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澤成
(開遠市人民醫院 云南 紅河 661699 )
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在2012年將腹腔鏡手術正式納入到治療結腸癌的輔助手術方法中。我國衛生部在2010年制定的《結直腸癌診療規范》中指出,臨床上應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外科醫生組織實施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1]。相關的臨床實踐表明,對結腸癌患者使用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進行治療,給其身體機能帶來的干擾較小,可明顯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為了進一步證實此手術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對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80例結腸癌患者分別使用傳統的開腹結腸癌根治術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進行治療,其中接受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治療的4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結腸癌患者。這8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結腸癌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②術前,對患者均進行腸鏡檢查、超聲檢查、CT檢查,以確定其腫瘤的形態、大小和位置。③患者的病情未發展至晚期,且其病情未出現進展期的表現。④患者未出現腸梗阻或穿孔的癥狀。⑤患者對腹腔鏡探查可耐受。排除標準為:①患者腫瘤的體積過大。②患者存在腫瘤外侵的現象。③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④患者有腹部手術史。⑤患者無法長時間接受氣腹狀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80例患者分為傳統組和腹腔鏡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在腹腔鏡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他們的年齡在23歲~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3±4.1歲。其中,腫瘤的組織學分型為低分化的患者有12例,為中分化的患者有11例,為高分化的患者有17例。在傳統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他們的年齡在25歲~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9±3.5歲。其中,腫瘤的組織學分型為低分化的患者有15例,為中分化的患者有17例,為高分化的患者有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組織學分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腹腔鏡組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然后讓其取頭低足高位。②為患者建立CO2人工氣腹,將氣腹的壓力設為12~15mmHg。③在患者的臍部做穿刺孔,并在其麥氏點的位置置入腹腔鏡。④通過腹腔鏡探查患者腹腔內的情況,并確定其腫瘤的大小和位置。⑤用超聲刀切開患者的腹膜及腸系膜,并分離其腸系膜的血管。⑥用超聲刀對患者乙狀結腸的系膜進行分離,并離斷其腸系膜下的血管,將其發生病變的腸段拖出腹腔后切除。對傳統組患者進行傳統的開腹結腸癌根治術治療,進行手術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和靜脈復合麻醉。②讓患者取截石位或平臥位。根據患者腫瘤的部位,為其選擇手術切口的位置。為進行右半結腸手術的患者選擇經腹直肌旁切口,為進行降結腸手術的患者選擇中腹正中繞臍切口,為進行乙狀結腸手術的患者選擇下腹正中切口。③通過手術切口探查患者腹腔內的情況。④對患者腫瘤上部的腸管、下部的腸管及系膜根部的血管進行結扎,游離出其病變腸管,離斷并結扎其腸系膜及腸管。⑤對患者進行腸管端側吻合術。對腫瘤下緣至肛門5cm以上的直腸惡性腫瘤患者進行Dixon手術,對腫瘤下緣至肛門5cm以下的直腸惡性腫瘤患者進行Miles手術。
對兩組患者進行手術前后的各項指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組間以率的形式記錄下來的數據采用χ2檢驗,使用spss14.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其檢驗標準為P=0.05。
腹腔鏡組患者術畢至肛門排氣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傳統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和切除淋巴結的數量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在傳統組的4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術后發生腸梗阻,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在腹腔鏡組的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術后發生腸梗阻,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143,P<0.05)。
隨著微創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也得到不斷的完善與發展[2]。近年來,對結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3]。相關的臨床實踐證明,對結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①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較少。②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較短。③對患者機體功能的干擾較少[4]。有研究表明,對結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不僅可獲得理想的短期效果,還可提高其遠期生存率[5]。
綜上所述,與進行傳統的開腹結腸癌根治術治療相比,用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對結腸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生存質量。
[1] 丁衛星.腹腔鏡下右半結腸切除術適應證選擇和規范實施[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06:536-537+540.
[2] 李國新,趙麗瑛.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解剖概要[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09:844-848.
[3] 杜曉輝.腹腔鏡結直腸手術并發癥防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09:849-851.
[4] 鄭民華.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1,09:841-843.
[5] 陶冶,馮導,沈慈慧.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11:863-866.