力學參數的計算方法,為今后工作開展藥物臨床試驗和進行血藥濃度監測(TDM)打下基礎,特別是最近被廣泛關注的精準醫療中個體化用藥和個體化治療,往往通過TDM實現的,所以對于未來的臨床藥師和科研人員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但藥代動力學實驗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何針對這些問題,結合藥代動力學實驗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本文探討的關鍵。
1藥代動力學教學實驗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藥代動力學實驗多數開展的是藥物在正常動物體內的藥代動力學參數測定。其中一般步驟如下:根據實驗目的選取合適的受試對象,用合適的給藥方式進行給藥;然后選擇一系列時間點取血,制備合適的樣品;最后測定血藥濃度,并計算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參數,見圖1。
藥代動力學實驗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習藥代動力學時,學生已學完《藥理學》和《藥物分析化學》,具備相關基礎知識和技能,包括動物操作、儀器分析等,有一定的自主設計實驗能力;(2)實驗中取血時間間隔長,需充分利用;(3)原理步驟較簡單容易設計實驗。藥代動力學實驗的存在問題主要是實驗教學主要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實驗老師預先準備好試驗材料,老師根據教程講解實驗原理,方法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等,所有細節在實驗教程上都有所體現,學生按照指導逐步操作完成實驗,按部就班驗證實驗結果,最后書寫簡單的實驗報告交給指導老師批改。這種方法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造成學生不能體會老師教學中對實驗細節的設計思路,被動依賴教師,創新和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培養。此外,實驗過程中取血時間間隔長,學生不能利用這些閑暇時間,造成懶散。
2藥代動力學教學實驗的改革方案
2.1課前教學的改革
傳統的藥代動力學實驗教學以驗證實驗為主,缺乏探究性和設計性,在教學改革中,我們將傳統教學結合創新教學,在實驗課前三周將所要開設的實驗題目和大綱發給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成小組,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根據現有條件設計實驗方案,包括方法步驟、技術手段和實驗材料等;實驗課前一周提交給老師審核,老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改,使其方案基本可行。學生熟悉修改后的方案聯系實驗老師,幫助老師準備實驗,包括藥品配制、儀器調試、預實驗等。通過這些學習鍛煉過程,可激發學生創造性,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自主設計實驗。提前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準備中,提供動手機會,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2課堂教學的改革
在實驗課堂環節上,保留了傳統教學中老師講解實驗原理、操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過程,這樣保證了基本教學大綱的完成。同時實驗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按自主實驗方案進行,一部分按經典實驗方案進行,老師在實驗過程中及時幫助分析解決出現的問題。這樣學生可同時參與和觀摩兩個實驗,可以對比學習,思考分析實驗方法的不同和優略,發現實驗中的問題,優化實驗。由于藥代動力學實驗中取血時間間隔較長,這樣學生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觀摩實驗,討論問題,解決了浪費時間的情況。
2.3課后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
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實驗操作不積極,只等別人完成實驗后記一個結果,用于完成實驗報告,所以僅靠實驗報告評分,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驗掌握情況,因此,我們將成績分為三部分評價,自主實驗設計成績30%、實驗操作30%、實驗報告40%,其中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給予評分。這種考核方法對于積極參與自主實驗設計的學生給與肯定,同時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2.4改革方案
總結前面的課前、課堂、以及課后三方面的改革,我們設計了具體的改革方案流程圖,見表1。
2.5注意事項
在改革方案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具體細節,包括:(1)課前布置實驗時明確相關要求,注意與學生及時溝通,確保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整體可行性;(2)實驗中提醒學生對兩種方案進行對比學習,鼓勵學生及時發現和改進實驗中出現的問題;(3)實驗結束后,無論實驗成功與否,都要求學生實事求是記錄實驗結果,進行客觀評價和分析,對于失敗的情況,幫助分析原因,正視失敗,能做到認真分析總結的實驗報告仍然給予高分。通過這些要求可以使學生們了解科學研究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實驗失敗是常有的事,但要注意及時分析總結,從失敗中總結教訓。
3教學成果
經過一個學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和總結,發現通過這些改革,激發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使學生從原來處于被動的無思維的模仿過程轉變為主動過程,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實驗設計方面,學生掌握了實驗設計的基本方法,能考慮實驗設計的細節之處,能制定合理可行的實驗計劃;(2)兩種方案結合開展使學生對實驗的每一個環節引起足夠的重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的不斷增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3)兩種方案結合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藥代動力學的興趣,使學生對臨床藥理學中藥代動力學的研究方法有深入的了解,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4)在課堂氛圍和效率方面,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氣氛自由活躍,學習氛圍變得輕松主動。從這些成果可以看出改革方案大大調動了學生實驗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興趣,一方面使本教研室更好地實現了藥理學教學的整體任務,另一方面也為學生進入今后的工作崗位所需具備的綜合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小結
藥代動力學在藥學領域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藥代動力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對現有藥物的客觀評價、新藥的能動設計、改進藥物劑型、特別是對于臨床合理用藥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藥代動力學實驗不僅是藥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且在醫藥研究中也有重要的應用。通過改革后的藥代動力學實驗方案,可以使學生對臨床藥理學中藥代動力學的研究方法有了深入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樹立嚴謹科研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