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蘭
(山西省霍州煤電集團總醫院 山西 霍州 031400)
骨折是指人體的骨骼及其原始結構發生了改變或斷裂,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癥,多發生于兒童及老年人群。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作用、肢體突然扭轉是導致骨折的常見原因[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法對發生骨折的患者進行治療。但是,患者在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術后疼痛是機體的一種適應性反應。術后疼痛的發生極易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及恐懼等負性心理,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血壓升高等情況,這不僅影響了患者的康復速度,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因此,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骨折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68例接受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26例,其年齡為24~63歲,平均年齡為38.6歲,其病程為0.5~5.0天,平均病程為2.6天,其中發生肱骨骨折的患者有24例,發生橈骨骨折的患者有14例,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患者有11例,發生脛骨骨折的患者有19例,因交通意外而致傷的患者有35例,因高空跌落而致傷的患者有15例,因鈍器擊打而致傷的患者有18例。我們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4例)和觀察組(3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護理及對癥護理等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的具體方法是[2]:
1.2.1 術后心理護理 骨折患者在手術后仍然會存在緊張、焦慮、抑郁及恐懼等負性情緒,這些消極的情緒會大幅降低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并增加其疼痛的程度。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耐心地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并充分了解其心理需求,幫助其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和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提高治療的效果,促進其早日恢復健康[3]。
1.2.2 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1.2.2.1 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①保持病床及床單的干凈整潔。②術畢6小時后,應每隔2~3小時協助患者進行1次翻身。③保持患者會陰部及肛周皮膚的干燥清潔。
1.2.2.2 泌尿系統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①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周為患者更換1次導尿管。②每天為其更換1次集尿袋。③每天為其清洗2次會陰。④引流管的放置位置不可高于患者的恥骨聯合處。⑤為患者按摩膀胱,使其能夠將余尿排盡。
1.2.2.3 腹脹的預防及護理①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多進食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如豆漿、果汁、牛奶等。②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每日使用生理鹽水為其進行口腔清洗2~3次。③囑患者保持口腔的衛生,避免發生口腔感染。
1.2.2.4 便秘的預防及護理 ①囑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飲水。②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以促進其腸蠕動。③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緩泄劑為患者進行治療。
1.2.3 術后疼痛的護理 護理人員要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為患者進行鎮痛治療。同時,護理人員還可通過為患者播放舒適的音樂、讓其觀看有趣的電視節目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緩解其疼痛感。此外,護理人員還可為患者按摩傷口周圍的皮膚,按摩時的力度應適宜,以讓患者感覺舒適為宜[4]。
①治愈:患肢疼痛、腫脹、壓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骨折處完全愈合,骨關節的功能恢復正常[5]。②有效:患肢疼痛、腫脹、壓痛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骨折處愈合良好,骨關節的功能明顯恢復。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 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3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1.17%,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79.41%,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骨折是骨科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近年來,骨折患者的人數逐漸增加。目前,臨床上常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療骨折。但由于患者對骨折及正骨手術缺乏了解,加之術后痛感較為劇烈,極易使其產生焦慮、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因此,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骨折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進行術后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錢冬霞,林金麗,朱康妹,鄭林燕,吳唐英,地佐辛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及護理研究[J],海峽藥學,2015,27(7):183~184;
[2] 李琤,護理干預在減少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提高護理滿意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8):23~24;
[3] 何世佳,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7):255~256;
[4] 王鑫琛,丁麗敏,季光芬,疼痛教育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護理
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3,(2):74~75;[5] 高秀麗,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規范化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08):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