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陳小萍 段楊勇|文

曹效廷在現場用磨光機打磨鋼爪與鋁導桿的焊接面
2015年2月份,曹效廷走上河津市建安有限公司(該公司為華澤鋁電控股子公司,2013年由原檢修廠改制而成,下文中簡稱“華澤建安”)導桿維修隊隊長的崗位。一年干下來,導桿維修業務完成總產值830余萬元、毛利潤280余萬元,一舉結束連續4年虧損的歷史,他個人因此獲得華澤建安“總經理特別獎”;
今年3月,曹效廷被任命為華澤建安綜合維修部負責人,主要負責管理導桿維修、鉚焊制作、機械檢修三大板塊的業務。這三大板塊原來都屬于車間編制,幾乎相當于華澤建安全部業務的“半壁江山”。短短兩個月,他的業績再次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沒有成為“救濟對象”,實現了自給自足,并且開始向公司上交“真金白銀”的利潤!
團隊對于管理者來說就像技術工人手里的“工件”一樣,管理者對于團隊的‘雕琢’,比技術工人對工件的‘雕琢’更為復雜,它涉及的范圍更廣,面對的關系更復雜,產生的效果也更顯著。所以說,基層管理者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
——采訪手記

曹效廷獲得華澤建安“總經理特別獎”
只是一個勞務派遣工的曹效廷,贏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稱贊,他到底有什么“管理秘笈”?
華澤鋁電工會開展的“弘揚工匠精神”大討論活動,引發了曹效廷對工匠精神的深刻思考?!肮そ尘竦木枋怯眯墓ぷ?,質量至上,精益求精。這不應該只是對操作工人的要求,也是對企業里所有從業者的要求,包括基層管理者在內。”曹效廷如是說。
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用心做好基層管理,以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做優基層管理——這正是曹效廷的管理“秘笈”。
“團隊對于管理者來說就像技術工人手里的工件一樣,管理者對于團隊的‘雕琢’,比技術工人對工件的‘雕琢’更為復雜,它涉及的范圍更廣,面對的關系更復雜,產生的影響不限于一個具體的產品。所以說,管理者更需要工匠精神,他要對團隊建設的所有問題、管理范圍內的所有業務進行精雕細琢?!?/p>
今年36歲的曹效廷,中等個頭,舉止干練,爽朗健談的曹效廷這樣向我們解釋工匠精神對基層管理者的特別意義。
“人”是團隊建設最核心的因素。導桿維修隊勞務派遣工比較多,人員流動性大,一直困擾著管理者:新手對作業標準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員頻頻流動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員工業務不熟還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人員穩定成為曹效廷著力解決的首要問題。導桿維修是華澤建安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原來屬于車間編制,有40多個人,工作量不飽滿,一直虧損,職能人員與作業人員相互埋怨。曹效廷接手后開始進行內部改革,實行扁平化管理。他將車間三個班組合并為一個大班組,他本人從“隊長”變成了“班長”。并頂住壓力清退了十余名冗余人員,取消職能人員編制。人少了,干活效率高了,員工收入也隨之提高,工資一直穩定在3500元至4000元之間,在當地屬于中等以上水平。一年下來,導桿維修隊沒有一名員工流失。
曹效廷心里明白,只有活兒干漂亮了,才能保住大家的“飯碗”。他根據多年經驗提出了“一個關鍵、兩個確保、三個必須”的導桿修理質量控制方案?!耙粋€關鍵”是指導桿焊接的質量,通過修改焊接工藝指導書、調整焊接參數、加強員工培訓,導桿的焊接質量迅速提高;“兩個確保”是指在導桿組對過程中鋁導桿和爆炸焊塊、爆炸焊塊和鋼爪的接觸面必須確保符合規范,并通過塞尺檢驗、過程跟蹤進行檢查驗證;“三個必須”是出廠的導桿必須矯直、出廠的導桿面必須進行打磨、出廠的導桿必須有檢驗合格證。2015年,導桿維修月均下線量控制在1250組,導桿修理步入了良性循環。
曹效廷沒有滿足于“吃飽飯”。用他的話說,生存問題解決了,還要追求更高層面的東西。他開始將更多的努力放在團隊建設上。
執行力就是一個團隊的戰斗力。在曹效廷看來,執行力就是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分配的任務。每天早晨班前會,曹效廷會將一天的任務量分配下去,下班前檢查任務完成情況。他對員工的要求是:接受任務不允許找理由,干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再解決問題。在他的強力“灌輸”下,導桿維修隊執行力顯著提升。
工作場所經常變動,增加了檢修作業的安全管理難度,對違章作業的處罰,曹效廷的處理“別出心裁”:出現違章后,必須找到責任人,大會上宣布,經濟處罰時則是人人有份。曹效廷用“一人犯錯,集體擔責”的做法告訴大家:班組是一個團隊,消除違章,要靠團隊成員共同努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這里沒有市場!
績效分配是基層管理的熱點、難點、焦點,也是體現團隊價值取向的“風向標”。曹效廷將單純的計件模式改為計件、紀律、質量、貢獻、效益綜合分配的模式。他告訴大家,個人和團體從來都是利益共同體,要提高個人收入,必須為團隊效益做貢獻。
“基層管理者必須著眼于做事,而不是胡琢磨人,管理措施必須從激發團隊的正能量出發、要接地氣。”曹效廷這樣總結自己團隊建設的體會。
團隊建設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只有用真心、真用心,才可能最終做到匠心巧運。
“基層管理者的職責就是解決問題。”這是曹效廷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愛琢磨、好鉆研的曹效廷成了解決作業現場棘手問題的“土發明家”。
2015年之前,導桿維修隊鋸鋁作業區、陽極維修區和氣刨區均在室外,作業過程中防護措施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就拿鋸鋁作業來說,由于導桿與鋼爪連接面是個四方形,作業時員工要把連接面三面鋸開,之后再用叉車推倒的方式使導桿與鋼爪分離。導桿在倒下的時候容易摔彎,為此,導桿維修隊專門添置了兩臺導桿校直機,兩名員工每天不停地做導桿校直的工作。更讓人揪心的是,員工在切割作業的過程存在被砸傷的風險。
同行企業的事故敲響了警鐘。這樣的作業方式必須馬上改變!怎么辦?公司起初的設想是買一套立式鋸床。商家查看現場之后,給出了10萬的報價。
10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愛琢磨的曹效廷對領導說:給我點兒時間,讓我再想想。
受鋁焊作業工裝結構的啟發,曹效廷產生了把鋸鋁作業移至室內、設計制作一套“鋸鋁工裝”的念頭。說干就干。他跑到公司的廢舊物資倉庫,找來了一些廢舊鋼材,帶領員工鑄基座、搭框架、焊卡具,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做出一套鋸鋁工裝?!肮ぱb”做好后,待修的導桿用鐵銷子固定在“工裝”上,員工將導桿與鋼爪連接的四面可以全部切開、分離,然后用天車吊至下一道工序。

