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娟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江蘇 南通 226001)
胰腺癌是臨床上腫瘤科的常見病[1]。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乏力、腹部有包塊、糖尿病和血栓性靜脈炎等,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2]。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對圍手術期的胰腺癌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白蛋白的水平、總蛋白的水平和血紅蛋白的水平,縮短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0例胰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80例胰腺癌患者。這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1)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胰腺癌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3]。(2)他們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且本次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我們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綜合組和常規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綜合組患者40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10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45歲至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6±2.5)歲。本組患者中有學歷為高中以上的患者11例,有學歷為初中以下的患者29例。在常規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1例。本組患者的年齡在45歲至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7±2.6)歲。本組患者中有學歷為高中以上的患者10例,有學歷為初中以下的患者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為常規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4]:(1)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和生活護理。(2)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3)遵照醫囑對患者進行輸液護理和用藥護理。
1.2.2 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綜合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1.2.2.1 進行術前心理護理 臨床調查發現,進行手術治療的胰腺癌患者因擔心手術的效果,常會出現焦慮、煩躁和抑郁等負面情緒。針對這一情況,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耐心地向其講解進行胰腺癌手術的相關知識和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情況, 并在了解其負面情緒發生的原因之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對于情緒問題比較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可請求心理輔導中心的醫師對其進行治療。
1.2.2.2 進行術前準備 在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藥物過敏測試和手術部位備皮。同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心電圖檢查和凝血功能檢查等術前檢查,并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以確定其身體的狀況是否符合進行手術的標準。對于貧血或營養不良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指導其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同時,護理人員可遵照醫囑使用白蛋白、復合氨基酸等藥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以提高其免疫力。此外,護理人員要為手術的患者準備好氧氣呼吸機、心電監護儀和術中可能使用的藥品。
1.2.2.3 進行術后基礎護理 在手術結束患者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其心率、脈搏、血壓、呼吸頻率和體溫等生命體征變化的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對其進行處理。同時,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并詳細地向其介紹術后應注意的事項和預防術后并發癥的方法[5]。對于出現嘔吐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并及時對其呼吸道內的嘔吐物和口鼻內的分泌物進行清除,以保持其呼吸道通暢。此外,護理人員要對患者手術切口滲液、出血等情況進行密切觀察。患者若發生上述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協助醫生對其進行處理。
1.2.2.4 進行引流管護理 進行手術治療的胰腺癌患者需留置多種引流管,例如:胃管、腹腔引流管、導尿管、中心靜脈導管、動脈導管和胰管引流管等[6]。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在不同的引流管上張貼醒目的標簽,并對這些引流管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對其進行處理。
護理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白蛋白的水平、總蛋白的水平、血紅蛋白的水平、住院的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白蛋白、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的比較 綜合組患者白蛋白的水平為(38.6±2.3)g/L,其總蛋白的水平為(51.2±3.9)g/L,其血紅蛋白的水平為(96.5±5.1)g/L。常規組患者白蛋白的水平為(30.2±1.7)g/L,其總蛋白的水平為(44.8±2.5)g/L,其血紅蛋白的水平為(76.5±3.3)g/L。綜合組患者白蛋白的水平、總蛋白的水平和血紅蛋白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白蛋白、總蛋白和血紅蛋白水平的比較(X—±S)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綜合組患者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合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綜合護理的綜合組患者其白蛋白的水平、總蛋白的水平和血紅蛋白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只接受常規護理的常規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明顯短于常規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圍手術期的胰腺癌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地提高其白蛋白的水平、總蛋白的水平和血紅蛋白的水平,縮短其住院的時間,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 楊芳清,武淵.胰腺癌行全胰腺切除術護理體會.基層醫學論壇 ,2013,17(7):582-583.
[2] 王學會.心理護理在胰腺炎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 , 2010,17(19):145-146.[3] 朱國玲.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病人的圍術期護理.全科護理,
2014,12(5):420-421.
[4] 婁秀輝,王萍,葛欣,等.特殊護理方式對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營養水平及生存質量的影響.中國衛生產業,2014,11(5):48-49.
[5] 張巧云.糖尿病患者圍術期胰島素泵的應用和管理現狀.齊魯護理雜志 2012,18(8):48-49.
[6] 王香萍,王向昱,婁玥.舒適護理在胰腺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1):130-132.
[7] 王貞.Karnofsky活動狀態評分在腫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 ,2012,27(9):827-828.
[8] 陳舒敏.舒適護理在胃癌聯合臟器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