曹效廷在為記者介紹他們總結的“作業安全七步法”
這工裝可以同時對三個導桿進行鋸鋁作業。沒花一分錢,員工作業安全了,還減少了導桿校直這一工序,兩名作業人員轉到了別的崗位,提高了生產效率,真是一舉多得!看著現場簡陋得有些“寒磣”的鋸鋁工裝,曹效廷笑得特別開心。
按照這一思路,曹效廷帶領員工又接連制作了氣刨工裝、熔鑄加工工裝等5個工裝,規避了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陽極維修區此前也在室外,要用叉車兩次起升才能將導桿送到合適的位置,員工還必須站在工裝的橫梁上,協助叉車固定導桿,特別容易夾傷人。公司準備花6萬買一臺龍門吊解決問題,曹效廷提出將作業區移至室內,由天車配合作業,一次上桿到位,也避免了叉車作業存在的安全風險。
作業方式的優化,在不投入、少投入的情況下解決了現場的棘手問題,產生了多重效益。這些看似“土發明家”的靈機一動,殊不知智慧迸發的瞬間,其實是曹效廷經年在現場摸爬滾打、關注思考現場問題的結果,也是他敢于擔當精神的集中體現!
在曹效廷的意識里,任何一項工作都要算好經濟賬,全力以赴為企業創造價值是自己的本分。
曹效廷是個有心人,在導桿維修隊從事材料統計期間,他發現,計件工資模式出發點是好的,實行按勞分配,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但也存在弊端:這一模式下,員工往往只盯著自己手里的活兒,維修時不考慮成本,最后出現過度維修、高成本維修?!氨热缫粋€鋼爪總共六個爪頭,超過四個爪頭維修的費用就高于熔鑄一個新鋼爪的費用。算小賬不算大賬的結果是,雖然員工付出很多,但車間虧損,最終員工收入提不上去,陷入惡性循環。”曹效廷上任后,將單純的計件模式改為計件、紀律、質量、貢獻、效益綜合分配的模式,使員工收入和個人綜合表現與車間效益緊密掛鉤,形成利益共同體。現在,待修導桿如超過四個爪頭需要更換,就不再維修,取下可用零件后作報廢處理。這樣,員工作業量減輕了,維修隊的效益也提升了,各項工作高效完成,導桿維修進入了良性循環。
曹效廷認為,作為基層管理者,是帶領大伙干活的人,他的職責是教會大家干活,包括制定作業標準和作業規范,出臺管理措施,實現精細管理。
在導桿作業現場,記者看到,叉車來往穿梭,員工之間配合默契,各道工序有條不紊。曹效廷介紹說:現在員工們往往一個眼神就可以完成交流,員工作業動作規范,生產中的等待浪費大大減少,目前他們還在對作業流程、標準進行進一步優化。
為促進全員降本增效工作的開展,2015年初,曹效廷制定了工序材料定額與員工績效掛鉤的規定,比如,更換爪頭、爪頭補焊用、更換焊塊等每一項工序用多少材料都有固定標準,超標使用則扣罰績效。今年在使用爆炸快加固導桿工作中,他要求采用廢舊爆炸塊加工成小爆炸塊以減少新爆炸塊的購買,僅此一項,一季度就節約9萬余元,大大降低主材備件費用。
曹效廷特別贊成一個觀點: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他喜歡撿“破爛”。剔鋁作業需要氣源,以前一直用小空壓機燒油制氣,但空壓機經常出故障,一個月就要一千多塊錢的維修費。曹效廷從爐窯維修隊找來一臺閑置不用的儲氣罐,接上氣源,問題迎刃而解。熔鑄作業現場煙塵大,不利職工身心身心健康,他從別的車間找來兩臺閑置的軸流風機,修整后加裝在熔鑄上部墻面,改善了員工作業環境。

曹效廷給新工人講解鋁導桿與鋼爪焊接的操作方法

曹效廷目測鋁導桿平整度
作為80后的曹效廷喜歡用“刷新存在感”這個詞。很潮的感覺。
“刷新存在感就是要不斷創造價值,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斷刷新自己的存在感是我前進的動力?!辈苄⒄f。
因為自己的用工身份,爭強好勝的曹效廷心里一直有一個強烈的信念:一定要業績證明自己,一點兒不比那些正式工差!
不過,如今的曹效廷已經對自己的用工身份感到釋然:“用工身份只是一個外在的標簽,自己的價值最終要靠業績來說話。再說,市場化改革后企業用人更看重有沒有真本事。”
2007年,曹效廷以企業工身份進入華澤鋁電檢修廠,做了兩年電工后調入導桿維修隊當材料員、萬能員、 導桿維修隊副隊長。導桿維修隊形象不佳、連續虧損,在會上受批評,曹效廷感受到了嚴重的挫敗感。接手導桿維修隊后,他暗下決心,要帶領大家伙兒干出點兒樣子,刷新存在感!
2015年之前,導桿維修一直是室外作業,場地沒有硬化,也沒有圍墻、工棚和護欄,材料工器具隨意堆放,其他車間的員工上下班可從導桿維修隊場地直接穿過去,工人干活是“晴天一臉灰,下雨兩腳泥”。曹效廷覺得,導桿維修隊不能再以這樣的狀況“存在”下去了。他利用工余時間,帶領員工對4000多平米場地重新規劃、設計,和員工一道自己動手建圍墻、搭工棚、裝護欄。所使用的材料除了花了3000元買彩鋼板外,其他都是從廢品庫里搜集來的廢鋼管、廢塔邊。三個多月的忙碌換來了導桿維修場地的煥然一新:場地按照工序用護欄分隔開,各個區域掛著工序標識牌,鋼材存放區、組對作業區、堆焊作業區、固廢存放區等各個區域劃分整齊、功能明確,各種器具擺放有序。隨著現場面貌的改善,職工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今年3月份接手綜合維修部以后,曹效廷將導桿維修隊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進行了復制,將綜合維修部設置為導桿維修、鉚焊制作、機械維修三個大班組,辭退不積極、不作為人員,降低人工成本,增強在崗人員危機感。同時根據新變化確立了“業務管理加基礎管理”的管理模塊,狠抓檢修質量和檢修效率,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收效頗為顯著,生產單位對綜合維修部好評連連。
曹效廷認為,無論是作為一個團隊、或者個人,都應該不斷用新的業績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叭A澤建安作為檢修單位,為生產單位搞好服務、提供保障、降低公司的檢修費用,這才是華澤建安存在的價值?!?/p>
“我認為所謂的前途并不是當科長、處長,而是自己的不斷成長,包括能力、心胸、思想。感恩企業給我的平臺。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工匠精神發揚下去,全力以赴干好工作。”曹效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